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与杨万里《水仙花四首》的比较分析

2020-11-06李钰源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水仙花

李钰源

摘 要:水仙花作为一种文学意象,经常成为中外作家和诗人笔下描摹的对象,其淡雅的色彩、馥郁的芳香、高洁的气质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本文就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The Daffodils)与中国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从题材、修辞手法、主旨三个方面进行中英诗歌的比较分析。在题材上,二者都描写水仙花,但水仙花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修辞手法上,二者都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为主,虽然对拟人手法的运用较为相近,但在比喻的使用方面,二者则选取了完全不同的喻体进行形容。在主旨上,二者都抒发了对水仙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但《咏水仙》还蕴含着威廉·华兹华斯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的崇敬,而《水仙花四首》则寄予着杨万里对高洁品质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咏水仙》;《水仙花四首》;水仙花;中英诗歌对比

一、题材——“水仙花”

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都是典型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咏物诗。在题材上,中英两位诗人均选取水仙花作为谋篇描写的意象,向读者呈现出水仙花的轻盈与美丽。而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水仙花的形象内涵却有着不同的文化起源。

在西方文化里,水仙花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拿斯索斯(Narcissus)的故事。拿斯索斯出生时伴随着一条神谕:他长大后会样貌超群,但也会沉溺于自己俊美的容颜。为了冲破神谕的诅咒,拿斯索斯的母亲便在山林中抚养他,刻意回避溪水、湖泊和海洋,防止他看到自己的水中倒影。在母亲的谨慎庇护下,拿斯索斯平安地长大成人,同时也印证了神谕的内容,他果真眉目清秀、俊朗迷人,见过他的少女无一不为之心动。可拿斯索斯性格傲慢,拒绝重伤了他的追求者们,也招来了报应女神娜米西斯(Nemesis)的报复。一日天气暑热,他被阵阵清凉的微风吸引到一潭湖水边,看到了自己水中的模样。他深深迷恋上水中完美的面孔,却不知水中的人就是自己。为了守护心爱的“湖中人”,他心甘情愿、不眠不休地待在湖边,最终如神谕所言,耗尽了自己的生命。拿斯索斯死后被爱神化作一丛花,因为清冷脱俗,而且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所以被人们取名“水仙花”,也称“恋影花”,引申义便是对爱情的真挚。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在起源和引申的基础上,摆脱了水仙花的顾影自怜,拓宽了水仙花美好的形象和意境。歌舞翩翩,凌波嬉戏,水仙花成为诗人最佳的伙伴,二者在无拘无束的自然中尽情共舞[1]。

在我国的思想文化里,水仙文学始于宋代。唐朝时期的水仙花仅是宫廷赏玩之物,它的栽培技术在北宋时才逐渐得到推广,后因靖康之变,宋人南迁,水仙花得以被更多文人雅士所熟识。古籍《天隐子·神解八》记载道:“在人谓之人之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2]水中生长,清幽高雅,水仙花因此而得名,同时在人们心中也建立起水仙花与水中仙人的紧密关系。在名号和意象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自然物美与内在神韵相得益彰,水仙花高洁的形象愈发突出,寄予着诗人的高尚气节和理想追求。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多篇吟咏水仙花的诗词,其中《水仙花四首》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银汉仙人”和“天仙”波上戏舞,韵香独绝,不落俗尘,这组诗既传达出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赞美之情,又透露出诗人对美好高洁的追求和向往。

二、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

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水仙花轻盈的仪态,二者在拟人上有着极为明显的共通之处,都将水仙花随风摇曳的情态拟作人跳舞时的状态,或摇首,或弄影,都体现出水仙花的柔美可爱。

虽然拟人极为相似,但二者在比喻上却有差异。相同的本体,不同的喻体选择,呈现的意境和效果截然不同,以下将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选择的喻体是星星: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诗人把无尽的、绵延成片的水仙花比作布满银河的群星,水仙的花枝摇曳摆动好似闪亮的星星眨着眼睛。长期以来,璀璨的星空被人们认作美好的象征,仰望星空,虔诚许愿,也成为人们亘古不变的信仰。水仙花在詩人心中如星星般美好,是诗人灵魂的慰藉。威廉·华兹华斯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心情跟随水仙花而畅快欢愉。

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选择的喻体则更为多样:

江妃虚却药珠宫,银汉仙人谪此中。

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春风。

“银汉仙人”谪居在从前江妃的住所。江妃是汉水女神,西汉刘向的《列仙传》有记载:“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传说中的女神游江漫步,风姿绰约,而水仙花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想必江妃和银汉仙人之间也有着微妙的联系。[3]初春时节,空中还飘散着雪花,湖面的冰也尚未融化,可银汉仙人已经趁着月明风清,在春风中起舞了。水仙花的傲寒盛放显然是普通的俗花难以企及的,也正是这独特的气韵为诗人所喜爱推崇。[4]

额间拂煞御袍黄,衣上偷将月姊香。

待倩春风作媒妁,西湖嫁与水仙王。

女子在额间描画着水仙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仙花瓣的精致,点明水仙花的形态和颜色。第二个分句着墨于水仙花的香气,气味清香馥郁,沁人心脾。诗句间没有刻意生发的痕迹,色与香的饱满却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出诗人的欢喜赞美之情。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仙名。

水仙花的清丽高洁好比天上仙子的不染世尘,这份清高的韵致甚至胜过空中遗世独立的月亮,水仙花的韵味和香气兼优,“仍”字加强语气,体现出诗人对何者更胜一筹的难以取舍,凌于水面的花朵配以“水仙”的美名,诗人对水仙体态品格的赞美溢于言表,语言质朴精炼。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

雪宫孤异影,水殿四无人。

月宫里的嫦娥与世隔绝,水仙花也像嫦娥仙子般不食人间烟火,突出了水仙花的素朴洁净[5],这份纯粹亦是诗人心中的纯粹,水仙花的高洁与诗人品质的高尚实际上是一体的,即使无亲无伴,四下无人,也要坚守自身。

杨万里这四首吟咏水仙花的组诗分别以银汉仙人、女子妆饰、天仙和嫦娥为喻体,着重突出的是水仙花的美好和仙气,在诗人营造的仙境里,水仙花不落俗套,素雅大方,遗世独立,它的特质刚好与诗人的理想追求相呼应,即: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品格高尚,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则咏物,二则抒情,于托物言志中展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

三、主旨

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的主题都是对水仙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笔下的水仙花或似繁星,或似天仙,迎风舞动,娇美可人,虽然威廉·华兹华斯和杨万里都怀揣着对水仙花的欣赏和热爱,但二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却存在差异,那么自然在主旨的表达方面会显示出个人的喜好和倾向,即在歌颂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诗作的内涵和层次。

《咏水仙》写于诗人从法国归来之后。起初,对自由的向往驱使着诗人奔赴法国参加革命活动,但法国的革命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随之产生的混乱带给诗人的只有失望和打击[6],面对残酷黑暗的现实,美好质朴的自然风光慰藉了诗人孤寂的灵魂。诗人好似一朵孤独的云,在山谷游荡的时候遇见了成片的水仙花,水仙花伴着波浪,尽情地歌舞,这份快乐也感染到愁郁的诗人。水仙花就是大自然送给诗人的伙伴,自此诗人不再惆怅,不再孤单。除了赞美,诗人更多地是在分享向往自然、享受自然的心灵体悟。诗人向往的自由就像迎风起舞的水仙花,无拘无束,潇洒自在,水仙花既成为自由的化身,也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咏水仙》无疑是威廉·华兹华斯作为湖畔诗人的杰出代表作,全诗回归自然的主题、物我合一的境界奠定了诗人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地位和影响。

杨万里名列“中兴四大诗人”,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水仙花四首》就是杨万里咏物诗的代表作。宋代的水仙文学已经相对成熟,除了描摹水仙花的色彩与香味,水仙花内在的神韵和品格也被文人发掘出来。水仙花依水生长,不染杂尘,颜色清新,花香素雅,初春即傲寒开放,以上种种特征集于一身,构成了水仙花高雅的形象,并被文人赋予清贞的人格象征,成为托物言志的常见意象。杨万里立朝刚正,为官清正廉洁,从不剥削百姓、侵吞财物,其人格追求恰好与水仙花的形象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水仙花四首》一是抒发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二来借水仙花表达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即保持高洁的品格,做人为官刚正不阿,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四、結语

从题材、修辞手法和主旨对诗歌进行多维度分析,可以发现威廉·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读《咏水仙》,可以领略到自然与自由的美好;读《水仙花四首》,可以静心养性,陶冶情操。我们在比较二者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感受中英诗歌的韵律之美。

参考文献

[1][6]吴志春.隐喻能力和英语文学教学——《咏水仙》的隐喻解析[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02):2+3.

[2][3]朱明明.中国古代文学水仙意象与题材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0.

[4]李娜.杨万里咏物诗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27.

[5]王小英.浅析杨万里的咏花诗[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4(16):152.

猜你喜欢

水仙花
美丽的水仙花
面包与水仙花
水仙花栽在水里也能开花
水仙花栽在水里也能开花
水仙花
心爱的水仙花
养水仙花
水仙花
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