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自然(创作谈)
2020-11-06哨兵
到时候了,到汉语诗歌重建自然的时候了。
从采菊东篱下到坐看云起时,再到春眠不觉晓,从东晋到盛唐,陶、王、孟三人耗时近四个世纪,总算为汉语建起了中国诗歌的自然。
无须用玄学和儒释道去学究每个汉字和每一行诗,也不必体察菊旁的瞬间、云下的顿悟与春眠的倦怠,更无需贴田园、禅宗、隐逸等标签去勾画诗人的脸谱,一代代汉语诗人,踏走在各自诗歌的孤旅和归途,无一没有领受此自然的恩赐和滋养。而我,一个叫哨兵的诗写者,远隔千年尘封,也挣脱不了写作的宿命,从洪湖这个小地方出发,腾挪辗转,无非要回到诗歌的洪湖。
好吧,回洪湖。
没有一个洪湖人,包括我,会在乎《辞海》等典籍对洪湖地理方位和面积的定义,如同一个村子,不会有人在意村子的经纬度和海拔。这些,不过是旅行爱好者的指南手册。所谓洪湖,于我们和我,目及心念,就是。这是直觉,非关理性,却正是日常的诗性。而洪湖与我,除却出生地的血肉牵扯,更多的是“我已失乡去,我无失乡情”(元稹《思归乐》)里的悖论和旷达。但随着生活边缘的拓展,我只能随遇而安,认周遭为吾乡,以致,只要并列洪湖与故乡两个名词,我就会觉得二者关系的可疑。
言及洪湖的自然,不免让人羞涩。窝在江汉平原的最低处,放眼望去,世界一览无余。这些年,在芦苇、荷花和大水间,在县城、渔村与鸟群中,洪湖给我设置的美学课堂和自然教育,像诗歌私塾,单調,平庸,重复,也关涉浩渺、包容、寂静等艺术品质。所谓巧夺天工,所谓鬼斧神工,与之毫无瓜葛。但我信,大江大湖有大忧伤。不然,屈子放游江潭,何须甄别沧浪之水清兮与浊兮,休斯又何必认为,无论幼发拉底河,还是尼罗河与刚果河和密西西比河,都是“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所以,我着迷湖上的草木鱼禽和渔民。从张坊村到茶坛、到清水堡、到官墩、到杨柴岛……像乡村土地测量员,也如鸟类专家和植物学专家,从一座孤岛到一座孤岛,从一片水域进入一片水域,我终于理解什么叫漂泊,什么叫隐忍,仿佛遭遇人类命运的巨大隐喻。
而当我驾着这只由雅马哈汽艇改装的运鱼船,独自奔在回家和离家的路上,在洪湖,我知道,我遭遇的自然,早已经不是陶渊明的自然,不是王维的自然,也不是孟浩然的自然。水雾弥漫,县城的摩天大楼在视线的尽头,海市蜃楼般,似远山飘忽;荷花接天,在风中摇曳,而高速汽艇掀起的波澜,也能让荷花战栗不止;黑鹳挤在湖面,丝毫不理会马达的轰鸣,像围观一只怪兽,远远地,盯着我;红嘴鸥却一路尾随,但与渔舟唱晚和浪漫主义无关,仅仅出自生存的便利,在逝浪里,捡食那些被螺旋桨叶片搅碎的鱼虾……斯情此景,我的诗,该如何在洪湖叙事?又该怎样抒情?
也许,理解远山一样,理解摩天大楼;认同风与荷一般,认同这只雅马哈高速汽艇;或者,以鸟类的眼光打量自我,才有可能重建汉语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