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分析
2020-11-06程琳
程琳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安全监管作用,不仅可以提高项目施工中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增强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在开展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时,还要针对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管理。
关键词:安全监管;现场施工;建筑工程
1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涉及范围较广,导致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失误或意外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较多,导致单位在开展现场管理工作时无法顾及到所有影响因素,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现存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体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项目数量也逐渐增多,同时,施工单位也更加重视在建设中的安全监管工作。而安全监管工作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和法规等进行作业,把控好施工建设中各项工作的作业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影响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因素较多,导致项目的安全监管范围并不全面,并且部分建筑企业在规划项目时,没有结合现场的特点进行设计,导致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漏洞。而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工程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体制,或是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在施工中难以顺利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监管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和相关准则进行管理,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概率,从而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
2.2 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较低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看来,都忽略了关于安全防护设备的投入,导致现场缺乏硬件安全保护措施。如今建筑工程的项目数量逐渐增加,建筑业的相关业务也得到了延伸。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也逐渐增加,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会在工程招标时故意压低报价,一旦中标后,就会想尽办法降低施工中的成本投入,采用质量不达标的安全设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在建设中采用了质量不达标的安全防护设施,不能发挥出其保护作用,就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还会增加施工的安全事故,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2.3 没有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一定要落实好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性。经调查发现,我国还有部分建筑项目在施工现场中还未落实好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导致施工建设缺乏安全性。其次,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还要结合施工中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人员职责以及个人义务等来对员工进行考核,落实好个人的职责,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在建筑工程中没有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很容易就会引发安全问题,甚至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工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
2.4 缺乏足够的安全监管力度
如果施工单位缺乏足够的安全监管力度,会直接影响到现场施工。但目前我国大多建筑工程都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例如部分监管单位没有严格遵循管理标准进行监控,没有落实好相应的安全监管,忽视了现场监管的重要性,也缺乏相应的安全监督小组以及专业性监管人员,导致施工现场中没能正常开展日常的巡查、监督工作,难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一步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逐渐完善、健全责任制度,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施工单位还要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自觉性,能够严格遵循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作业,施工单位还要结合以往的经验来开展全面性、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同时管理流程也要转化为简洁、可执行的“工作表单”,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2 构建安全生产的双重预防机制
增强对风险的识别,构建一套安全生产的高风险作业清单,并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增加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学习,员工间也要增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源头上把控好风险隐患,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构建一系列的双重预防。要贯彻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并結合工程中的季节性因素、节假日因素进行管理,尤其要对项目中多发、高发的隐患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其次,由于大多数的建设项目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工作要贯穿始末,对监管部门和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构建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政府也要构建一套质量监管准则,并安排技术人员来对施工过程进行根系,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隐患。完成了建筑工程的建设后,主管部门就要对项目进行评估,并向施工单位反馈结果,构建一个反馈循环模式,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3 重视安全生产的宣传及教育培训
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就必须要从业主、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等方面进行考虑,构建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和专项安全管理小组,能够更好的开展各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养较强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3.4 落实好项目的设计方案
在建筑工程中,还要结合项目的设计需要来规划工程的施工方案,同时也要针对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来制定出专项的应急预案,尽量降低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还能节省项目的成本投入,确保现场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优化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其次,还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确保工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一致,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确保风险性较高的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3.5 专业分工、细化职责、区域负责
加大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力量建设,严格开展专业分工、区域负责、细化职责的施工作业,将工程中的各项工序根据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等级分类,并在现场进行划分责任田来分配员工的任务,综合能力强的员工就负责难度更高的工作,同时每块责任矩阵都要安排相应的安全管理员,从而培养出专业性更高的安全管理人员。
3.6 增强员工的应急能力
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展开应急演练,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员工的逃生和自我救援意识,同时也是检验企业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的手段,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应急能力。施工单位还要根据应急演练的结果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优化,提高整个应急队伍的水平,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7 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
标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相应的建设需求也有所提升,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保证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标准化的绩效考评,开展标准化的规范管理,提高整个项目建设的标准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逐渐完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好现场的监管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1):185~186.
[2] 刘继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3] 周全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