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宗室群体的角色认知与扮演

2020-11-06宋立杰张丽芬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智心态群体

宋立杰 张丽芬

自20世纪20年代始,学界逐渐重视明代宗室群体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明代宗藩制度的沿革、宗室的文化成就、宗室犯罪问题等等。学界研究内容不断扩展深化,总体上来说,是对明代宗藩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们也间接认为,明代的藩禁政策限制了宗室群体。但近年来,关于明代宗室群体的研究大有冷却之势,这并不意味有关明代宗室群体的研究已趋于饱和,或者已无出新研究成果的可能,而是需要我们改变研究思路和模式,重新审视明代宗室群体与宗室制度,更好地探讨他们与明代社会的互动。

2019年6月,张明富与张颖超合撰的《天潢贵胄的心智结构——明代宗室群体特心态、知识状况及信仰研究》(以下简称《天潢贵胄的心智结构》)便是上述类型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共计450千字,分上、中、下三篇,以明代宗室群体心智结构为切入点,研究明代宗室群体,既考察明代宗室群体的心智衍变及其特色,又注重分析其成因与影响。通读全文,该书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学术观点的创新性。创新是史学的灵魂,更是史学著作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对明代宗室“弃物论”的辨析,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变易、开放、文化、多元等特性的鲜活的明代宗室群体、明代宗室群体的心态以及从渴望政治到沉于文学艺术研究和对物质的畸形追求。

一是明代宗室群体的形象——对明代宗室“弃物论”的辨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变易、开放、文化、多元等特性的鲜活的明代宗室群体。

书中指出,以住史家对明代宗室群体大多持批判否定态度,其中最为知名的论断便是“弃物论”,当代学者多从各方面予以论证,不断强化明代宗室群体的弃物形象,而是书作者却有不同之论,认为明代宗室群体是一个具有变易、开放、包容、文化、多元等特性的宗室群體。

上篇“明代宗室的群体心态”主要阐述了明代宗室群体在不同时期的心态类型。作者指出,洪武时期的明代宗室群体意气风发,“志在经国”;建文至天启初期,明代宗室群体心态呈多元类型;天启、崇祯时期,明代宗室群体忠心谋国。不同时期的明代宗室群体心态对明代社会的影响是有所差异的。作者认为,洪武时期与启祯时期,明代宗室群体心态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而建文至天启初,多元化的明代宗室群体心态对明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大于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在中篇“明代宗室群体的知识状况”中,作者在明代文化背景下,详细阐述明代宗室群体所掌握的知识类型、成就及其特色,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在下篇“明代宗室群体的信仰”中,作者对明代宗室群体的信仰状况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考察,指出明代宗室群体接受儒家、道教、佛教等思想,通过这些思想使心灵得到慰藉,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但不可忽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心态、知识状况与信仰共同构成明代宗室群体心智这一有机整体,作者虽分三篇阐述,但在论述的过程中,三者相互交织,互为表里;心态是后者的基石,又是后者的具体表现。

二是宗室群体的心态——从渴望政治到沉于文学艺术研究和对物质的畸形追求。明初,宗室群体作为皇族,他们有权参予政事,明代宗室群体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天潢贵胄这一角色抱有一定的期望,但明宣宗以后,明代宗室群体逐步丧失参政权,对政事的热情有所降低,遂成分流之势。作者指出,明代宗室群体迫于藩禁政策、自身禀性差异,遂选择不同的心态与生活方式以应对困境。他们或主动提出变革宗室政策的主张,或逃离、消极避世,沉于文学艺术、宗教研究,或巧取豪夺、满足物欲。作者通过史论结合,向我们展示了明代宗室群体的人生百态,并指出明代宗室群体是“明代文化人才富集的一个群体。其密度之高,恐怕除士大夫群体外,无能当其右者”。

第二,研究文献的丰富性。史料是构筑史学大厦的材枓,任何史学著作都是以一定的史料为基础的,没有史料就没有史学。《天潢贵胄的心智结构》一书史学材料丰富,征引广博,在相关资料的整理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

明初的分封制,使明代宗室群体庞大,共有八十六位亲王,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关于记载宗室群体的史料非常丰富。本书作者在有效运用《明实录》《明会典》《明文海》《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还查阅研究了有关宗室的40余种方志、50余种相关的笔记、文集、札记,并吸收了200余篇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为本书的创新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也使我们深深感到作者的许多新论确实言之有据。

第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作者采用同情与移情之方式,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综合运用历史学、心理学、考古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明代宗室群体的心智结构进行了多维、立体、动态、综合多学科的研究,在研究中尽量达到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结合、比较研究与类型分析相结合。

全书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用心智史学的理论研究明代宗室群体心智结构,利用考古学的成就研究明代宗室群体的信仰,使用了20余个统计表,使研究更加直观、科学,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明代宗室群体的行为、信仰,等等。最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开放、包容、多元等特性的明代宗室群体,这反映了作者知识结构的融合性,史料掌握的熟悉性。总之,《天潢贵胄的心智结构》一书史料翔实、立论新颖、论述精当,是一部学术分量较重的明代政治史研究著作,但也有后续可继续深入之处。

其一,明代宗室群体的心态等特征是依据于客观历史环境而产生,即藩禁政策。藩禁政策则是基于不同时期帝王、官员对宗室的期望而成,其又迫使宗室群体不得不谨言慎行,继而对宗室角色这一身份产生困惑。由藩禁政策的制定与严苛,我们可知宗室群体与皇帝、官员三大群体之间的角色期望差别甚大。但是作者对帝王与官员对宗室角色的期望的阐释略有欠妥,他更侧重于藩禁政策这一既成事实。

其二,作者指出明代宗室群体文化素养较高,擅长诗词等文学,也在明代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史的背景下考察了明代宗室群体文化素养,但相关阐述并不完善,没有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从而不能充分评价明代宗室群体的文化成就。

其三,阐述明代宗室群体心态等方面的成因与影响,还不够全面。作者仅以信仰成因而言,从社会信仰管理的政策、区域文化环境、宗室政策以及经世的人生取向等四个因素来进行,虽然分析较为透彻,但是忽略了明代宗室群体的个体因素。

因此,希望作者在以后的深化研究中,注意上述问题的阐释,锲而不舍,日益精进,为丰富明史研究贡献新作。

[本文系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校古籍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SWU13092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宋立杰,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重庆,400715;张丽芬,西南大学图书馆馆员,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400715。

(责任编辑  陈  艾)

猜你喜欢

心智心态群体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调查
中间群体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