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2020-11-06董思遥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准扶贫理念

董思遥

摘 要: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应找准精准扶贫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理清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主体及其基本特征,找到合适的路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场域的大众化。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思想转变为动力,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助力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提供思想前提与理论保障。

关键词: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因”理念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对象。2018年年底,我国农村人口达到56401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4%,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为了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实践,从而更好促进精准扶贫,同时也为后续对接鄉村振兴、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前提与保障。

一、精准扶贫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以来,学界对该命题从理论到实践做了大量研究。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对象不够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理论多、载体技术多、被感受多,但对大众自身的感受少、满足大众的需求少;未能架构理论与大众的桥梁”。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本文从精准扶贫视域出发,讨论在该视域下的大众化逻辑,尝试搭建理论与大众的桥梁,并探寻其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大众化是因为它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且是通过不断批判和吸收人类优秀实践成果而创立的科学学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运动过程,是群众自觉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具有全面性,既包括即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包含其未来接续发展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具有完整性,是“大众化”与“化大众”的辩证统一,不仅仅停留在“权威传播者”的“化大众”,还应“将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还原于大众,将理论的阐述方式还原与大众,将理论创新的动力还原与大众”。

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的时代观下,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对待贫困问题,充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出的科学思想。农民只有理解精准扶贫的思想意蕴,理解各项政策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转变思想、付诸实践,将思想武器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农民也只有理解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四个自信”与“两个维护”。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回应时代课题的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利用精准扶贫这个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热点话题,“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并在宣传普及活动中尊重大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使普及推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精准扶贫能够打通理论到实践的通道,能够让农民在感同身受中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在农村场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让农民充分理解、认识精准扶贫的效果,并且掌握精准扶贫当中的哲学蕴含,为脱贫攻坚助力。

二、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多要素协同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弄清楚其逻辑主线。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应理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主体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主体、找准对象,将理论恰当表达。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绝非人民大众,而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发展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使之成为合乎中国需要、合乎时代需要、合乎人民需要的理论。理论的涵盖面和兼容性越广,越能更大程度地代表一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这种理论就会越彻底,越能说服大众,这样的理论大众化程度就会越高。

(二)找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交互中完成。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传播主体主要是基层党员、干部以及宣讲团专家、学者,农民是理论教育的接受主体、理论践行主体和理论创新主体。也要辩证地看基层党员、干部的主体身份,对于理论掌握不够深刻,需进一步学习的人群也是接受主体。其中,必须尊重和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做到认同,通过实践促进创新。一是要尊重农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作用。新时代的农民并非是愚昧无知、无法沟通的形象,要把广大农民看作是有思想、有需求的主体,做到对话平等。二是要尊重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传播者需要着眼于农民的实际生活,站在农民的角度,在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中渗透基本原理及方法。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实现大众化需要把握五点基本特征。一是群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实现,首先就是大范围普及宣传,只有为广大范围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够算得上是大众化。二是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所谓具体化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用中国智慧在中国土壤种出中国大树。在具体化中,还包含通俗化,以新鲜活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掌握群众”。三是民族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也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在精准扶贫中彰显民族魅力。四是实践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精准扶贫更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宣传到应用的全过程,而人民群众所付诸实践的程度也能检验大众化的程度。五是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又一显著特征就是其时代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客观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运用新时代的科技产物来合理表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与主张。

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把握“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的辩证关系,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把问题找准找实,把根源剖析透彻,为创新路径提供精准靶向。

(一)因事而化,以抓问题找矛盾为靶向

坚持两点论、重点论,找准问题突出矛盾进行斗争。第一是要解决农民的理论认同度与制度规约的社会契合度之间的矛盾。对于农民“他们对理论体系的态度常常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这种理论体系与他们各种切身利益的攸关程度间接发生”,通过制度规约是否贴切生活、是否能切实解决民之所需,即可激发农民对理论的认同。想要解决该问题就要加强基层党组建设,并且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抓好黨组织角色性质转型,从地方管理者向治理者再向服务者转型。加强自身对理论的学习,并向农民宣传宣讲有关政策、思想。在懂得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制度规约,也就更合理更易于接受,也才能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魅力,也切实印证共产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二是要解决农民的理论需求度与理论的大众传播度之间的矛盾。农民愿意学习相关理论,但实际情况中存在着理论的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宣传范围不广等问题,导致农民无法学习或是不感兴趣学习。当教育宣传范围越广,形式越有中国气派、中国韵味,也就越能满足农民的需求。积极吸收农民广泛参与,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真实可见的典型案例来感召身边人,并通过农民自身的传播效应扩大传播范围。

第三是要解决理论本身的完善度与现实社会实践程度之间的矛盾。理论的总结、完善、升华相对事物的发展与现象的产生可能会有所滞后,二者本身也是相互指导、促进的关系,所以在理论建设的格局上一定要拔高,要有前瞻性,才能更好地解释事物的本质。同时,当现象发生时,也要及时将理论进行完善与补充。

(二)因时而进,以回应重大关切为契机

要想使农民对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然表征、制度规约、哲学蕴含等达成共识,并且自觉实践,农民的心理影响是关键因素。“普列汉诺夫将社会心理看作是联系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者的中介理论”,那么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愿望,了解他们的动机、情绪、信念等则显得尤为重要了,其本质也就是要以“人民至上”,保障大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回应重大关切,才能让农民在心理影响上共情共鸣,农民的个人意识也将会“超越”,广泛形成认同从而发展成为社会意识,进而把握住大众化时机。对此,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专业队伍中不仅需要有马克思主义学科专家,也需要有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家,跨学科合作研究。分析影响农民心理因素的原因,制定更合乎需要的制度规约,并以更恰当的方式合理表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与主张。

(三)因势而新,以时代特征为机遇、时代任务为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媒体要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媒体应在新时代“下沉”,创建适合农民的媒体程序,让农民了解精准扶贫工作与成效。抢占新的舆论场、创新宣传载体及内容,从而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政策宣讲、理论进万家。不仅要规范新媒体使用者的素养,更要规范马克思主义网络用语,做到“信马言马”。利用新媒体广泛树立典型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先进典型,善于将理论人格化,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好方法、好途径”。挖掘工作中的优秀典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现实感召,使他们切实投身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去,成为大众化的推动者。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应对接全面现代化目标,保证大众化的内容不断合乎时代需要,不断合乎中国需要,为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做到思想先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与奋斗动力。

四、结 语

精准扶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是理论与农民间的桥梁,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握好精准扶贫中蕴含的要义,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同时以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农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到“四个自信”与“两个维护”,自觉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去,更好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顾相伟.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4:59.

[2]双传学.走进大众思想的深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7.

[3]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对象和主体[J].社会科学动态,2017,1:92,93.

[4]双传学,徐腾.理论的大众化和大众化的理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0,2:59.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准扶贫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