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五个“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新追求

2020-11-06徐延明

中国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法治道德

徐延明

在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办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承担着立德树人、落实座谈会精神的使命,理应有新作为、新追求。基于此,笔者认为,使用新教材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须把握五个“度”。

一、高度:让道德与法治课绽放思想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显然,这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根本立场和方向。追求有高度的教学,就是担负价值引领重任,坚持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有机统一,使教学始终做到“形不散神更不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实现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轉变,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光照亮学生生命,引领学生成长。

因此,一方面,从课程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功能上看,必须从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来“定位”教学。所以,我们要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要论述,坚定教学的政治站位,“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2],拨正学生成长的人生方向和政治方向。

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一堂课,我们必须清晰地知道课时内容设置的目的,站在单元主题总目标的高度明确每一课时“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最终要到哪里去”,上出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味道,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价值引领,展现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思想魅力。

例如,“爱护身体”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围绕如何爱护身体展开,就会等同于一般的安全主题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功能被矮化。因而我们的教学应把“爱护身体”置于单元框架内来考量,在教育学生关心自身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救自护能力的基础上,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上。“登高才能望远”,这里的“高”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初心—“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3],守住初心,我们的课才有定力。这既是课程的总指向,也是每一课时念兹在兹的追求。

二、深度:让道德与法治课绽放思维之美

道德与法治课是触动人灵魂的课程,肤浅的教学是“动”不了人的灵魂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说理越透彻,思想性就越强。追求有深度的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敢讲理论、善讲理论,通过在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上下功夫,挖掘出理论的内涵,理直气壮、方法得当、恰如其分地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清晰而坚定地引领学生的思想、言行,彰显理论蕴含的力量和价值[4]。

教学中,我们要以知识为基础,将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当中,通过透彻的说理来吸引、牵动学生,让学生懂、信、服。例如,在教授“诚实守信”时,“真话”“假话”“好话”“善言”这些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思想混沌,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把诚信的含义讲深、讲透,只有通过说理让学生真正懂得了诚信的核心是善,学生才能立足于复杂的社会环境辨识诚信、笃信诚信、践行诚信。当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肤浅化、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甚至庸俗化的现象,使教学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及处理简单化,难以引发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深度的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刻性上。简单化的教学突出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估计不足,照本宣科,搞“大水漫灌”,没有挖掘出理论知识背后蕴藏的价值。第二,教学情境缺乏思辨,处理上浅显化、“小儿科”,没有深刻剖析情境的多元内涵,不能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意义化,无法触动学生的灵魂。第三,教学活动形式化,追求浅层次的“热闹”,不能在活动中实现意义的通达。从表面上看,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场面“轰轰烈烈”、学生“热热闹闹”,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体验”。其实,“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后,无非是“水过地皮湿”,印记在学生心底的只不过是一场场活动而已。第四,教学评价空泛,缺乏针对性。无法给予学生切合实际的中肯的鼓励和指导,评价引领发展的功能被弱化。第五,教学进程“快闪”,学生来不及交流,更来不及体味。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真理是有其逻辑之美、思维之美、科学之美的。我们的教学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追求深刻,力求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刻骨铭心”。

三、温度:让道德与法治课绽放亲和之美

“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搞建设。”[5]既然如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管是内容还是手段,也不管是教学的路径还是课堂氛围,都应该是以情感为基调,让学生感到有温度、有亲和力的。

首先,我们要在帮助学生应该对谁用情、在哪用力、如何用心上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亲和力。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课程。处理这些关系,是有明确的是非好恶倾向的,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摒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唯有课堂上营造出这种情感氛围,唯有理论中流淌着这种情感信息,才会产生出教育所期望的效果。

其次,我们要在释疑解惑中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亲和力。面对生活中的错误观点和思潮,面对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生出现困惑是正常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要帮助他们敢于直面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直面这些现象和问题,学会走出困惑,真真切切感到这门课管用。教授“正义的力量”时,学生会发现现实中的一些行为是具有迷惑性的。例如,时值春节,地处滇西交通枢纽的某市,大量往来人员滞留,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许多工作区域连基本的物资保证都没有。为解燃眉之急,该市扣押、征用了途经本市的外省(市)防疫口罩,并将这些口罩分配给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学生的疑惑点在于:若是该市的行为是正义的,为什么相关责任人却受到了处理?若是非正义的,但这些防疫物资并没有私用,而是用于了当地急需的防疫,也是为了保证当地一线防控人员的生命安全。此时,若是教师不给予澄清,就会影响学生对正义内涵的理解,进而影响对社会行为与现象的正确认知和正义判断。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正视生活中的现实,不回避生活中的现实,对现实的分析既不避重就轻,也不以偏概全,引导学生学会用“慧眼”辨现实,用客观识生活,澄清学生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消除困惑。

再次,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亲和力。“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心里要装着国家和民族,坚定政治立场,向学生讲述一个个“色彩斑斓”“星光四射”“精彩绝伦”的中国故事,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亲身体验,引领学生用心感受人性和国家发展中的那些美好与向上,客观、冷静、平和地“问诊”现实,使课堂始终充满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教育学生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喜欢道德与法治课[6]130-137。

最后,要在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上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亲和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抑或惊涛拍岸、动人心魄的教学方式都会让道德与法治课变得生动、活泼,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就是“填鸭式”说教甚至是机械记忆的生硬、呆板面孔。例如,教授“爱在家人间”时,某校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的比较多,一些学生对父母的爱感受有点“迟钝”。针对这样的实际,教师安排这些学生的父母录制好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父母不在身边,家就没有爱了吗?通过这种跨时空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从来就没有缺失,距离是隔不断爱与亲情的。

四、维度:让道德与法治课绽放开放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同时还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追求有维度的教学,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开门上思政”“开门学思政”,畅通思政教育渠道,全方位架构以道德与法治课为核心的学校思政育人体系。“学生在哪,哪儿就有思政课”,生活处处都是道德与法治课动人的风景,将思政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实现思政教育对学生生活的全覆盖。

因此,我们要树立道德与法治课大教学观,聚焦知行合一,多维度建构思政教育网络。在目标内容上,统筹推进高中、小学一体化教学;在时空上,联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将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社会、网络空间;在实施手段上,增强课程整合意识,包括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过程方法与目标的整合等;在学生评价上,创新评价方式,倡导多元评价,克服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规范自己的言行[6]56-57。

例如,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认同和道德实践转化是一个难题。因此,教学中要多维度推进,着力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从生活中来”、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到生活中去”的转化。如教授“中国腾飞谱新篇”时,教师与政教、团委联合,组织农村学生进农田、入社区、集资料、细分析、做公益、看进步,既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又学会直面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样,通过课程整合、资源优化,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效衔接,点燃学生追求和实践真善美的生命理想,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五、梯度:让道德与法治课绽放尊重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好思政课,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1]。这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课堂采取哪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听懂并喜欢道德与法治课,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从这一要求出发,关切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关切学生成长中所关切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才能喜欢、爱上道德与法治课。追求有梯度的教学,就是要基于对人的尊重,基于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敬畏,不僭越青少年阶段人生“拔节孕穗期”,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使学生服膺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锻炼、磨砺自己,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

因此,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将发展中的“人”放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维度中考量,体现在教学上则不能无区别、不讲策略地“平铺直叙”、脱离学情,而是要有梯度[7]。

譬如,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理性不足,渴望独立却无法摆脱依赖,在成长中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一些问题看似是道德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倘若教师只是简单地从道德教育入手,就学生的外在表现大而化之或者一概而论,思政教育就很难“走心”。于是,笔者利用教材中心理教育的内容,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将教学内容分解、归类,实施共性教学与差异化对待相结合,在课上创设“敞心扉、吐真情、露实情”的诉说环境,开启与学生个体实际相吻合的“心灵对话”之旅。同时,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于是笔者又引领学生学会“经验共享”,将学生成功克服成长烦恼的经验编辑成册,分发给学生以供相互借鉴。此举不仅是学生一个“自助”“内省”及涵养心灵的自我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助人”“提升”及升华境界的多方互动过程。这种既挖掘自身经验又能相互启发、教育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实践证明,从心理教育入手,寻找道德教育的突破口,为做好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思政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办法。

所以,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差异,围绕学生的认知和需要,从学生的思维和视角、以学生认同的方式展开,学生的关切在哪里,学生的认知和需求在哪里,学生的差异在哪里,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在哪里。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20-08-20].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3]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0-08-20]. http://www.gov.cn/xinwen/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4]卢黎歌,隋牧蓉.“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9-13.

[5]陈宝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N].人民日报,2019- 04-23(9).

[6]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李晓东.普通高中思政课如何坚持“八个相统一”[J].人民教育,2019(9):22-25.

(作者系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思政法治道德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