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意味:马莱巴孩童般的天真思维
2020-11-06谢志强
谢志强
有位文友写小小说,一直以写实为主,他尝试荒诞。我看了几篇,摇头。他问:那么,荒诞小说该怎么写?
我把小小说分为两类:走和飞。荒诞属于会飞的小说。怎么飞?要有孩子般的天真。就是作家要有一颗童心,天真、有趣。但我所见的荒诞小说,成人的世俗气过于浓重,随心所欲编织情节。小说是“真实的谎言”(略萨语),而非虚构的谎言。而荒诞小小说,也有自洽自足的文学逻辑。
怎么考量儿童的天真,文学的逻辑?以意大利作家路易吉·马莱巴的小小说为例。这里选择他的作品集《忧心忡忡的小鸡》中的《形状似马的影子》《招待员的梦》和《里科的眼睛》。
马莱巴于1927年出生在意大利北方的帕尔马。他曾于1980年、1989年两次访华。自序里他说:“中国那么大,而意大利这么小。我想象中国的房子,中国学校里的课桌与书本,相应地一定都非常非常大。也许某些中国的孩子会反过来想象地图上的意大利版图那么小,那么,按比例来算意大利相应地一定很小很小。幸好后来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他的思维充满了孩童的天真。一个作家的思维、视角,往往在童年就已奠定。我从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活,我的血液里流淌着魔幻。上段马莱巴的那段话,使我想到了博尔赫斯的《双梦记》,东西方不也误看“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对方吗?相互梦见对方的宝藏。马莱巴写的一群鸡(126个鸡的小故事),就有两只中国鸡。一只北京母鸡为了不跟一只北京种的狗混淆,就在鸡爪上系了一条带子以示区别。还有一只想去中国的母鸡到达那个遥远的中国,先确定基本方位,实际她一直在自己的国家转悠,费尽周折,于是,她打消了去中国的念头。这有马莱巴自己的影子。他访华后说,简直恨不得自己也能成为中国人。
马莱巴是意大利先锋派作家,其小说幻想性与现实性、荒诞性与真实性,相互交融,形影相随。属于同为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倡导的——以轻逸抵达现实之重。可见先锋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先锋并非玩“形式”。
荒诞小说的飞,就是以轻示重。其中取决定因素的是作家的思维和视角,就像《里科的眼睛》。
《里科的眼睛》,作为成人,里科却有孩子般的眼睛,因为,他看物事——村子里的灯,已不是常人所见的灯光,而是圣母和圣人头上的光环,甚至,看成发光的钟盘,钟盘上读到的时刻和实际的时刻不相符。他读报,老看错字,还按自己的意愿改动,这样,就读出了与众不同的效果,他把坏消息转化为好消息,他活得很高兴。
不过,朋友们都劝他戴上眼镜,因为他眼睛有毛病,他买了眼镜后,再也看不到星星的光圈,报上的消息也令他不安,他把眼镜丢入湖底,却失足掉入湖水,钻下去之前,他仰望夜空,最后一次“看了一眼双层的月亮和带有光圈的星星”。
同一种物事,戴或不戴眼镜,所见相反。又与心情和命运相关。与其说里科的眼睛有毛病,倒不如说朋友们的眼睛有毛病。与其说里科不戴眼镜,看见了神奇的光环,倒不如说,读者见识了小说发光的诗性。我称此为发光的小小说。当然,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假,在其中融为一体。【问一:报上读不到任何坏消息,所以他总是活得很高兴,如何理解里科与众不同?】
每天早晨苏醒,我就忆梦。大多数人只是白天忙,我夜间也忙。所以,我很累,等于过着两种生活,做梦也累呀。《招待员的梦》里,那个叫山德罗内的招待员——跑堂,与我同样,他说:“我白天干活,夜里也干活。”能不能做些别的梦呢?
高中时,我们几个同学出早操时,谈夜晚的梦,一个同学插进来问:梦是什么?我说:你不会做梦,没法跟你说,人生一大遗憾呀。意大利的那位招待员,在现实与梦境里都是跑堂,忙得不亦乐乎,还都责怪他,他忍受着,但在梦里,他不同的反应是:反抗、咒骂。
因为他白天晚上都跑堂,过著双重生活,他要求老板给他双份工资,即为梦里跑堂增加一份工资。小说的高手在此彰显出能量:再往深里掘进一笔——争取梦里报酬。
老板当然拒绝,他也自认倒霉——梦里白忙活。进而,老板发火。山德罗内面临着与梦境同样的境况。马莱巴贴着人物,取消了现实与梦境的界线,人物做出了梦境里的举动:反抗。打得老板住进了医院,他以为还在做梦。小说敞开结尾,没写打老板、丢饭碗,但可想而知。
马莱巴的小小说,人物总会越过现实的边界,转入幻觉。而且,贴着人物的意向,往心灵深处掘进,从而在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的关系中,生发出荒诞意味。【问二:“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加里波广场,在山德罗内的那个城市也有一个。”怎么体会此话对全篇对人物的意义?】
我发现,马莱巴小小说里的人物的特点,一是,几乎都是过着双层生活,导致双重人格。二是,几乎都是一根筋式的人物,可贵的是,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其实,对小说而言,一根筋式的人物“吃香”。比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就是天真可爱,行为却荒诞。
《形状似马的影子》,也是真实与幻觉的关系:形与影。我好像遇到了“知己”,我念小学时,有一段时间,纠结身与影,没法摆脱自己的影子,走进蔽阳的墙下或树下,以为消除了影子,但重返阳光,影子又跟随着,甚至用刀砍也割不掉影子。
照常理,形与影同为一人。但是,《形状似马的影子》中骑手的影子,不是骑手,而是匹马,仿佛人与动物合为一体。小说的逻辑合理性在于,一是,人有动物性的一面,甚至,每个人物暗暗对应着一种动物。二是,骑手摔断了一条腿,他向往有一匹马,但得不到,马形状的影子可视为愿望之达成。
马莱巴将影子写得符合马的形状,将虚写为实。骑手毫不惊奇,大概应和了他的愿望了吧?竟然对影子像对真的马那样建立了情感,进而(高手总会将形象推进一种极端)给影子取名为太阳。阴的影子取阳的名字。注意,小说也顺带一笔:外人发现不了这奇怪的影子现象。以此,区别开了平常与异常。
又是进而——把形象推进一步。他觉得影子低头食草,并发现了影子的焦躁——要奔跑,于是,他骑上了影子,策“马”飞奔,再没回过家。如同骑影子,他的去处也是虚空,按当下的说法,那是诗意的远方。【问三:虚与实,身与影的关系里,如何理解影子与远方的“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