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寒门难出贵子,是最大的谎言
2020-11-06严慌慌
严慌慌
今年的高考状元似乎不如往年受瞩目,但我仍注意到了一个出身于湖南乡僻的文科状元——何润琪。
父亲是名普通的钢筋工人,母亲在两年前意外去世,家里条件清苦,幼年的何润琪时常与父母在田间地头度过……即便如此,他依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总分707分的好成绩,位居湖南省文科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采访中,我问润琪:你觉得起跑线重要吗?
他的回答是:别人到达终点的速度可能比我快,但看过的风景不一定有我多。
这年头,大家都在说“阶层固化”,高举“起跑线”决定论,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个寒门贵子的故事。
父母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自打润琪有记忆开始,父亲就经常从城里买书回来给他。
父亲是名普通的工人,每天凌晨四五点出发去工地,天擦黑才能回到家。尽管挣钱不易,对于“买书”这件事却从不吝啬,“他给我买很多书,科普、历史、文学类的都有。”不仅爱给儿子买书,父亲也爱看书,看完后还不忘和儿子讨论一番,“他喜欢读历史,经常在吃饭、洗漱的时候和我说一些历史故事。”
说到这里,润琪对父亲自小的引导充满了感激:“在我小的时候,父亲首先带我接触的是书,往后的很多年里,书于我而言就像‘初恋一般,看书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
母亲生前,作为一名农妇,除了照顾两个孩子,日常就是侍弄田里的庄稼,得空了便在家做些手工活儿以打发时间。
相比父亲的“精神滋养”,母亲带给润琪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润琪就跟着母亲下地了,“爸爸忙于工作,田间地头几乎都是我和妈妈去的。”每当觉得累时,母亲便教导他:要爱每一份劳作,劳作时,不要首先想到它的痛苦。
就这样,在母亲的引领下,润琪早早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做饭、洗衣服、做农活……统统不在话下,并乐在其中,因为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她热爱生活,即使是织一件简单的毛衣,也会用心绣上精美的图案。
老师比父母陪伴我的时间更久
高一那年,母亲的意外去世,彻底击垮了润琪,那是他人生中至为灰暗的一年。
上课神思恍惚,下课了也不去吃饭,就自己一个人待着,偶尔脑子里还会冒出极端的想法,这时候,是班主任顾老师将他从深渊里拉了回来,“那年冬天特别特别冷,顾老师买了保暖裤亲自送给我,并时不时找我聊天”。
“还有一次肚子疼,顾老师不是叫家长来,而是亲自把我送去医院,并和我一起等,等着等着就不疼了……”虽然顾老师只带了他一年,但如今回忆起来,润琪的言语间依然充满了感激。
另外,高三前不久,润琪突然发烧,烧了几天都未见好转,高三的班主任姚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块儿去宿舍给他送吃的、送衣服,还给他换了被子。
后来,姚老师无意间得知润琪宿舍的热水龙头坏了,有时就随便洗个冷水澡对付,便每天在办公室烧好热水让他带到宿舍,次日再送回办公室,再烧热水,再送回办公室……这样周而复始,不厌其烦。
老师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爱,给了润琪很大的温暖和鼓舞,“我高考前几个月都保持着非常开心的状态”。
这样看下来,润琪似乎是一个特别招老师疼的孩子。有人会说:“当然啦,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
实则不尽然。
或许是从小在家和父亲讨论问题多了,上学之后的润琪,一旦有什么想法都会主动去找老师谈,老师也愿意聊,“如果你不说,老师也不会和你聊,总不能等老师主动把你带去办公室吧?”
在聊的过程中,润琪不仅和老师打成了一片,也逐渐将自己的思考进行得更深入。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润琪的学习方法——思考。
他说:“老师分享的每一个解题方法,我会把它想透,在实践中调整。”
我们所认知中的超级学霸,似乎都不是刷题党,在旁人看来,这些人总能轻轻松松地拿高分,“他们就是智商高啊!”
对于这一说法,润琪表示是极大的误解。
“至少我不是天才。我刷题确实刷得不多,一般只有当某个类型的题目做不来,才会选择性地刷专题,比如雅典罗马的历史题。”
“但我会把老师分享的每个解题方法都吃透,很多同学只吸收了部分,我却是反复地思考再思考,尽量把方法都套用到解题中去。”
我是现实主義与理想主义的结合体
润琪的兴趣很多,他爱文学,爱画画,爱音乐,爱游泳……
初中时,润琪向父母提出了一个“非分之请”——想报名学校旁边的素描课。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上补习班着实算得上一项奢侈的消费,何况这补习班还不是为了提升学习成绩,而是为了所谓的“兴趣”。
最终,父母却答应了。
因为那年的期末考试,润琪再次考了年级第一,父母便以此为奖励。
自此,每个周末无论晴雨,润琪都会骑半个小时电动车到镇上的素描班上课,并坚持了两年。
他还会吹口琴、弹吉他,“初中时,我对音乐很感兴趣,便主动向音乐老师请教一些乐理知识,老师也非常乐意教我”。有了乐理基础,如今高考结束了,润琪便在家自学一些简单的乐器。
至于文学,已然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爸爸给的零花钱,我都用来买书了,大部头巨著、杂志都看,来者不拒。”然而要说最喜欢的作家,他提到了史铁生,“他书中谈到对母亲的怀念,我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另外,他对生命的态度很激励我,我想把生命活得像火一样。”
2018年,润琪在第十六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全国特等奖。
不过,兴趣归兴趣,当谈到未来的专业选择,润琪又带了几分超乎同龄人的成熟:“我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我更愿意把文学当作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我希望是为了生活而写作,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写作。”
谈到这里,我顺势问他:你觉得起跑线重要吗?
他的回答是:“爸爸曾对我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多人生来就在罗马。但我觉得路还是得自己走一遍,别人到达终点的速度可能比我快,但看过的风景不一定有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