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
2020-11-06汤晓霞
阅读(中年级) 2020年8期
汤晓霞
雨初霁(jì)①,虹现云际,儿怪②之。母曰③:“此空中水气,受日光映照而成,其名曰虹。中分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是也④。”其方位,恒⑤与日相向。故朝时日在东,则虹现于西;夕时日在西,则虹现于东。
——选自《民国老课本》
注釋:
①霁:(雨后)天晴。
②怪:对……现象感到奇怪。
③曰:说。
④也: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⑤恒:经常;常常。
古文大意:
雨过天晴,彩虹出现在云边,孩子对这种现象感到很奇怪。母亲告诉他:“这是空中的水汽,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反射形成的,它的名字叫彩虹。里面分为七种颜色,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的位置,常与太阳是相对的。所以,早晨太阳在东边,那么彩虹会出现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那么彩虹就会出现在东边。
知识小链接:
彩虹、日晕、月晕都是光折射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彩虹是太阳光经小水珠或小冰晶折射、反射而形成的一种色散现象。一般出现在夏季午后雨过天晴的时候。日晕和月晕是光线透过高空卷层云时,受到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内红外紫的彩色光圈。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叫月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