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西藏行
——湖北援藏故事系列报道之一

2020-11-06

民族大家庭 2020年5期
关键词:山南工作队湖北省

开发“铜山”宝藏带动乡亲致富

华新水泥山南工厂位于桑日县,距离西藏山南市区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桑日,在藏语里是“铜山”的意思。这里虽然有丰富的铜矿、石灰石、大理石等资源,但早些年,在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山南,这些“宝藏”一直沉睡在地下。

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吴杨介绍说:“原来我们西藏修铁路,还有水电站所需要的特种水泥,全部都是从区外运过来,成本非常的高。”

2003年,湖北开创产业援藏先河,一支37人的团队来到桑日县,建设了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的第一条生产线。17年来,华新水泥不仅扎根雪域高原,水泥年产量从30万吨增长到260万吨,累计上缴利税15亿元,其工业产值更是占据桑日县的80%,让桑日成为了西藏“十大保障县”之一。

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部长陈晓瑞说:“现在这条生产线是日产3000吨的生产线,以前的产值是6个亿,现在增加生产线后产值在10个亿左右。”

华新水泥在当地生根发芽,为周边百姓创造了就业和脱贫机会。公司原料车间主任强巴次仁,2009年以前还在家放羊,只能顾个人温饱。进入华新水泥后,他从最基础的原料工做起,2016年已升为车间主任。他的妻子索朗卓玛也来到工厂就业,通过培训成为一名化验员。现在,夫妻俩的月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强巴次仁说:“到华新改变了很多,包括该怎么跟别人聊天,怎么去憧憬自己的未来,怎么去帮助人,怎样去辅导别人。”

与华新水泥一路之隔的冲达村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村子从30多户发展到150多户,里面慢慢有了餐饮、住宿、货运等产业,村里一天比一天热闹。

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员工索朗扎西说:“以前(西藏)冬天上不了班,5个月上不了班,我现在一年四季都上班了。”

目前,在华新西藏区域近700多名员工中,除了从本部援藏的37人,其他员工全部从当地招聘。经过系统的培养和锻炼,很多人已成为企业骨干,有的还走向了领导岗位。

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吴杨说:“接近70%的员工都是西藏籍的员工,带动了近800人的就业,包括当地的运输业餐饮业等等。”

湖北省援藏办副主任庄辉锦说:“输血变造血,开创了全国企业援藏之先河,湖北鼓励省内的企业赴藏投资兴业,成为湖北企业援藏集群。”

让高原藏鸡产业“活”起来

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的布仁沟,海拔3800米。目前正在兴建世界海拔最高、西藏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数字化藏鸡养殖基地。

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林说:“西藏宏农拥有100万只全智能化的蛋鸡产业园的产业结构,小鸡的养殖就在这里。”

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招商专班负责人、山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超说:“大概明年三四月份的时候,第一批鸡苗就可以全部进场,明年7月份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枚鸡蛋就可以产出来。”

高原藏鸡,个头不大,但体内的氨基酸含量,是平原地区肉鸡的12倍,市场价值很高,是山南地区的传统产业。但由于高原地区日夜温差大,低压、缺氧,养殖存活率低,很难形成规模化养殖,85%的禽蛋制品都需要靠区外调运。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一年前,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来到山南,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招商专班负责人、山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超介绍说:“现代农业、数字农业我们讲的还是科技,通过技术的手段,通过设备来弥补、营造一个对鸡来说比较好的生长环境。”

短短几个月,援藏工作队与国内几十家规模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点对点洽谈,一对一向他们解读藏鸡产业发展的政策,局面终于被打开了。2020年6月,湖北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与山南市签约,投资5亿元建设藏鸡养殖基地,规模将达到100万羽,带动周边农户养殖20万羽,满足至少500户农户就近就业。

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林说:“援藏工作队经常凌晨一两点钟还给我打电话协调项目上的事情,有政策给政策,没有政策的时候给服务,一种‘妈妈式’的服务,不要求任何的回报。”

在援藏工作队的努力下,武汉高科农业、黄石东贝机电、中百集团、三特索道集团等企业也纷纷与山南市签约,将项目落户在雪域高原上。

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西藏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修武说:“把山南的资源优势和湖北省的资本优势、市场的优势、企业主体多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掀起了湖北省产业援藏的第二个高潮。”

“组团式”教育援藏用爱播撒希望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西藏山南市东辉中学校长王与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照片,一张没有署名的小纸条上写着:“校长,这颗桃子洗干净了,是送给您的。感谢您的教育之恩,也请您劳逸结合!”

王与雄回忆道:“特别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她还洗干净了,孩子非常细心。”

原来,受疫情影响,湖北教育援藏团队2020年5月13号才返校,为了不让孩子们的中考成绩受影响,王与雄与其他援藏教师利用午休时间,给九年级学生补课。这张纸条,就是一名学生课后偷偷留在讲台的。

王与雄说:“我感觉到为人师者的一丝慰藉,其实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在小孩心中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写下这张纸条的,是九年级一班一个叫拉姆措吉的女生。拉姆措吉说:“感觉老师们太辛苦了,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非常感激他们。”

快乐阳光的藏族学生

2020年7月17日,湖北援藏教师刘进辉正在给西藏山南东辉中学7年级7班的学生上课。下课后刘老师发现一名平时很活跃的学生坐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刘老师赶忙走到学生身边仔细询问。原来,这一天是藏族学生次仁玉珍的生日,她来自单亲家庭,没有收到家人的祝福,心里很难过。

刘老师很心疼地拉着次仁玉珍的手说:“到我家去,好不好。你们都到我家里去。”

刘进辉老师赶紧给爱人汪洪珍老师打电话预定蛋糕,邀请班上的同学在家里给孩子过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生日。

刘进辉、汪洪珍夫妻二人是鄂州市石山中学的教师,这次随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一同进藏。汪洪珍一到西藏东辉中学就接手了民族班,这个多民族的班级里,语言、习惯、饮食各有不同。而年过50岁的汪洪珍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不光给他们传授知识,我首先要和他们融合在一起。我查阅很多资料,我了解每个孩子民族,针对性的讨论沟通,他们很乐意教我。”

带好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班级,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班上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常常被其他同学孤立,但他们篮球打得特别棒,曾经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并且获得了名次。

汪洪珍老师接受采访

汪洪珍抓住这个好时机给大家讲道理:“我给孩子们说,他们给学校争光,不是他们个人的荣誉,他们在球场上那样拼搏,我们都应该佩服他们。因为我自己特别尊重每一个民族习惯,孩子们是看在眼里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汪洪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教诲,让民族班的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看到这样融和的场景,汪洪珍发自心底的快乐。

“我享受这种援藏的过程,我觉得能给别人一些帮助,把我的知识和教育的情怀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觉得特别幸福。”汪洪珍说道。

下课后,班上的孩子热情地围上来:“老师对我们特别慈祥、特别慈爱。我们班里有些男生不听话,老师都不会动手,刘老师和他的妻子汪老师对我们特别好,就像对待亲女儿。”

截至目前,湖北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已经进行了一年,由20至50名教师对口支援一所学校,采取“管理干部+教师团队支援”的模式,刘进辉、汪洪珍夫妻二人组成小组团加入了全省的教育大组团,集中力量支援西藏山南东辉中学。

教孩子们音乐的马丹老师,来自武汉市旅游学校,她创建了西藏首支融合藏文化特色和现代艺术的“啦啦操”舞蹈队。最近,她又将藏族的热巴鼓舞蹈和现代舞元素结合在了一起。

马丹最终的想法,是把这一波孩子带到湖北去,参加“黄鹤杯”艺术大赛。

正是教师们的无私奉献,2020年中考,山南东辉中学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600分以上10人,500分以上79人,有48人被内地西藏班录取,继续领跑山南市同类学校。

而本应今年5月结束援藏工作的王与雄、马丹两位老师,都主动申请继续援藏。

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西藏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修武说:“湖北援藏工作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让我们山南的各族人民群众能看得见、摸得到,又能够收获到我们湖北援藏的这种幸福感。”

从“输血”到“造血”培养撤不走的医疗人才

2019年7月进藏以来,湖北省第九批医疗援藏队先后深入山南市12个县、区的妇幼保健站、疾控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员们用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守护着藏族同胞的健康。

湖北医疗援藏队举行义诊

202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朱晓武,临时接到赶赴西藏山南援助的紧急任务,报到没多久,就接到一台急诊手术:“第一台手术是最困难的时候,当时医院就只有一个剪刀可以用,没有做手术的器械,因为都是比较着急的手术不能等,所以我们只能这样,必须完成。等我做完这台手术,我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山南妇幼保健院承担山南12个县、区女性、儿童保健的治疗工作。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之前住院部连妇科都没有开设,青春期、更年期女性保健、围产和产后保健工作几乎空白。

湖北省医疗援助队到达之后,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第九批援藏队员、妇产科医生陈华丽用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打动了藏族女性朋友。

“我把病人当朋友,一些私密的话题也跟她们说,有一个病人在我精心指导下好了,然后把她的亲戚、女儿都介绍给我,到这里来看病。她女儿在上海读大学,我们加微信指导她买什么药,怎么用。”

山南妇幼保健院医疗技术的改进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前来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一个年轻的藏族妈妈说:“第一次碰到她(陈医生),有些医学的专业术语我们是听不懂的,但是她说得很清楚。我们相信他们的技术。”

陈丽华说:“我来这里主要开展妇科工作和妇科微创腹腔镜,基本上妇科需要开刀的手术,不需要到别的地方去了。”

据了解,援藏团队在山南地区先后开展各项手术1277台,提供腹腔镜手术、子宫颈球囊引产术等5项新技术。

朱晓武自豪地说:“原来无法诊断的病症现在可以明确诊疗,当地的藏族同胞原来不敢做的手术现在也敢做了。”

近年来,湖北医疗援藏队始终坚持“输血”变“造血”,通过“援藏一批、招聘一批、定向一批”的人才引进机制,培养本土医疗人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副主任杜树国,援藏期间担任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他表示:“一年多来,我们将近20人在妇产科和儿童保健做了很多的工作。以前叫‘输血’,现在叫‘造血’。我们这一批医疗援助队员还有半年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抓紧这半年时间,培养留得下来的人才。我们走了之后,他们照样可以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山南工作队湖北省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游英山南武当
扶贫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孤独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