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适用性探析
2020-11-06赵克诚
赵克诚
【关键词】课余拓展训练;初中学校;体育教学
一、课余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且项目多为赛跑、跳远、掷铅球等项目,这些体育项目从小学就开始不断训练和测试,让学生产生了厌倦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对于一次次的刷新成绩产生了厌烦,失去了挑战的动力。教师可以引入课余拓展训练,加入团队对抗性的运动,让学生占据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开发。
(二)培养了良好个性
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开发,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心理能力。在课余拓展训练中,教师可以加入竞技性较强的运动,让学生能引入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帮助学生释放运动的热情。同时,加入一些个性化的项目,提升运动的趣味性,如两人三脚、拔河等,提升学生的合作性,或使用寻找大赛,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观察能力,甚至是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带来纸片,在纸片上写下物品或人物,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喜悦。
(三)树立了健全人格
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身体,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挑战不可能。在课余拓展训练中,教师要加入各种极限运动,让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挑战自我。教师可以引入攀爬训练,让学生寻找墙壁上的落脚点,并不断向上攀登,或引入蹦极运动,让学生能直视深渊。除了这类不断挑战自我的运动,还有一些不断面临失败的运动,以及需要静心的运动,运动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施加正面影响,让学生能提升社会的适应性,在走出校园后,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走向工作岗位。
二、课余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
课余拓展训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拥有大量的团队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课余拓展训练中,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调整动作,达到共渡难关的效果。在部分运动中,学生还可以相互帮助,感悟到团结合作的魅力。
(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余拓展训练中,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在课余拓展训练中设定各种难关,让学生面临一次次的失败,让学生能坚定信念,勇敢挑战不可能。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课余拓展训练的失败滋味,还需要让学生品尝到课余拓展训练的成功喜悦,让学生在过程中懂得坚持不懈就能得到回报,树立学生的信念,勇敢面对挑战,成长为心智坚韧的社会性人才。
(三)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课余拓展训练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力,不同于初中体育中专业的体育训练项目,课余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超越自我。学生可以在实际对抗中,加深对篮球知识的理解,并不断调整手感,突破障碍,将篮球投进篮筐。学生拥有课余拓展训练的选择权,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并挑选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提升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让学生能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同时,学生可以自行开发运动方式,提升课余拓展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自我挑战。
三、課余拓展训练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更新活动形式,提升运动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余拓展训练中,可以进行活动形式的更新,提升运动的游戏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余拓展训练中。教师引入多种活动形式,加入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将体育活动与其他感官进行联动,如使用“信任背摔”,或使用“袋鼠赛跑”,让学生使用关节卡住气球,并进行赛跑。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加强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教师在课余拓展训练的开发中,要注意课余拓展训练的竞技性、运动型、沟通性,提升运动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二)优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需要发扬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在课余拓展训练中不断创新,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完善。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能不断发现并挑战未知,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安全性负责,排除课余拓展训练中的安全隐患。
四、结语
最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课余拓展训练对学生的适用性和帮助性,通过更新活动形式、制定教学制度、优化思维能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树立健全的体育精神,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