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叛逆期教育正当时

2020-11-06温世荣

家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陪伴心理家长

温世荣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产生很多独特的行为和思想。比如,他们对“自知之明”和独立性慢慢有了意识,并且希望能和成年人的监督分开。为了突出这一特性,他们通常以批评的态度来看待每件事。再比如,原本非常听话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而且心思也很脆弱敏感,很多事情都藏在心里不愿意向家长倾诉。叛逆的心灵是异常的心靈,但并不是不健康的心灵。所以,当青春期逆反这场大风刮来时,我们需要用相应的办法,巧妙地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出这场叛逆风暴。

孩子在青春期的变化

青春期是孩子由心理幼稚走向心理成熟的过渡期,这种心理的转变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必然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青春期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在行为上是多方面的。在家庭中,他们不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开始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对父母的说教不耐烦起来,甚至和家长顶嘴;在学校中,经常会和同学发生矛盾,有时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这种变化是青少年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产生后引起的。

青春期孩子有这些特点:在行为上,旺盛的精力使他们不仅喜欢从事剧烈的运动,而且还容易出现一些越轨的行为,如恶作剧、打架斗殴、喜欢冒险等。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爱慕之情,有了朦胧的早恋情结,使他们不再无忧无虑,而是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思考,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烦恼。

杜绝说教,家长要用爱陪伴孩子

为什么孩子上初中以后不爱搭理父母了?原来孩子最相信父母,上了初中后他们发生了转移,重点联系对象成了同学。这个时期,父母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地教训孩子,要注意与孩子平等相处,用爱去陪伴孩子,进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我的一个学生一直逆反自己的父亲,即使长大后,与父亲的关系仍然不好。他后来回忆说,他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每两个月才回家一次,可一回家总是教育他,让他觉得父亲是特意回来管自己的。只关注学习,让本来心理压力就不小的孩子,又增添了一些心理负担,孩子自然对这个总想管自己的父亲产生了排斥。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花时间陪伴是缓解叛逆心理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家长的付出要以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对孩子的关心不一定只是在学习上,也可以是对孩子的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多花点心思和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也许比一味地“管”要好得多。

禁止指责,家长肚里要“能撑船”

家长与孩子应该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让孩子在家庭中有一定的主导和话语权,而不是一味地让其被动接受。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孩子越是逆反,就越需要家长的情绪平和、稳定。这个时候,不能用正确或错误去评论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要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孩子不够努力导致的,更不能一看到成绩有所下降就横加指责,而是要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的压力非常大,你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了。”家长的包容,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创造空间,让孩子能最大程度地沉淀自己的情绪感受,进而更好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和处事方式。

抓住关键,激发孩子自我反省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够激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告诉家长,我们都是外因,成长还要靠孩子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有着稚嫩的一面。由此,初中时期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最佳塑造期。家长应该抓住关键时机让孩子学着自我教育和反省。比如,初中是发展兴趣的重要阶段,孩子的生活不能只有学习,还应该有其他的爱好。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希望自己的选择得到认可,也希望自己能够被理解,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鼓励和引导并存,既要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使孩子一时的热情变为永恒的行动。

同时,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把教育的权利赋予受教育的孩子,让他们直接介入到自己原以为只有父母、老师才能发号施令的教育过程中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和自觉性。

家校联手,帮孩子度过叛逆期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或者家庭一方的任务,要想真正将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就必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第一,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每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除了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外,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抗压能力,提高心理承受力。第二,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很多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与在学校的表现截然不同,这需要教师与家长间勤沟通,建立通畅的双向反馈机制,这样才能准确、真正地找到孩子情绪波动变化的缘由,进行精准施策。

猜你喜欢

陪伴心理家长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陪伴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