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病的防治
2020-11-06夏伟
新农业 2020年10期
夏伟
鸡白痢病是雏鸡主要的一种传染病,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3~20日龄内的雏鸡极易感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特别是种鸡场,必须采取严格的检疫手段,彻底淘汰带菌鸡,建立无白痢病鸡群。
1 鸡白痢病流行特点
鸡白痢病主要感染3~20日龄的雏鸡,肉用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高于蛋用雏鸡。成鸡也感染白痢病,不过成鸡表现慢性过程,不表现症状,成为隐性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其传播途径为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鸡群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鸡舍卫生差、通风不好、温度差异大、潮湿等,均可暴发此病,饲料不新鲜且营养缺乏,也可发病。
2 主要症状
发病雏鸡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聚堆、呆立垂翅、呼吸急促,常见肛门伸缩、排出粥状便、后呈水样便,粘污肛门附近羽毛,干后堵住肛门,使排便困难。雏鸡患病后,多在两周内大批死亡。成鸡一般不表现症状,成为隐性带菌鸡,母鸡产蛋量减少。
3 雏鸡白痢病防控
3.1 净化鸡群
采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法对全群逐只采血净化。雏鸡于2~3日龄进行净化,隔半月进行净化1次,连续净化4次。以后每月净化1次,连续净化两个月。净化到无菌鸡时,可改为半年净化1次或1年净化1次。出现阳性鸡立即淘汰,同时做好无害化处理。
3.2 做好消毒工作
孵化的种蛋,必须来自检疫净化合格的種鸡群,种蛋孵化前必须进行熏蒸消毒后,再进行孵化。孵化用具、地面、墙面都要进行彻底消毒。经检疫净化合格鸡群及鸡舍,要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在一些经常发生白痢病的鸡场,配合一些药物进行预防,可有效控制鸡白痢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