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开发中“非遗”保护的资源整合与文化空间再造

2020-11-06田静波王文燕

旅游纵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非遗研学文化遗产

田静波 王文燕

引言

“非遗”传承保护的关键,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传统农耕时代到当下新时代的过渡和转化。这其中既有项目本身的调整变化,也有遗产的生存土壤及所属文化空间的更新和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状况千差万别,与当代社会的关联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有些手工技艺项目在保持核心技艺的前提下,适度引进机械化,并与当下现代企业生产对接,得到遗产受众的认可,已基本完成转化。这类项目所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更深层次地挖掘文化附加值。但也有一部分项目不能与当下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依旧偏居一隅,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究其原因,或许有项目发展规律无可变更的衰败消亡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未能适应时代转型过程,保护措施不得当,导致项目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和释放出来,不能为更多的民众所感受和享有。

文旅融合这一趋势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蕴含的多重价值及其地域性、共享性和生态性等特征,与时下日益增長的以文化需求为主的旅游动机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地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在文旅融合的新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正逐步建立起新的共生关系。2019年,“山西非遗里的四季”研学活动在娄烦、沁县、孝义、太谷等地开展,此次研学涉及民俗节日、曲艺、体育游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多个类别的项目。

娄烦县是太原市下辖县,地处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区腹地,是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娄烦县官庄村是春季研学的主要活动地之一。官庄村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民俗活动保存较为完整。官庄村委也对此次“山西非遗里的四季”研学活动进行全力支持,做了大量的安排与对接工作。本次研学活动以娄烦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结合了娄烦汾河水库、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等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研学内容包括品尝地道的传统饮食、亲手制作官庄“寒燕燕”“寒拍拍”等民俗实物,体验传统体育游艺“打岗”(见图1)、“滚铁环”等。研学活动中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及接待均由村民提供,在手工制作的教学互动环节中,他们还以传承人的身份亲自给学生示范讲解。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地处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是浊漳河、沁河的发源地,有“北方水城”之称。沁县端午节经过世代传承发展,形成了插艾、戴五色线、包粽子等特色文化传统,并且生动地结合了赛龙舟(见图2)、民俗展等文化活动,表达了人们祈福避凶、竞技健身等良好愿望,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主题。2009年以来,沁县把端午节和赛龙舟、民俗展览、沁州书会、传统民间文艺、集会贸易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提升品牌,进一步增强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影响和魅力。

夏季研学主题主要包括:来北方水城“观龙舟”;来小米之乡“吃粽子”;来曲艺之乡“听书会”“弹三弦”;在安详的水村山郭间“采艾草”“佩香囊”,感受端午古风;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沁州三弦书”及其“盲艺人”传承人群:他们始自明末清初的自助组织“三皇会”,是战争年代为党送情报、搞宣传的战斗英雄,新时代传统曲艺文化薪火相传的“火炬手”,是眼盲心亮、身怀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山西省孝义市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有郑兴“割股奉亲”的二十四孝;有“义虎救樵夫”的仁厚仗义;有承载优秀文化的“孝义木偶皮影戏”。孝义皮影、木偶因制作精美、操作传神逼真、表演手段独特而闻名中外(见图3)。

“梧桐的山药尉屯的蒜,南曹村的豆腐美名扬。”这是孝义市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谣,南曹村的豆腐以洁白如雪、柔嫩细腻、风味独特而著称,是当地一道传统美食。相关研学内容包括:识农业生产中的农具,学豆腐成型的制作步骤,听传承人与“皮影戏”的故事,看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表演《龟与鹤》,做一张自己喜欢的皮影,悟民间故事里的“孝”和“义”。

太谷区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太谷是“晋商故里”,曾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太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有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祁太秧歌、太谷饼、龟龄集等中医药。研学内容包括:“体”心意六合拳,做太谷俏花馍,品特色美食宴,学绚丽景泰蓝。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了解形意拳的起源历史、拳法要义;学习太谷花馍的制作技艺,欣赏花馍的千姿百态;学习景泰蓝制作的相关知识,制作创意金丝画。

研学活动的生源主要是太原市内的小学生。根据有关要求,研学地活动均在一日内进行并可往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既是一种旅游活动和文化传播活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传承方面的一种有益探索。其对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滋养,培养传统文化自信有很大作用。并且,此类先期开展的研学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很多人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与差异,着迷于各地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旅游的需求。很多旅游产品实际都是文化旅游,深度游都是文化游。旅游的发展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因此,要牢牢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方向和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阐发,通过提高传承实践水平,为旅游业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注入新的、更大的内生动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资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阐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主要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此外,还有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领域的追求越来越高。由于历史上曾经走过否定传统文化的弯路,加上当前城镇化、全球化的现实情况,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例如,我们一再诟病的国民美育教育方面的缺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非常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学资源,它们在建筑、陶瓷、刺绣、雕塑等多种门类中,在题材、寓意、造型、色彩等多方面蕴含中华传统审美的精华。此类资源经过合理利用、转换,必然会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新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比之传统的展览展示更丰富生动。游客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中,可以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背后的制作实践过程和文化背景,可以更深刻地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独特魅力。

(二)旅游文化造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新生态

另一方面,游客的参与其实营造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地性决定了要想体验地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意味,如各种小吃、民俗活动,就需要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生地。游客为当地带来的经济收入,游客介入后与传承人的互动参与,都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频次,为游客进行展示和表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新生态。这在传统上是不曾有过的。例如,山西娄烦春日研学项目中,其中“打岗”游艺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适合青少年玩的扔石头游戏,一度中断多年,是只有当地中老年人才掌握的“過时”项目,但通过当地组织的研学旅游,这一游戏重新走进了它本该属于的孩童世界。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在这种“外来人”的参与互动中,实现了自身的更新和转化,例如,在传统的基础上,为适应游客的需求,增加了现场的示范和讲解;在使用的道具上,也为了保证少年儿童参与者的安全,从石头片改成了橡胶制品。这一过程非常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论述“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这样的发展中实现了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开发优化策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旅游开发的选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旅游开发的选择上,首先要注重项目的价值潜力,并根据不同的游客群体整合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选择当地最有代表性或相对稀缺的文化资源,突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并进一步加以凝练提升。游客在旅游中有休闲、学习、体验等不同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不同门类,有门槛高低的区别,对此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比如,可以设计适宜青少年研学的,或者针对具备一定相关知识储备的爱好者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上,有工艺美术类、艺术表演类、民俗活动类,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组合,贯穿在游客的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方面。

(二)注意与当地自然资源、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结合

原生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与其自然环境、文物等资源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此外,其与当地著名景区搭配,既可丰富旅游线路,也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起步阶段,依靠成熟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逐步壮大。例如,山西沁县端午习俗的研学中,主办方为研学学生选定的专门采艾的地方,就在当地标志性地理环境——“千泉湖湿地公园”附近,当地风景区与民俗事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旅游体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中生产性保护的探索

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可以从传统手工艺类扩展到民间艺术、民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面向市场,转化创新,与当下审美、功能需求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除了游客去项目所在地,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博物馆展示、开发主题公园、组织舞台表演、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等。此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当下具有重大影响与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具有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适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行,既可以让人们感受学习各地节俗活动,也为节俗的传承拓展了新的内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趋利避害”

一直以来,旅游开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手段颇具争议性。旅游业的发展一度曾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威胁,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性的破坏,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庸俗化、舞台化和商品化。这样的情况在实际中确实不乏其例。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要特别注意其真正文化价值的保存和延续,在充分利用其经济文化价值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是当下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关键。对此,要着重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且富有特色的区域,整合资源,挖掘创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创造能力,打造有传统文化浓厚氛围、有优美中国风感染的精品旅游路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旅游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在发展旅游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身及其文化空间的更新与重塑。

(作者单位: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非遗研学文化遗产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