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2020-11-06陈碧蓉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10期
关键词:鼾症阻塞性通气

陈碧蓉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巨大的压力常常使人们陷入失眠多梦、浅眠的状态。此时,如果再听到旁边传来别人呼呼的打鼾声,你是否会觉得羡慕呢?其实,打鼾并不意味着睡得香甜,它是一种病,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时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睡眠呼吸暂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据统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4%~10%,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达50%左右,并逐渐趋向年轻化。

呼吸睡眠综合征分为中枢型、阻塞型、混合型。其中,阻塞型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占比最重,超过90%,这类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夜间打鼾、躁动、多梦、呼吸暂停、憋醒缺氧、口唇紫紺、心律不齐、梦游、遗尿、阳痿等;白天嗜睡、困倦乏力,晨起时表现为血压升高、头痛,一段时间后血压恢复正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危险因素包括8个:(1)肥胖;(2)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3)性别,生育期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4)上气道解剖异常;(5)OSAHS家族史;(6)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药物;(7)长期吸烟;(8)其他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机体的损害及严重程度已经得到国内外呼吸和心血管领域普遍认可和关注。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涉及到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衰等多个方面;对代谢的影响集中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血脂代谢紊乱;对消化系统系统的损害以胃食道反流最为突出;还对泌尿生殖、神经、血液等系统造成影响。可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全身性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具体方法包括——

1.常规治疗

患者必须戒烟戒酒,禁止服用镇静剂;睡觉时需要将床头抬高,调整好睡姿,最好采用侧卧位,以减少呼吸道症状;强化身体锻炼,减轻体重。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效果现阶段无法肯定,例如采用莫达非尼、乙酰唑胺等,只能够对白天的嗜睡症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法完全治愈鼾症。

3.口腔矫正器

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优点是无创伤、价格低;缺点是由于矫正器性能不同及不同患者的耐受情况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

4.无创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是通过呼吸机输送一定的压力,像空气支架一样将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塌陷的气道撑开,可以有效地解决夜间低缺氧,及废气二氧化碳排出不畅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疗效最为肯定的治疗方法。其适应证为:(1)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但症状明显(如白天嗜睡、认知障碍、抑郁等),合并或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3)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和手术失败者的非手术治疗;(4)口腔矫正器治疗后仍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

5.手术治疗

鼻咽部疾患或畸形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方法部分缓解症状。但研究发现,62%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会出现永久的副作用,如咽干、吞咽困难、变声、嗅觉和味觉改变。

猜你喜欢

鼾症阻塞性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Ambu Aura—i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用于鼾症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幼年时期手术麻醉对鼾症患儿智力发育及感统能力的影响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