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路径探析

2020-11-06孙红兰

新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三农思路新时期

摘要:一直以来,“三农” 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极具战略意义和挑战并存的现实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三农”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也会具有时代性。新时期,如何推进“三农”工作,以提高农业地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非常紧迫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新时期;“三农”问题;路径;思路

1 新时期“三农”问题面临的困境

1.1 农业趋于边缘化

从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增长速度远远不如第二、三产业,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相符。目前,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农业技术发展迅速,机械化水平涨幅比较大,但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此外,农产品加工规模较小,大多数地方仍处于初级加工模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过关,走不出去,农产品生产链与利益链无法对等。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向城市转移,不少农村土地被“抛荒”。就算年轻农民留在农村,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产出和收益越来越低,一年种地收入远远不及打工收入,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率降低。随着出生人口的增加、落叶归根观念的影响,以及农村大规模拆迁等因素的影响,耕地被私自建房或做他用。因此,土地的“抛荒化”、农民的“兼业化”,导致农业愈发趋于边缘化,这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农村趋于空心化

长期以来,农村建设工作始终滞后于经济建设工作,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不多,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城市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生活质量不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对物质、精神的追求越来越高。不少年轻农民开始进城打工,不断积累物质财富,当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在城市买房子定居。有了孩子后,又让老家的父母来城市带孩子,于是农村的老宅开始闲置,造成农村住宅的空心化。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地区开始拆迁整改,农村改社区,集中居住。不少村子在整改过程中被整体拆除,原有的乡村聚落消失不见,造成自然村的空心化。预计此后几年,农村人口会大批量进入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1.3 农民趋于老龄化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不再守着家乡的一亩三分地,常年去城市打工。虽然有的年轻农民留在家乡,也在家乡附近的县城市区打工赚钱。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留守农民老龄化现象趋于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面临拆迁征地,有点能力的年轻农民都去城镇买房定居,年老的农民将面临生存困境。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农民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传统的养老模式也被打破,“养儿防老”已不再现实。但目前农村的社会化养老机制还不健全,地方财政财力不足,难以建立健全公共养老服务机构。已在农村留守的老年农民养老问题凸显,进程务工的年轻农民在城市打工,养老问题也是潜在的隐患,一旦年老病弱,重返家乡后,养老问题终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和隐患。

2 新时期“三农”问题成因分析

2.1 历史原因: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差距悬殊。虽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乡联系增强,城乡差距程度有所缩小,二元社会结构有所调整,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完全改变。一直以来,农村农民被排除在体制之外,户籍制度、劳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都将城市居民和农民分的很清楚,在保障城市居民利益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导致农村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

2.2 观念原因:重工轻农思想严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为了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我国一直注重工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甚至是牺牲农业促进工业发展。“以农哺工”、重工轻农思想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改革开放后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我国始终没有把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也没有协调农业、工业的发展比例,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向城市、向工业倾斜,忽略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重工轻农思想观念严重,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举步维艰,始终处于发展劣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却导致农村大量农田荒芜,无人经营,更是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现实原因: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不对等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逐步社会化和规模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以及农副产品的产销一体化。农村经济模式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庄稼收割、播种可以短时间完成,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而且,农业生产机械化虽然节省了人工时间,但同时增加了经济成本,而粮食总产量和价格又没有多大的提升,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的不对等,农民实际收入相比之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有的甚至是负收入。因此,新时期农业市场和小农户之间不协调,导致农民增收缓慢,实际收入不增反减。

3 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新思路

新时期,“三农”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常重要,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些发展战略,如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

3.1 树立科学的“三农观”

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应当思想先行,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三农观”。在推进“三农”工作的过程中,科学把握“三农观”内涵及实现路径,处理好农业、农村及农民三者间的关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及农业发展。

3.2 切实推进党的发展战略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各地政府应当大力推进这些发展战略的执行,制定与当地农村实际相符合的方案策略,紧跟党和国家的指导政策,全面把握乡村脱贫、振兴工作。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为农村创收增收。

3.3 推行科技兴农

农业发展要紧跟新时代互联网步伐,利用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发展。在农村,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建立农村信息化体系,让农民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及时对接。如今,短视频、直播盛行,也可引导农民通过这种新型方式开展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3.4 加强“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党和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落实都离不开“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必须有人落实才行。因此,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农业领域专业人才。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实情制定详细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专业人才种植农业、管理农机等,为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当地“三农”工作的开展。

3.5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都比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不愿也不懂新科技的应用。年轻的农民去城市務工也只能干体力工作,工作量大,出力多,赚的钱也相对较少。因此,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新时期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开办一些职业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教,培育新时期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以使他们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夯实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人才基础。

作者简介:孙红兰(1971-), 女,讲师。

猜你喜欢

三农思路新时期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不同思路解答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