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平方英寸的旅程

2020-11-06范钦慧

检察风云 2020年18期
关键词:声景戈登天籁

一颗 2.54 厘米乘以 2.54 厘米大小的石头,究竟可以告诉我们多少故事?之前因为读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静》(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这本书,认识了作者戈登·汉普顿,他是一位自然野地的录音师,经验丰富,获奖无数。在戈登近三十年的录音经验中,最棒的录音地点是在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内的霍河雨林,于是他把过去一位印第安酋长送给他的一颗石头,放在这个最精彩的声音殿堂里,当作他所要保护自然声景的目标,我写信向他表达对他所作所为的欣赏,并且把自己在森林中录到的天籁 CD 寄送给戈登。

就跟戈登的经验一样,过去十多年来,我在大自然中录音,一方面被自然天籁所感动,一方面也感叹,我们身处在充满飞机声、汽车引擎声,以及各种人为声音的世界里。因此,当《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出现时,我才发现,原来保护荒野的天籁,就跟保护荒野中的动植物一样重要。而最让我赞佩的,其实是戈登对荒野中“寂静”的深入阐述。所谓的“寂静”,不是没有声音,反而是万物都存在的境界,重要的是,要保护那些荒野之声,让世世代代的人都听得到。

从中国东台湾出发的许愿石 

戈登开心地回信说,希望我能寄给他一枚来自中国台湾的石头,他要将这颗石头放在他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地点,让它也能感受到那份寂静的力量。于是,我寄给戈登一颗我在东部河床上捡到的石头,告诉他这条河发源自中央山脉,那里是我多年来收录自然声景最棒的地点。

还记得那次去花莲工作,我在河床上被那一大片五彩缤纷的石头所感动,这场相遇让其中一颗卵石跟着我回了家。没想到,它居然是带着某种讯息而来。我把这颗石头寄给了戈登,几个星期后,戈登写信跟我说,那是一颗许愿石,因为上面有着非常独特的线条。戈登说,按照他们当地的传说,如果我们对着这颗石头许愿,然后把石头扔进水里,愿望就会依照线条展开自己的旅行,并且在最后实现。接着戈登做了一个让我非常惊讶的决定,他要把这颗石头带到霍河雨林一阵子之后,再寄回来还我。

“寂静将会回家。”戈登向我预告着。那颗来自花莲的寂静石头,将会绕过地球一周,回到我的手里。两个从未见面的野地录音师,就这样你来我往,通过一颗石头,进行了一场极为奇特的旅行。

当石头重回我手中时,我该如何面对它呢?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石头,虽然它只是我在河床上巧遇的卵石,却能漂洋过海,经历这段传奇,我不知道这颗石头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故事。这颗寂静的许愿石,在我的脑海触动起阵阵涟漪,一点也不安静。

戈登特别选了一个奇妙的日子,2012 年 12 月 12 日,把这颗来自中国台湾的石头,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博物馆馆长陪同下,护送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个据点,他拍了一些照片给我看,整体看来有点像是太平山或是栖兰桧木林的感觉,他说那里有一棵高大的桦树,从它枝条的形态,就可以看出最初从种子发芽的样子;我突然明白,让戈登着迷的,正是生命最原本应有的样子,他追求那样的纯粹,并且努力从原始荒野的源头,仔细聆听生命的本质。

置放在霍河雨林一平方英寸的两颗许愿石

寂静

聆听寂静星球的所有珍贵 

这段时间,我跟戈登通了十多封书信,分享彼此在大自然录音的经验。我提到自己拍摄自然影像的心得与困惑,他感性地响应,当他碰到困难时,会把手放在一颗他在亚马孙河捡到的石头上三分钟,用心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光是用理性思考来判断。他也介绍了正在建构的自然声景图书馆,称作“寂静星球”,人们可以购买与使用戈登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录到的各种大自然声音,包括森林、海洋、雨林、溪流等等,所得經费将回馈到孕育这些荒野声音的栖地环境保护计划。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戈登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张造型很像钥匙的随身碟,上面还有一排文字写着:“你是被授权的使用者。”我立刻把它插进计算机中,发现里面都是大自然的声音,而且录音的规格很高,我得下载不同的播放软件,才能欣赏到戈登所录制的野地立体原音。

刹那间,我仿佛跟着戈登来到了大自然,我闭起眼睛,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不论它录自何方,我都已经身历其境。我身为野地录音工作者,我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为环境做记录做见证,总有一天,我得把所有的讯息传出去,并回过头来,去为保护这些天籁而努力。

保有荒野,让自然拥有自然

终于,我的许愿石在 2013 年 2 月 19 日回到身边,就在戈登把石头寄回给我的同时,他还放入一颗当地的红色小石头。这个有趣的分身,让我想到了戈登自己的寂静石。他告诉我,有好事即将发生。

接着,戈登邀请我为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正在进行的“荒野地位计划”,到公众论坛上发表意见与想法,这项计划旨在向全世界搜集各种不同的建议,以作为国家公园接下来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

戈登在信中问了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怎么看荒野跟野性的不同。我吓了一跳,因为很多年前,我去聆听“环境伦理学之父”罗斯顿教授的演讲时,他问了我几乎一样的问题。

原来美国人早在半世纪以前,就已经为自然与荒野下了定义。根据 1964 年《荒野法案》的解释,“自然”或是“野性”强调生态的本质,而“荒野”更着重于一种未受干扰,保有最原始、最古老的范畴。因此美国划出大片“荒野”,为了要屏除人类的一切干预与控制,让自然拥有自然。

《荒野法案》是一个充满谦卑尊重精神并对文明有着强烈反思的法案,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卓著。然而,这样的界定,历经五十年,也备受争议与挑战。特别是针对森林的管理,有关森林火灾、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等议题,经常与法案中所保障的内容有所冲突。但是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当前许多争议的焦点是落在对“荒野”地位的重新界定,从他们的文化、历史,及无数的论述观点中去深化与讨论。我可以在他们的辩证中,看到新的管理标准的建构过程。

戈登·汉普顿教授

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全民讨论来作为未来立论的基础。这种做法,也是依据《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简称NEPA)的重要精神,就是所有公共政策决定过程中,任何关系到环境的信息都应该公开透明的规定。因此,国家公园特别利用公众论坛,来广纳──包括来自全世界的──民意。

石头无语,我静静地把手放在上面三分钟,一种声音浮上心头,我知道抢救大自然声景的旅程即将展开。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作者的话

我从小喜欢音乐,喜欢声音,后来成了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说话,反而是喜欢聆听。我热爱去野外采集声音,并且热切地想把这些材料跟听众分享,于是开辟了一个中国台湾地区少数以田野录音为特色的广播节目。

——范钦慧

声音注释

为了让读者快速进入每个故事独特的声音风景,特别设计了在线声音注释,收录由作者录音、旁白的声景片段或相关的声音延伸信息。扫描二维码,并按标示的号码,点选对应的曲目聆听。

1﹒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中,我们却经常封闭自己的感官,失去了跟世界、跟自己联结的线索。(声音1)

2﹒戈登·汉普顿所收录的“寂静”跟我在中国台湾聆听到的“寂静”,有什么不同呢?(声音2)

猜你喜欢

声景戈登天籁
天籁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天籁之诗(外四则)
从德布罗意波到克莱因-戈登方程
天籁之音
“听想”:埃德温·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
埃德温·戈登音乐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园林中“声景元素”的基本特质及互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