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设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

2020-11-06许敏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院校

许敏

摘    要: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要积极研究“1+X”证书制度的内涵,提出相应培养策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本文通过对“1+X”证书制度下室内设计专业建设进行深入探究,明确专业培养路径,积极培养满足大数据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室内设计专业;思路;举措

1  引言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全面提升,为了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必须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1+X”证书制度,“1”为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大数据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

2  室内设计专业建设思路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始终无法摆脱普通高校教育的桎梏。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与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转型发展的机会。“1+X”证书等级制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新策略。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两方面的问题与矛盾。例如,教学过程没有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制定标准。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校作为客观条件,没有从企业的用人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随着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人才进行二次培训,这样就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教育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专业教学标准也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无法全面的体现人才培养效果,必然会削弱教育社会服务的效果。此外,教育为了满足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要求,在专业建设时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过于片面追求,甚至超出行业人才职业技能标准,这样的培养策略会造成专业教学出现空洞现象。院校人才培养如果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浮气躁的情况,对企业安排的各项工作不满,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随着“1+X”证书教育制度的颁布,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能够全面推动教育转型升级,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在转型的过程中,专科教学和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很多专业往往直接照搬本科教育,致使专科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很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基础条件比较差,无法达到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專科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所学的内容主要问基础理论,缺乏实践操作的锻炼,很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却无法适应具体的工作内容,薪资待遇不理想,引发大量学生离职。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采取“1+X”证书制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生源的知识获取要求,职业技能完全与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具有密切关联。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会导致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受到影响。我否认现代社会很多企业招聘时,对人才的要求往往只局限于985、211等重点本科学校,对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本能排斥,导致院校毕业学生无法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调整造成严重冲击。

随着“1+X”证书制度的落实,社会组织通过对X证书的开发,可以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便利条件,让社会更加倾向于接纳X证书的优秀人才。然而这样制度却无法被社会广泛接受,还有许多社会人士认为加入X证书的颁发会导致X证书含金量下降,对院校修订专业标准,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  “1+X”证书制度下高等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主要策略

3.1  以服务大数据产业为出发点

为了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师,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教育的育人水平,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作为。服务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最终归宿,所以必须要深入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前景,准确落实“1+X”证书育人制度,且与企业行业发展要求作为标准,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融合的同时还应该以社会效益作为主要原则,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相融合,可以邀请大数据企业的广泛参与。通过共同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能够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影响,“1+X”证书制定的同时更应该凸显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院校自身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基础,扎实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为院校人才培养创造更良好的条件。

3.2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大数据背景,对一个人的个性化品质要求更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通过单元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选择教学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循序渐进的提升实践操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教师来说,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不断修正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和评价,能够明确自己的不足,及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成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个性化教学中全面发展。在现在教学理论指导之下,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只有充分的表达自我,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判断,从而设计不同教学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飞快,而是社会也被各种复杂的信息所包围,每一个人都在无形中接受着大数据的干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教师自身更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努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尝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足不出户就能够快速收集到相关信息,节省备课时间。

3.3  完善教学设施

大数据技术主要依托于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存储,最终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档案。在“1+X”证书制度教学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的师生关系,很难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反馈,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热情。通过对各种教学成果进行分析,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数据的储存能力和处理速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仅仅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所获得的信息无法满足大数据的要求。为此必须完善大数据教师的软硬件设施,为大数据系统提供充足数据。建立更多大数据教学场所,包括大数据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主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应用。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提高大数据课堂教学水平,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大数据学习档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

[2] 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中“X证书”考核标准探讨[J].职教论坛,2019(7).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