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成为孩子通往成功的阶梯

2020-11-06贾生平

家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家长孩子

贾生平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成功人士,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学习音乐,直到成年以后,还持续不断地从音乐中汲取养分,从音乐中不断寻找灵感、启迪智慧、获得益处,这说明音乐对人具有一定的启蒙和陶冶作用。例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从小在喜爱音乐的母亲的熏陶下,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他的传世名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用音乐写小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更是把音符、数字和字母并列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

音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认为通过指导孩子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孩子的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

利用音乐开发孩子的智力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启蒙早在怀孕期间就开始了,难怪很多准妈妈都把音乐作为“胎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妈妈在孕期可以听一些令自己感到轻松、舒服、惬意的音乐,尤其是听一些节奏舒缓的古典音乐,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准妈妈可以利用手机APP下载收听“胎教音乐”,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肖邦的《小狗圆舞曲》、舒曼的《梦幻曲》等。通过听音乐,准妈妈的情绪可以得到控制,一定程度上能为腹中的胎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

孩子出生后,妈妈可以在哄孩子入睡时唱一些摇篮曲、儿歌或童谣,这样更利于妈妈和孩子共同得到情绪上的舒缓,也更容易将妈妈愉悦的心情传递给孩子,同时可以让孩子在妈妈的轻声哼唱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研究显示,经常听摇篮曲、儿歌、童谣的孩子,长大后在语言理解能力、艺术造诣等方面要比别的孩子更高一筹。从小听妈妈为自己唱歌,也能让孩子对母亲更加信赖和依恋,让亲子间情感的纽带更牢固。

利用音乐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音乐本身是一种超越国界、种族、文化的“无障碍”语言,如果让孩子把听到的音乐用童言童语描述出来,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语言能力训练。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孩子播放欢快、简短的音乐,然后告诉孩子,音乐所表达的主题及蕴含的意义,并让孩子复述出来,还可以就音乐中的元素对孩子进行提问,引发孩子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以格里格的《在山魔王的宫殿里》为例,这是1874 年他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谱写的配乐组曲。《在山魔王的宫殿里》以固定的旋律、节奏与变化的力度,描写了山妖们狂欢作乐的场景和对彼尔的威慑。该曲兼有舞曲和进行曲的特点,乐曲发展到高潮时突然中断,表示山妖大王一声喝令,制止了疯狂的举动。家长可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给孩子讲解,让孩子一边聆听一边加深感受与理解,从而更生动形象地讲出乐曲所描述的场景,也能让孩子对乐曲层次的丰富度和表现力有所领悟,为孩子日后对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的接受和理解打下堅实的基础。

利用音乐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音乐最大的魅力是它并不是具象的,而是需要每个听众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去体会、去感受,并进行再创造。与此同时,因为每个人的年龄、性别、阅历不同,对同一个音乐作品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听音乐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利用每天晚上或者其他闲暇时间,和孩子一起聆听旋律轻柔、舒缓的音乐,如班得瑞的轻音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以及其他风格的轻音乐,让孩子一边听一边在脑海里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任思绪自由驰骋。久而久之,孩子的想象力会更加丰富。家长可以指导年龄较小的孩子将听音乐后想象出的画面或形象,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下来,并在画作的背面写上“听某某乐曲有感而画”,还可以把孩子画得比较好的画作贴在墙上作为装饰。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将听音乐后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或引导孩子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编成有情节的故事、童话、小诗等,积累成写作文的素材。孩子这方面的素材多了,以后一定能出口成章,写得一手好文章。

利用音乐实践提升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

很多家长在孩子4岁左右就为孩子做好学习乐器的规划。在我国,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学习演奏弦乐器、键盘乐器中的钢琴以及传统的琵琶,这也是鼓励孩子进行音乐实践的一种方式。学习乐器需要10根手指协调有序,而手指的训练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有效提高孩子左右脑的灵敏度和协调性,增强大脑神经元突触的功能和数量,促进大脑神经的发展。

举例来说,学习钢琴时双手弹奏的过程需要孩子的脑、眼、手、耳、脚的配合。孩子弹钢琴需要两眼同时看向乐谱,双手要十根手指同时弹奏,两耳要仔细听自己弹出的音乐,双脚要控制好踏板,大脑要在瞬间发出若干指令。弹琵琶时复杂的手指动作和左右手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孩子手与脑的协调能力。而学过琵琶的孩子,以后再接触其他弹拨乐器时,都会较为轻松。

相信经过长期有规律的音乐实践和日积月累的不断练习,孩子可以逐渐达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思灵动”的境界,从而使其思维更活跃、性格更开朗,更有恒心和毅力。

利用音乐舒缓孩子的情绪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而进入青春期后也会面临种种困惑,他们的情绪容易出现急躁、烦闷,甚至喜怒无常。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找到孩子喜欢听的音乐,让孩子闭上眼睛静心聆听。比如,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题音乐、《狮子王》中的经典音乐、当红的流行歌手作品等,在学生中都拥有各自的拥趸。

一些孩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比赛等,会感到压力倍增,往往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家长可以找一些和声简单和谐、旋律变化跳跃小、慢板的独奏曲或抒情小品音乐,让孩子更好地舒缓紧张情绪,达到安眠的作用。比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海顿的《G 大调托利奥》等。孩子在睡前听,能够尽快放松身心,更好地入眠,这样才能以更充沛的精力和更强的抵抗力面对挑战。

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长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对孩子的学习活动有综合的促进作用。在与音乐亲密接触的道路上,孩子必然会收获更多的知识、感悟与乐趣。

猜你喜欢

音乐家长孩子
家长错了
音乐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