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重点信贷投放行业探析

2020-11-06李利

银行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政策性信贷制造业

李利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压力逐渐加大,一方面,受国家严监管政策影响,银行对行业和客户的选择更趋理性;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优质行业的优质客户越来越难挖掘。本文拟通过对商业银行重点信贷行业投放的历史分析,为未来投放提供有益思路。

前十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分布

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业投放与国家政策高度重合,主要集中在建设相关行业。以2010~2017年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为横轴,以2010~2018年信贷规模平均增幅为纵轴,做信贷行业投放气泡图,气泡大小代表行业贷款规模。可以看到, 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增速相对较高、不良相对较低的行业,主要为与政策相关的建设行业、房地产业(含建筑业),其中政策性建设行业主要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基建相关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另一类是增速一般、不良较高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见图1)。

政策性建设行业信贷投放情况

政策性建设行业主要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输入贷款资金。其中贷款规模增幅最快的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子行业——投资与资产管理,该行业即“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后,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行业管理机构的活动;不包括资本活动的投资”,其行业定义与政府平台定位高度契合。如工商银行多次在年报中描述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与资产管理、企业总部管理、开发区等商務服务业的快速增长。

信贷资金通过政府融资平台重点流入的另一类行业是基建相关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仓储和邮政业)。四万亿计划后, 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政府融资平台涌入“铁公基”,基建相关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期间虽然政府对平台融资几经整改,但政策自2015年后相对稳定,银行信贷对政府融资平台由紧转松。2018 年后,虽然政策再次趋严,但国家稳投资、促增长,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建保持在银行重点支持对象的地位不变。在公开披露的信息中,多家银行表示支持基建。例如:工商银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实施落地,服务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协同发展以及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机场等领域的建设融资需求;农业银行支持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以及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银行大力支持智慧城市、生态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信银行的贷款中租赁和商业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行业的贷款增速相对较快;民生银行积极介入国家重点战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基建项目。

制造业信贷投放情况

制造业信贷投放经历了从热到冷,波动徘徊的十年。期间, 制造业经历了从热到冷,再到反转,三个阶段。具体来说,制造业信贷的“热”是指四万亿计划给建设相关制造业带来了一波热潮,如钢铁、煤炭、水泥等细分行业,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即产能过剩。制造业信贷的“冷”是指2012年之后,“去产能”叠加行业景气度下滑,银行开始对部分制造行业压缩退出,2016年部分银行制造业新增贷款占比甚至为负。2017年后,伴随着经济下行,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资金开始涌入其他回报高的行业,加上制造业本身的不良不断爆发,制造业信贷一度增长乏力。制造业信贷的“反转”是指2020年伊始,中央将制造业贷款放到了更高的政治高度,疫情推动“六稳”“六保”等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频出,各家银行纷纷出台制造业信贷推动措施,部分银行的制造业贷款逐步回升。

然而,制造业子行业分化明显。在制造业细分子行业内部, 信贷规模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制造业2018~2019年平均不良率以及信贷规模平均增速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有6个子行业较平均值优良,贷款规模相对较大,增速在平均线之上,不良率在平均值附近,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最快,其次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质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3个子行业较平均值差,虽然这些行业的贷款规模大,但增速低、不良高,主要为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此外,有6个行业的银行偏好降低,分别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虽然贷款规模较大,不良也不是特别高,但增速已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说明银行对该类制造业的风险偏好有所转移(见表1)。

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细分行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所有行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均贷款增速高、不良低,但二者规模差距较大。截至2019年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贷款余额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贷款余额的近2倍,为其规模最大子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的近3倍。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国内计算机相关设备制造前期主要是依靠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为国外企业代工形成了较大规模,但国内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并未因此获得加速发展,信息、通信、计算机行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升级跨越仍需努力。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投放与政策高度重合,优质信贷资源主要集中在政策性建设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基建业)、房地产业,政策性建设行业在政府融资平台推动下经历了十年辉煌发展期。

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贷投放与基建政策趋同是把双刃剑。银行信贷投放与基建政策的高度重合,优点是能有效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刺激贷款投放、经济复苏,但缺点也很明显,如在非建设类的行业里,政策执行力相对较弱,效果较差。例如,在目前监管大力倡导的小微、民企等领域里,银行信贷的调节作用显著弱于建设类领域,政策刺激效果较弱。

“官府”之外,银行资产投放难以抉择。在建设相关政策性行业里,银行资产投放目标明确、效率较高。但在此以外,银行往往感到资产储备不足,优质客户稀缺。尤其是近年来监管从严,经济下行,平台企业和房地产在一定程度融资收缩后,银行在资产投放行业和客户选择上更觉困难。

未来银行信贷行业投向政策建议

“看不见的手”力度仍需加强。目前,我国政府“看得见的手”调节力度较大,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力度仍需加强。“看不见的手”是真正解决小微、民企等市场主体发展的幕后推手,也是银行将信贷资源配置于非政策性建设行业的真正推手。

政策性建设行业的优质客户仍将是银行争夺的重点。虽然未来传统基建的发展速度趋缓,政府对融资平台的监管也越来越严,但传统基建中的优质老客户以及新基建的新客户,仍将成为银行争夺的热点。尤其是新基建的5G、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等建设,将带来新一轮信贷投资机会。

制造业将迎来新的信贷热潮,但需优选子行业,避免介入产能过剩行业。随着近年来中央和监管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密集下文,制造业必将是下一个政策关注的重点,迎来新一轮信贷热潮。但由于制造业历史不良率较高,银行需优选子行业,如掌握核心技术的计算机及通信等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优质客户,并推动企业的技术革新,避免介入产能过剩行业。

提前布局信息相关行业,分享信息化红利。虽然目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贷款规模较小,但其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较高的规模增速和较低的不良率,加上中国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银行可提前布局信息化相关行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优质客户,分享未来信息化的红利。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

猜你喜欢

政策性信贷制造业
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政策性小微担保业务创新案例分析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政策性银行合规管理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