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VEGF、vWF水平的影响
2020-11-06杨丽英席聪潘延平
杨丽英,席聪,潘延平
1.宝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陕西 宝鸡 721000;2.韩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韩城 715400
颈性眩晕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呕吐、颈肩背痛、胸闷心悸、耳鸣,甚者短暂性发作性意识障碍或跌仆等症状,严重困扰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1-2]。颈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在我国成人中为17.3%,且发病率已趋向年轻化[3]。倍他司汀为颈性眩晕常用治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4]。超短波属物理因子治疗,能有效扩张血管、减轻肌痉挛,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及炎症消散[5]。目前两者多单一应用于颈性眩晕,关于两者联合治疗本病研究较少。此外,有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颈性眩晕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抗内皮细胞损伤与凋亡的作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及损伤的重要标志物[7-8]。基于此,本研究联合超短波和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患者,从症状改善、脑血流参数、血清VEGF 与vWF 含量等方面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诊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A组(n=33)、对照B 组(n=33)和观察组(n=34)。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伴随主要症状、眩晕程度(EV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符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9]中相关诊断标准;(2)7 d 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3)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2)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3)脑出血或急性脑梗塞;(4)耳蜗迷路震荡;(5)严重创伤;(6)颅内肿瘤;(7)妊娠、哺乳期妇女;(8)精神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非药物治疗,即低盐低钠饮食、调节血糖血脂血压、适量体育锻炼、禁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控制体质量,保持心理平衡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兰西哈三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454)+超短波治疗,倍他司汀20 mg+250 mL 0.9%氯化钠,静脉滴注,1 次/d;超短波(LDTCDB-Ⅰ型,频率40.68 MHz,波长7.37 m):卧床,取适合体位,除去身上金属物品,将电极置于颈肩部,20 min/次,1 次/d,如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慌、过热等不良状况,应停止治疗。对照A 组予以倍他司汀,对照B组予以超短波,方法同观察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2 检测方法 脑血流参数[侧椎动脉(VA)、基底椎动脉(BA)的血管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流速(VD)]采用EMS-9A型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深圳德力凯电子有限公司)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以美国尼高力Vingquest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记录电极置于头顶正中,参考电极和无关电极置于两侧乳突,接地线,皮肤电极阻抗均<5 KOHM,刺激强度75 dB,频率:21 次/s,信号滤波放大,测试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IPL)。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半径8 cm,3 500 r/min,9 min),取血清,VEGF、vWF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2)治疗前后眩晕程度(EVE)、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EVE 评分分值范围0~20 分,分值越高,眩晕程度越重;VSI 包括眩晕、平衡障碍、视觉敏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6 项内容,每项0~10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3)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4)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5)治疗前后血清VEGF、vWF 水平;(6)不良反应(口干、胃肠不适、灼热、烫伤)。
1.5 疗效标准[9]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为痊愈;眩晕程度与发作频率减少>60%,其他伴随症状显著改善为显效;眩晕程度与发作频率减少≤60%,其他伴随症状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痊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66.67%和对照B 组的6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09,P=0.014<0.05),但对照A 组和B 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VE、VS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EVE、VS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VE、VS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且对照B 组明显低于对照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VE、VSI评分比较(±s,分)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VE、VS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A组比较,aP<0.05;与对照B组比较,b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F值P值例数34 33 33治疗前15.51±2.23 14.78±2.24 15.64±2.18 1.447 0.240治疗后6.49±1.35abc 10.02±1.17c 8.97±1.42c 63.571<0.01治疗前32.28±6.12 30.69±7.46 31.83±6.87 0.480 0.620治疗后20.03±4.34abc 26.37±4.89c 24.07±4.38c 14.699<0.01 EVE VSI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Ⅰ~Ⅲ、Ⅲ~V、Ⅰ~V IPL及Ⅰ、Ⅲ、VP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比较(±s,ms)
表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比较(±s,ms)
注:与对照A组比较,aP<0.05;与对照B组比较,b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F值P值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F值P值例数34 33 33 34 33 33Ⅰ~Ⅲ2.33±0.56 2.29±0.58 2.31±0.57 0.041 0.960 1.89±0.41abc 2.04±0.37c 1.95±0.35ac 1.335 0.268Ⅲ~Ⅴ1.96±0.59 2.01±0.57 1.98±0.61 0.061 0.941 1.69±0.41abc 1.77±0.42c 1.72±0.38ac 0.335 0.716Ⅰ~Ⅴ4.05±0.72 3.95±0.84 3.87±0.76 0.455 0.636 3.13±0.68abc 3.22±0.59c 3.30±0.65ac 0.589 0.557Ⅰ1.67±0.51 1.70±0.47 1.65±0.53 0.082 0.921 1.32±0.37abc 1.41±0.32c 1.42±0.33ac 0.878 0.419Ⅲ3.92±1.06 3.81±1.11 3.75±1.07 0.214 0.808 3.04±0.89abc 3.10±0.91c 3.11±0.87ac 0.061 0.941Ⅴ5.77±1.14 5.74±1.06 5.66±0.95 0.097 0.908 4.33±0.82abc 4.42±0.95c 4.51±0.89ac 0.344 0.710 IPL PL
2.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脑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BA 的PI 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VD 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且对照B 组患者VA、BA 的PI 低于对照A 组,VD 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比较(±s)
表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比较(±s)
注:与对照A组比较,aP<0.05;与对照B组比较,b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F值P值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F值P值例数34 33 33 34 33 33 PI 1.61±0.52 1.65±0.48 1.63±0.50 0.054 0.948 0.68±0.20abc 0.95±0.36c 0.81±0.28ac 7.425<0.01 VD(cm/s)14.97±3.24 14.85±3.11 15.01±2.58 0.026 0.975 25.28±4.17abc 18.31±5.32c 21.34±4.44ac 18.827<0.01 VD(cm/s)14.45±4.34 15.03±3.62 14.89±4.01 0.192 0.826 26.33±4.59abc 20.06±3.48c 23.35±4.06ac 19.837<0.01 PI 1.68±0.50 1.60±0.56 1.66±0.52 0.208 0.813 0.71±0.24abc 0.99±0.39c 0.82±0.23ac 7.625<0.01 VA BA
2.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vWF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VEGF、vW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 水平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vWF 水平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B 组患者血清VEGF 水平高于对照A组,vWF 水平低于对照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vWF水平比较(±s)
表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vWF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A组比较,aP<0.05;与对照B组比较,b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F值P值例数34 33 33治疗前123.32±18.34 126.11±15.99 124.86±17.72 0.217 0.806治疗后82.27±10.21abc 99.66±8.92c 90.37±9.45ac 27.799<0.01治疗后642.46±183.74abc 529.94±160.07c 588.87±165.55ac 3.659<0.05治疗前505.12±151.48 499.74±153.26 504.38±151.99 0.012 0.988 VEGF(ng/mL) vWF(%)
2.6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750>0.05),见表7。
表7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认为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颈椎解剖结构性改变引起颈交感神经受激惹或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失常,进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10]。临床治疗主要是缓解血管痉挛、扩张椎基底动脉系统,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与脑部供血不足。倍他司汀属组胺H1受体激动剂,对心脑血管、周围血管,尤其椎基底动脉具有显著扩张作用,增加心脑周围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可增加耳蜗与前庭血流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吸收,缓解细胞内水肿[11]。动物实验表明,倍他司汀可使大鼠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增加54%[12]。同时,倍他司汀可抑制血浆凝固及ADP 所致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并可拮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改善血液粘滞性与流动性[13]。倍他司汀对机体循环系统作用显著,可增加颈性眩晕患者局部血流量,改善脑部功能,临床疗效肯定,但实践表明,倍他司汀单一应用,效果不理想[14]。
多项研究证实,超短波治疗颈性眩晕,可加速血液流动,促进水肿与炎症消散,改善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15-16]。分析其主要生物学机制在于:(1)产热均匀,作用深度大,在较深软组织中的显著热作用可降低痛觉与支配肌动力γ纤维活力,发挥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抑制痉挛-疼痛-痉挛的恶性循环,消除椎动脉压迫,改善因肌痉挛所致的颈椎曲度异常;(2)扩张静脉,减弱动脉张力,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与营养代谢;(3)颈部血液循环改善可加快组胺、5-羟色胺等局部炎性致痛化学介质清除,解除炎性物质对神经刺激,减轻疼痛,并减轻炎性物质对血管的刺激,缓解血管痉挛[17]。本研究联合超短波、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EVE、VSI 评分显著降低,脑血流参数显著改善。分析认为,超短波、倍他司汀均具有明确扩血管作用,两者联合协同增效,使脑部血液循环进一步改善,加速水肿与炎症吸收,改善临床症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灵敏检出后循环缺血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其Ⅰ、Ⅲ、Ⅴ波PL分别反映听神经近端、脑桥的上橄榄核、中脑下丘核变化;Ⅰ~Ⅲ波IPL 指外周听神经至低位脑干传导时间;Ⅰ~Ⅴ波IPL为外周听神经至整个脑干中枢传导时间;Ⅲ~Ⅴ波IPL指表示脑桥上方与中脑部分传导时间,反映桥脑中上部病变[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后Ⅰ~Ⅲ、Ⅲ~Ⅴ、Ⅰ~ⅤIPL及Ⅰ、Ⅲ、ⅤPL均得到改善,考虑与脑血流参数改善、水肿与炎症吸收等有关;且各组改善效果相当,可能与无法避免短期内重复测量方差所致效应误差有关。同时,联合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起各种调控机体血管舒缩功能、血凝-纤溶的活性物质水平异常,使血液处于高凝与黏滞状态,为颈性眩晕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19]。倍他司汀具有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血液粘滞性与流动性等作用,超短波可改善肌痉挛,扩张血管直径,促进局部炎性致痛化学介质清除,两者协同增强血循环机能,快速清除代谢产物,消除水肿,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VEGF 是由两个17~22 kD亚基构成的糖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内Ca2+聚集、增加血管通透性、动员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等生物学功能,且VEGF的血管保护作用还包括抑制血管平滑肌过度生长、抗血栓形成、抗炎等[20]。研究指出,VEGF可通过诱导抗凋亡蛋白A-1 与Bcl-2 表达、生存素与XIAP 产生,保护内皮细胞,并可上调衰变加速因子(DAF)表达,使内皮细胞免于遭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21]。vWF是促凝蛋白,内皮损伤时,内皮细胞受到纤维蛋白、凝血酶、补体、组胺等因素刺激,释放vWF入血,参与血栓形成,是现阶段临床研究最多、最有价值的反应内皮损伤及功能失调的指标[2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 水平显著升高,血清vWF 水平显著降低,可能为联合治疗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但超短波联合倍他司汀调节VEGF、vWF 含量的确切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可知,超短波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可调节VEGF、vWF 含量,改善脑血流参数及听觉通路,进而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