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对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11-06余招祥昝建宝何承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活菌双歧穿孔

余招祥,昝建宝,苗 祥,何承龙

上消化道穿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数由上消化道溃疡引起,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常需外科干预或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方式,术后予以抗菌、抑酸、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不断地深入临床,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成为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将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用来维护肠道微生态、恢复肠道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正越来越受到重视[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7~75岁;11例胃穿孔,19例十二指肠穿孔。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16~75岁;9例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2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及穿孔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1)诊断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病人;(2)病人伴有较重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曼海姆腹膜炎指数(MPI)>15~<26;(3)急诊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病人;(4)病人年龄14~75岁;(5)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脏器衰竭(MOF)病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0分或MPI≥26;(2)全身免疫功能极差(中性粒细胞<2×109/L),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人;(3)腹膜炎范围小,症状轻,病程短,MPI<16;(4)开腹手术病人;(5)肠道功能严重受损,长时间不能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如术后发生肠瘘、肠梗阻病人;(6)术后确诊为肿瘤引起的穿孔的病人。初入选病人共67例,其中5例因满足排除标准(5),2例因满足排除标准(6)未完成实验。60例完成试验的病人均康复出院。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n)

Δ示t值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方案:使用带空肠营养管的胃管行胃肠减压、禁经口进食、急诊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术后要求病人适当进行床上活动,并在帮助下逐步过渡到下床活动。

1.2.1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加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体如下:术前在X线辅助下,经鼻置入含胃管的空肠营养管[2](浙江衢州市迅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专利号ZL032294352)。术后第2天开始经空肠营养管利用输液泵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无锡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85),采用斜坡体位,在适宜温度下先慢后快地输注,首日500 mL,逐日增加,3~4 d后增至1 000 mL/d,维持至术后一周,之后根据病人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经口进食,并调整肠内营养用量。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肠道微生态制剂,具体如下:肠内营养同对照组,通过空肠营养管注入溶于少量温水(≤40 ℃)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2次/天,4粒/次。

1.3 检测指标 2组病人均于入院后术前和术后第1、4、7天分别抽血测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等指标,并记录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胀、腹泻、腹腔感染性积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等)发生情况。使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RP及PCT水平,使用西门子I1000型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IL-6水平,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病人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术前及术后第1、4天,2组病人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2组病人的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CRP、PCT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2)。

2.2 2组病人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术前及术后第1、4天,2组病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天,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P<0.01),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2 2组病人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表3 2组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续表3

2.3 2组病人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见表4)。

表4 2组病人临床指标比较[ n;百分率(%)]

3 讨论

随着世界各国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了解愈发深入。肠道菌群具有人体“第二基因组”的称号,对于人体健康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参与营养吸收、能量代谢、组织器官发育、免疫防御和内分泌调节等多种生命活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存在严重的肠道菌群紊乱。首先,胃或十二指肠穿孔直接破坏消化道的机械屏障,导致细菌移位。其次,手术刺激、麻醉和术后禁食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肠道功能恢复迟缓,肠道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此外,围手术期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非选择性地灭杀抑制肠道细菌,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紊乱,造成肠道菌群移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恶化可演变为MODS和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在上消化道穿孔引起的腹腔感染过程中,存在淋巴细胞凋亡的现象。脓毒症早期,细菌及其毒素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大量的炎症介质产生,导致促炎和抗炎反应失衡。通过多种机制,各种免疫细胞相继有不同形式的凋亡。随着炎症反应的持续,T、B淋巴细胞凋亡加速,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性增加。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形成恶性循环[3]。

本研究使用的肠道微生态制剂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由长型双歧杆菌、噬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组成),其主要作用有:(1)抗菌、增强免疫作用,益生菌的部分代谢产物有对抗致病菌生长繁殖的作用,乳酸菌不仅能抑制病原体的复制繁殖,还可以增强脾中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4],本研究中,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7天,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提高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2)生物屏障作用,益生菌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定殖性、繁殖性及排他性,在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磷壁酸结合,占领肠黏膜表层,形成化学屏障及生物学屏障,以防止致病菌的定植入侵。当肠道微生态因各种原因被破坏,致病菌大量增殖及移位,引起肠源性菌血症,致病菌及其毒素大量生成并侵袭至肠外器官,即破坏了肠道屏障功能[5]。CRP、PCT、IL-6均为临床常用的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检测指标,本研究中,术后第4天,观察组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比例、IL-6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病人CRP及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肠道微生态制剂作用时间尚短或样本量不足,导致差异并不明显,术后第7天,观察组病人血清中的CRP、PCT、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炎症反应,加速病情康复。(3)营养作用,益生菌参与机体多种维生素的合成代谢过程,供人体健康所需。乳酸菌可以通过降低肠道pH值,促进铁、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利用,还参与B族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6]。(4)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作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促进Caco-2细胞中黏蛋白的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来控制肠道渗透压保持在正常范围,改善肠道的功能[7]。益生菌还可以影响神经肽的分泌,例如5-羟色胺能促进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影响肠蠕动状态。有研究[8]表明,通过向大鼠肠道内置入人体的肠道细菌,5-羟色胺的分泌量显著增多。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病人术后恢复更好、更快。

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2组病人均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并不要求病人所需的能量完全由肠内营养提供,而是要尽快恢复肠道功能,并为肠道益生菌群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环境。早期肠内营养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反而有利于伤口愈合。肠内营养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维持正常的肠道结构和生理功能,保证肠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肠道微生态的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和肠源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9]。本研究中的大多数病人能够很好地耐受肠内营养。一些病人在应用早期出现腹胀或腹部绞痛。停止输注6~12 h,并在恢复后继续输注。该实验采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相较于开腹手术,有着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10]。

肠道微生态制剂已在腹部外科应用多年。目前,它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肝脏等手术围手术期及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一项纳入962例病人的Meta分析[11]指出,在普外科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术后脓毒症的总体发生率。有研究[12]报道益生菌可改善结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可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减少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李锦春等[13]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组可显著降低病人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致病菌移位,促进病人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增强肠道屏障,促进病人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活菌双歧穿孔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双歧杆菌与肠道疾病及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有些药别用热水服
活菌制剂用途的专利分析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穿孔瓷盘
提升了养殖 现代养殖离不开活菌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