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处置工作探析

2020-11-06沈玉瑾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7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变动

沈玉瑾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涉及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管理的政策与制度,针对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国有企业在档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国情和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的处置原则,提出适宜档案处置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 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工作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7. 056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7- 0124- 03

0      前    言

国有企业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它是推进我国现代化、保障我國人民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015年8月,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用了八个章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作出了详细指导:①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②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别,分类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③完善现代的国有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④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⑤发展混合性的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改革;⑥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⑦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政策,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八个方面全方位提出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2019年1月,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档发[2019]1号)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档案是企业各项活动的记录,是国家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国家核心利益,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是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在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和企业各项工作服务。

2      现有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管理制度政策

目前,《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档发字[1998]6号),就是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方面的规定。对产权变动档案移交确定以“分类进行”的处置原则。专项档案则有特定的移交和保管要求,如基建、设备仪器、会计等;而企业的产品、科研档案、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档案等都均由双方来商定,是寄存所在地国家档案馆还是移交给企业主管部门。另外,《档案法》《企业破产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等对企业产权变动的档案处置过程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具体如表1所示。

3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存在的问题

3.1   档案处置工作与企业改制不同步

在企业改制审批程序中没有纳入档案处置的内容,不能通过验收的方式把关。虽然《暂行办法》规定设立档案处置工作专门组织,但在实际运行时,企业领导人缺少对档案价值重要性的认识,档案处置总是让位于企业其他有形资产的处置工作,导致档案处置工作不能完全跟进企业改制进度。

3.2   档案处置程序设置不够清晰

《暂行办法》中对档案流向、产权变动中形成的档案的管理及档案处置工作执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范,但未明确具体处置流程与注意事项,资产与产权变动企业在开展档案处置工作时处于摸索状态,自己制定的档案处置工作程序可操作性差,没有理清楚档案处置工作开展的整个流程,致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所适从。

3.3   档案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在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人员调动频繁、流失严重,并且企业领导对档案处置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没有专人负责档案移交工作,临时调派新手缺乏档案管理经验,伴随着机构职能的转移、办公地点的变动等因素,无法保证资料收集完整。

4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策略

4.1   要充分认识档案处置工作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体制与机制

档案处置事关国有资产安全和职工权益,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职工权益的损失,严重地可能会危害社会。对此,第一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指定档案处置工作的分管领导,把档案处置工作纳入企业的改制工作计划中,列入议事日程,确保企业档案处置工作与企业改制同步进行。第二依据《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成立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专门组织,档案处置工作并不是档案部门一家之事,企业档案部门需要与企业资产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工作小组来共同推进。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专门组织由企业档案分管领导、清算机构有关人员、企业档案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负责档案处置工作,编制档案处置方案,及时解决档案处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便于档案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是责任落实到人,指定专人负责档案处置的工作,明确其职责,具体包括按照《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确定归档范围,对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归档、移交等。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涉及岗位调整的人员,督促其将尚未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清理、整理、登记并移交给档案部门。同时专职档案人员按鉴定小组的意见对留存或销毁的档案造具清册,按照归属流向编制档案移交目录。第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必须做到签署完备、账目清晰、交接规范。对于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经过鉴定小组鉴定后,根据相关规定作销毁处理。

4.2   加强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监督、指导机制,前端介入改制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

国有企业档案包含着大量的重要敏感信息,事关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对于资产与产权变动的企业,首先就是企业主管部门档案工作负责人要提前介入到产权变动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小组,对企业档案处置工作提出要求和意见,并协助产权变动企业编制档案处置方案,以便于企业能够及时开展档案的清理、分流以及移交等工作。其次是产权变动企业根据政策法规制订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档案处置工作规程》,规范档案处置工作中的具体行为。编制企业变动档案的处置工作计划,以便在第一时间对档案处置工作实现全方位的把控。最后加强对档案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档案工作不断、不乱。

4.3   实行档案处置工作流程化管理

工作的流程化操作不仅仅可以节省时间和节约成本,还可以改善工作的质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是消除造成企业损失的错误,如丢失文件、遗漏归档或必要审查等。其次,档案处置不是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更多地是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合作,流程应明确各环节的职责,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工作流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利于实现团队的合作。档案部门对档案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档案处置工作规程》编制工作流程,如档案接收、整理、统计、鉴定、移交等,安排合理地档案处置工作参与主体,实现档案处置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以流程化的操作把控档案处置工作的全过程。

5      结    语

国有企业档案是企业资产组成的一部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的档案处置工作亦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企业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为提高企业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大量的国企都采用资产重组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扎实地做好产权变动企业档案的处置工作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对国家资源的完整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变动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下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浅析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