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学旅游发展对地区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2020-11-06秦容
引言
研学旅游已成为目前旅游行业的热点,亦是旅游学科探究的关键点,相关学者十分有必要对研学旅游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与钻研。并且,研学旅游对我国教育事业和旅游行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如今,我国研学旅游商品内容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忽略了对学生个体自身品质与自主能动性的良好培育。故而,本文主要探究国内外研学旅游发展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一、国内外研学旅游发展的背景
在国外发达国家,研学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完善。欧洲在17世纪即已经兴起了“大游学”运动,英国、法国与意大利均十分重视漫游式修学旅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也开始鼓励研学旅行,日本政府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每一年均要在本地区展开一次较长时间的社会学习,高中生则需要每年在世界领域内做一次时间较长的社会学习,这种社会学习就是研学旅行。在日本,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完善,研学旅游亦能在农村地区得到充分发展。当前,在日本、美国与英国等国,研学旅游早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学的情况下,研学旅游更受到我国教育界与旅游界的广泛关注。
在日本,其尤为注重研学旅游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把研学旅游加入学生素养教学体制中,并且设定对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研学旅游能够顺利实施。政府设定详细的政策与制度为研学旅游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安全保障等。日本的公立小学与初中的一部分研学旅游经费补助均由国家政府和地方相关组织共同承担。在德国,教育法对研学旅游所占用的时间、所采用的形式等均做出详细规定。由此可见,研学旅游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亦代表了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能够适应旅游发展与当前教育的需求。
2008年,我国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并列进教学大纲。2013年,其他省份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同样获得丰富的经验与良好的成效,如安徽省、西安市与苏州市。在安徽合肥市的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成绩要纳入期末学分中进行统计。并且,各个地区还创建了研学旅行活动营地,开展培训探讨。例如,西安、合肥与武汉等多个地区都举办了研学旅行探讨会。2017年,我国政府提出有关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系列意见,专门提出需要大力发展与宣传文化旅游,全面运用我国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设计出规范化的研学旅游线路,正确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需求与教育消费快速增长,研学旅游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甚至供不应求。2017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到5.4亿万元,同比增长15.1%,表明旅游已成为人们常态化的活动行为。并且,新生代家庭更重视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研学旅游将教学、求知、探究和旅游融为一体,深受新生代家庭的喜爱。
二、研学旅游概述
从狭义层面而言的研学旅游,即是以学校为单位来组织实施的、以实现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作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探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融合的专项活动。旅游的主体基本都是学生,最终目标在于加强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补充教材知识,能够边玩边学,寓教于乐,充分满足学生扩展知识面、陶冶自身情操、增长见识、释放个人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等多方面的需要。
从广义角度而言,研学旅游即指旅游人员为了充分满足自身求知的愿望,离开自己的常驻地,到其他地区展开的探究性、学习性旅游活动,可真正实现自我提高、休闲娱乐双收的一种旅游活动。研学旅游所针对的主体,可以是将学习与求知作为目的而展开旅游的所有人,十分广泛,并非只限制在学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游客对自身在旅游过程中的体会、探究、教学以及求知层面的需求逐渐增多,并且此种研学与旅游结合的活动,能够真正达到学习知识与娱乐放松的共同目标,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研学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潜在市场极大。
三、研学旅游具有的价值
(一)对教育事业的价值
首先,研学旅游可丰富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可使学生打破传统课堂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到室外接触大自然、接触户外实物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选取自身所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展开学习,且学习的知识内容具有多元性,学习渠道亦非常丰富。比如,通过体验农村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农活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参观学习人文景观等,学习历史知识。研学旅游重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体会、学生间的沟通协作、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等。其次,研学旅游可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完善的人格。研学旅游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根据研学营地所提供的户外活动以及多种多样的项目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体验过程中锻炼并学习。研学旅游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走出课堂的学习契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兼容能力、思考能力、自主能力、资源管理能力以及责任感、荣誉感等,真正实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二)对旅游行业的价值
第一,研学旅游可以丰富旅游主题。其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出行方式,对我国旅游业亦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旅游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不管是跟团旅游还是独自旅游,社会旅游市场即将饱和。然而,伴随研发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学生和学生家长作为社会新的消费群体逐渐受到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学生数量极多,群体庞大,加之学生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研学旅游具备极大的内在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可以弥补中国旅游市场类别较少的不足。第二,研学旅游可真正实现旅游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友好协作,它与其他普通旅游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学旅游所针对的主体是学生,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引领学生到与普通旅游景点不同的地区进行学习和体验,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研学旅游涉及多个协作对象。其一,研学旅游与学校的协作,囊括组织研发旅游活动的学校与接待学生的学校。其二,研学旅游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研学旅游受到我国政策的大力推崇,已经被纳入我国教学课程体制中,且学生的旅游出行安全受到广泛关注,涉及教育相关部门以及旅游相关机构。另外,研学旅游涉及与研学基地、其他相关接待部门的协作等。由此可见,研学旅游的开展是我国旅游行业和其他多行业协作的结果。
四、研学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2013年我国颁布的相关旅游纲要指出,要逐渐推动学生的研学旅游活动,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的方式指出研学旅游的理念。2014年出台推动旅游行业变革发展的相关建议,初次把研学旅游作为扩展中国旅游行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方向,在国家方面提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中国研学旅游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有了全新的发展契机。2015年,我国发布与旅游投资和消费相关的若干意见,将研学旅游正式加入学生素养教学领域。2006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与促进中小学研修旅游相关的一系列建议,明确指出要把研学旅游加入中小学教学规划中。由此得知,国家大力支持、鼓励研学旅游的实施。
对此,各地区需要积极响应我国相关政策的正确指引,设定符合地区的研学旅游规章制度,并且明确研学旅游相关细节、加强可操控性,以此确保研学旅游的标准化与制度化。要建立专业的研学旅游管理组织,实现研学旅游不断健康发展的目标,与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实行有机联合,在旅游的实践过程中将教育融入其中,促进旅游与教育、教育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伴随各地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学生与其他人群均有体验研学旅游的潜在需求。把研学旅游加入学校教学,使研学旅游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形式,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育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二)政府要加强引导,加大投入
政府可以选择一些学校作为研学旅游的试点学校,再从局部逐渐推广到整体。政府应加大投入,如对研学旅游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这也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并能大大降低学生研学旅游的经济负担。
(三)研学旅游规划设计需要展现教育及研学功能
研学旅游将旅游和学校汇聚为一体,不但能够达到休闲娱乐、愉悦身心的目标,还可增强记忆、增加知识。研学旅游和其他旅游商品存在的最大不同即是研学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真正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与学习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故而与将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的的一般旅游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学旅游属于一种体验式的教学与求知活动,隶属教育与学习的领域。研发旅游的灵魂即是自身具有的教育性与学习性。旅行是介质,研学是最终目标。教育与求知功能的贯彻落实是最基础的,亦是当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决定研学旅游的实施成效与实施质量。相关文件指出,要根据全面开展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把研學旅行作为学生国情教学、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学的关键载体,强化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基于此,人们进行研究旅行具有明确的目标,其通过旅行的形式学习并体会古今中外的自然人文知识,并在旅行的过程提升修养、扩展眼界、体会生活,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研学旅行中的“学”和“游”的尺度难以掌控,为防止产生游学失衡的状况,应从细节出发,规范研学旅行的质量标准等其他管理环节,增强监督力度。地方研学旅游资源需要选择具备教学价值和探究价值的典型资源,使研学旅游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研学价值,对症下药、合理开发,防止发生盲目跟风的状况。要遵守教学的基础原则,重视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知识性,使旅客可以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认识社会、接近自然,游与学相结合,将知识融入学习中,真正实现旅游和学习共同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四)以地区发展为基础,建构具有品牌意义的研学旅游产品
地区经济发展是以内需与外销来决定的,通过将地区经济作为主体,进一步深化出与经济良性发展行为相关的各项产业,真正建构出以产业链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从研学旅游角度来看,国内外市场发展存在空白区域,受中西方文化、理念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其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的维度误差,这就为相关经济产业的入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此,地方可深度挖掘出与自身经济呈现互补趋势的旅游产品,并将文化理念作为产品品牌的导向体,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通过受众群体、网络平台的推广,使产品营销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要想实现特色旅游品牌的建设,首先,可将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作为核心,以民俗、景观、人文等为载体,建立具有可研究的产品体系,以提高产品本身的研学价值,只有这样才可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其次,通过品牌策略的建设,要重点突出旅游产品的价值属性,使受众群体在对物品进行研究时,可深度了解到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此外,在旅游产品研发过程中,应注意经济链条的影响机制,确保产品在营销过程中不会产生同质化现象,以此来对产品本体的营销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为品牌意义传播、产品价值推广提供基础保障。
五、结语
研学旅游的兴起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对教育和旅游行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中国研学旅游发展依旧处在起步时期,研学基地和市场存在空白。故此,研学旅游要跟紧我国政策,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并且,相关学者要全面分析国内成功案例,以此为研学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秦容(1979—),女,重庆铜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