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坊市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0-11-06刘涛

旅游纵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北运河廊坊市廊坊

一、廊坊市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现状概况

(一)大运河廊坊段的基本情况

北运河,古称白河、潞河、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然后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86千米,流域面积5300平方千米。

北运河上段属北京市管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2月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省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待批的《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廊坊段)范围被确定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北运河段(香河),古称沽水、白河、潞河,现经北京通州桥上村南进入香河境内,经五百户镇双街村流入天津武清界,县内河道长21.7千米,自北向南流经安平、淑阳、钳屯、五百户4个镇,防洪标准20年一遇。另一部分是大清河赵五新河段,由白洋淀入文安、霸州境内,流经赵王新渠、东淀后,经海河干流入海,全长60千米。

北运河廊坊段现有3条减河(引河),即青龙湾减河(王家务引河)、凤港减河、牛牧屯引河,3座桥梁,即王家摆桥、安运桥、双街桥。北运河赵五新河段目前还处在原始状态,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有待开展。

(二)北运河香河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

目前,香河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安头屯中幡;省级非遗项目4项:大河各庄竹马会、五行通臂拳、香河西南街音乐会、烧蓝技艺,市级非遗项目10项:香河吹歌、王家摆大头会、大鲁口村龙舞、西路评剧、文武高跷会、王雕、花丝制作技艺、蚨琅镶嵌制作技艺、古建模型制作技艺、香河肉饼制作技艺。

其中香河县安头屯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幡会)之乡”,2012年香河县被中国文联命名“中国中幡文化之乡”。

(三)北运河香河段文物遗址情况

经调查,香河县境内运河两岸文物点共计8处,分别为:红庙村金门闸遗址,位于红庙村南;宝庆寺遗址,位于王指挥庄村北;孙家止务村西沉船点,位于孙家止务村西;红庙村村南沉船点,位于红庙村南;陈辛庄村遗址,位于陈辛庄村西北;王家摆村墓群,位于王家摆村内;吴打庄村西沉船点,位于吴打庄村西;王家摆村东沉船点,位于王家摆村东。其中红庙村金门闸遗址是清代北运河及青龙湾减河(又名王家务引河)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是北运河保存至今的唯一的清代减河闸遗址,对研究北运河乃至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进行开发保护迫在眉睫。

(四)北运河廊坊段旅游景区情况

香河县现有4A级景区2个:中信国安城、金钥匙景区,3A级景区1个:水岸潮白景区,2A级景区2个:锦绣潮白景区、新城厂场。

廊坊与京津同步治理北运河,成效显著。香河已完成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并对外开放,新增绿化面积约24万平方米。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推进,由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与香河县合作建设的北运河香河段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生态驳岸、安运桥核心区景观、滨水景观带等工程建设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以万亩荷塘为龙头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品牌,香河县荷花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形成潮白河千亩荷花景观带、刘宋镇万亩荷塘等六大荷花主题景观,生动再现了“接天蓮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万亩荷塘所在的庆功台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日最高客流量达到2万人次。

(五)改善大运河沿岸环境风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改善大运河两岸的环境风貌也是开发的重点。改善北运河生态整治项目规划,拟分三期在香河北运河全段、堤线以内的26平方千米范围,实施防洪、河道岸线修复及生态湿地、景观绿化等工程建设;实施运河大道绿化、运河文化公园等多个运河沿线景观绿化工程,沿岸两侧1000米范围内已全部实现绿化,绿化面积达8平方千米,生态景观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认真落实河长制,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对河道内违建进行拆除,对岸线垃圾进行集中清理。近年,廊坊市先后完成姚止务险工和曹店跌水橡胶坝修复工程,完成曹店橡胶坝至土门楼枢纽段8.6千米河道清淤疏浚、6.46千米岸坡防护,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六)廊坊市政府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涉及运河开发建设的方向和进度,是运河开发的指路明灯。围绕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2018年6月廊坊市通过招投标聘请北京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启动了《廊坊运河文化带发展研究报告〈廊坊大运河(香河段)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研究报告和实施规划均已取得初步成果,对大运河(廊坊段)文化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体制机制创新、支撑政策、遗产保护利用、绿色生态廊道、河道整治以及疏浚通航、旅游发展、沿线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和结构升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谋划。

(七)大运河廊坊段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2017年12月,香河县成立香河县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研究整理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先后编辑出版《话说北运河》《古运流香》等书籍,组织开展“运河文化节”、学术研讨、成果展览等系列活动,讲好大运河故事;加强与京津地区运河文化的研讨互动、情感沟通,积极参与京津地区北运河艺术节、运河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先后举办了京津冀“非遗“联展、中幡文化交流大赛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并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保护传承中幡文化。香河县被中国文联命名“中国中幡文化之乡”,香河县安头屯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幡会)之乡”。

二、廊坊市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策略

廊坊大运河文化带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资源具有明显的特色。为此,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发挥其文化价值,让廊坊市大运河文化驰名中外,这也是发展策略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促进大运河文化发展。

(一)加速大运河文化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运河文化要走融合发展之路,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满足人民对大运河文化的期望。加速大运河文化融合,要利用廊坊市运河文化带已有的旅游景点,积极挖掘利用运河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文化底蕴、鲜活生命力的新景点。走进北运河周边,我们不难发现,类似于国安创客基地、新桥影视基地、运河文化创客小镇、机器人小镇等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这些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产业文化与运河文化的联系和衔接,形成文化底蕴厚实的新产业。要积极打造北运河生态文化体验带和潮白河乡村田园体验带。在建设时,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丰富体验项目和体验内容,要做好市场调查,知道消费者希望提供什么,以在大运河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美丽乡村资源优势,利用闲置民居,大力发展“一房一主题,一院一世界”的特色主题民宿,初步形成“住民居、赏民俗、干农活、吃农饭”的旅游新业态。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一种文化融合模式。同时,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香河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通过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将北运河沿岸金门闸遗址公园、美丽乡村、运河码头、运河驿站等景点进行连接,增加中幡会、通臂拳、民间花会等民俗表演,推出一批北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高品质滨河休闲带。这也是一种融合方法。要不断完善北运河沿岸交通路网、游客集散中心、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北运河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要借力各类宣传媒体平台,加强北运河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扩大北运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未来发展运河旅游必须要本着“以水为魂、以史为根、以文为韵”的原则,将运河旅游度假开发与城市功能紧密结合,以度假地块开发促进运河旅游的发展。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融合发展的目标是将北运河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所以,一切的融合要以北运河的文化为基础,不可脱离这个主题谈融合,那样就背离了融合的初衷。

(二)扶持优势项目做大做强

发展任何一个项目都要找到项目的优势,将优势突显出来,做大做强,这样项目才能发展好,才能走得长远。在发展北运河文化这个项目时,也不例外,要找到此项目可以重點打造的点,进行“深加工”。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香河因北运河留下来的历史遗存还有很多,如金闸门遗址、定光佛遗物和“弹唱坡”遗址、王指挥庄宝庆寺遗址、曹家水务所遗址等均是运河沿线风俗实物遗存。这些散落的历史遗存没有形成合力,单一的文化资源很难引起旅游者的浓厚兴趣。历史上,廊坊地区长期以来处在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交流的通道上。到了东周时代,廊坊是燕、赵、齐三国接壤之地。宋辽金时期,廊坊又是草原帝国与中原政权对峙界缘。从文物遗存上看,廊坊市可说是“纵向不断代、横向有内容”。历史遗存是一笔无价可估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薪火传承之基。只有将这些宝贵财富有效组织起来做大做强,才能改写人们对廊坊“太年轻”的偏见。当然在此过程中,当地部门应该引进相关人才,对北运河的文化进行深挖,对有价值的项目要做大做强,这样才能发挥优势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北运河文化发展。

(三)发掘本地文化特色

廊坊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也在进行中。在廊坊市政府的主导下,廊坊市北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运河大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廊坊市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强文化存在感,避免形成审美疲劳。要做精做细大运河文化带和旅游通航工程各项规划,全面凸显廊坊特色;尊重北运河自然风貌,加强清淤疏浚、河道治理、岸线绿化、码头建设和旅游通航重大控制性工程建设,逐步形成排洪通畅、岸线自然、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以沿线特色小镇为重要节点,挖掘和传承金门闸、中幡等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品质,加强文化传承,努力打造集中展示运河流域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的地标景观。在打造地标性景观时,相关部门要注意,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进行开发利用,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特色挖掘和开发工作,利用好当地优势。

(四)发挥大运河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的纽带作用

京津冀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大运河时,要充分利用这个战略优势,发挥大运河的桥梁纽带作用。廊坊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北运河旅游通航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北京、天津的沟通对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分段实施的原则,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廊坊市大运河建设要积极对接北京通州和天津武清,为北运河实现全段旅游通航发挥纽带作用。要发挥廊坊大运河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的纽带作用,推动廊坊文化和经济融入到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大运河文化辐射带,从“点—线—面”入手构建多点支撑的大运河城市文化带发展格局,通过“示范区—集聚区—辐射区”的运河城市文化体系发掘廊坊大运河的经济支点价值和城市带的辐射力,提升廊坊影响力。

(五)加速开发赵五新河段的大运河文化带

大清河赵五新河段,由白洋淀入文安、霸州境内。文安、霸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以说一穷二白,和廊坊北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相比差距甚大。文安、霸州的地方政府要将本地大运河开发提上日程,通过大运河(廊坊段)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北运河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运河开发建设中的成果和经验,发展白洋淀下游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大幅提升。赵五河段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开发不到位,导致这个河段难以发挥其价值。在今后的开发中,不仅要按原先的建设经验进行建设,而且要挖掘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快速开发。

三、结语

全国掀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潮,廊坊要抓住这个契机,做好廊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各项工作,带动廊坊市经济腾飞。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2020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令性课题“廊坊市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012)。

作者简介:刘涛(1978—),男,河北深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河北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电视摄像、文化产业、新媒体运营。

猜你喜欢

北运河廊坊市廊坊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北运河水环境保洁设备及配套设施研究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
冀中廊坊市北运河雨污水资源利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