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动车)对云南省旅游发展影响研究
2020-11-05唐娇,陈畅
唐 娇,陈 畅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2501)
0 绪言
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运营,国外学者开始了高铁与旅游发展相关研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高铁与旅游发展相关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主要集中于高铁对旅游业态影响、高铁对旅游空间结构影响、高铁对旅游者行为影响3个方面[1]。2002年,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秦沈客专建成,中国学者研究高铁与旅游发展相关问题的热度越来越高,但研究的主要领域仍然延续国外方向,主要从宏观层面考量高铁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的研究,或立足于某一条、某几条具体高铁线路进行影响研究。本研究则从时间、空间、业态等维度,采用多年的历史统计数据,特别是把普速铁路开行动车一并纳入研究,全方位分析高铁(动车)对云南省旅游业多层面、多维度的影响情况及动力机制,在国内尚属首例。
1 云南省近年旅游发展状况
2014年以来,随着铁路、公路、民航网络不断完善,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地等“三张牌”战略实施,深入整顿旅游市场,云南省旅游业进入到由主要发挥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的融合发展期,2014~2019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533.50万人次增加到739.02万人次,居全国第3位,年均增长5.5%;接待国内游客从2.40亿人次增加到8亿人次,居全国第9位,年均增长22.2%;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从2 111.24亿元增加到11 035.20亿元,居全国第7位,年均增长32%。
2 云南省高铁(动车)开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2016年12月,沪昆客专云南段、云桂铁路云南段建成通车,云南省步入了高铁时代,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已经开通高铁线5条,普速铁路开行动车线4条,高铁里程1 105 km,普铁开行动车里程803 km,全省通铁路的9个州市已全部实现高铁和动车覆盖,跨省列车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云南省始发高铁可直达17个省(区、市)。2019年,云南省完成铁路旅客发送量近7 000万人次,高铁动车发送旅客3 968万人,占比达56.7%。目前,云南省在建的高铁有2条,普铁有7条,预计到2025年底,云南省高铁里程将达到1 600 km,普铁开行动车里程将达到2 000 km。
图1 云南省高铁(动车)线路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Yunnan high speed railway(multiple units train)
3 云南省高铁(动车)对旅游发展影响分析
3.1 旅游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云南省2016年开通高铁以来,区域可通达性进一步改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实现直接连通,区域间的空间优势明显突出,大幅减少旅游交通时间成本和舒适性,扩大出行范围,增加出行频率,显著改善游客的出行便利性,云南省迎来更多中远程客源,旅游人次也随之大幅上升。通过对2009~2019年云南省客运总量、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民航客运量、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等指标与国内旅游者人数、海外游客人数2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高铁(动车)对全省旅游市场规模的影响主要特征如下。
3.1.1 高铁(动车)对扩大国内旅游市场作用巨大
云南省国内旅游者人数与铁路客运量、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和0.96),与民航客运量较强(相关系数R为0.93),与客运总量和公路客运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02和-0.47)[5],说明云南省国内旅游人数增加的贡献主要来源于乘坐火车和自驾,由于高铁(动车)覆盖成线不成网、范围有限,整体系统效益还未有效发挥,加之近年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由高铁(动车)和自驾双轮驱动[7]。
3.1.2 高铁(动车)对扩大海外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
云南省海外旅游者人数与民航客运量和铁路客运量相关性强(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和0.90),与客运总量相关性弱(相关系数R为0.35),与公路客运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11)[5],说明对于海外游客来说,点对点的航空运输还是首选,途经省内多点的海外游客选择高铁(动车)意向增强,高铁(动车)对海外游客市场的拉动作用正在显现。
3.1.3 高铁(动车)对旅游市场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
云南省2017~2019年接待游客人数和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23.4%和20.1%,分别比2013~2016年年均增速高8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高铁(动车)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效促进全省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最近2018年和2019年明显强于2016年和2017年,随着高铁(动车)网络的延伸,影响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增强[18]。
3.2 旅游线路变化情况
高铁(动车)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进出站手续便捷,车站一般靠近城区便于换乘,内部宽敞舒适的环境和较高的安全系数能为游客带来更为轻松的乘坐体验,极大缩短了游客出行的旅行时间、等待时间和换乘时间,减少游客出行的疲惫,游客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游览和休闲活动中。另外,高铁(动车)车次多、停站灵活、购票渠道多、退购票方便等多重优势,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为双休日与小长假的短期旅游活动提供可能性,旅游者能够根据个人的时间和喜好,自主灵活地定制旅行出游路线,从而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进而提高游客的出游动机。目前,云南省高铁(动车)对旅游线路的影响具体如下。
3.2.1 传统热门旅游线路由航空转为高铁(动车)
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在3个小时覆盖区域具有绝对优势,在3~6个小时覆盖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对传统的航空和公路旅游线产生挤压效应[9]。2016年沪昆客专云南段通车,昆明至贵阳之间通过民航的商务、旅游客流几乎全部转向高铁,昆明至贵阳间由2016年的平均5班/日减少为2019年平均0.5班/日,大量长途汽车客流也转向高铁。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昆明至大理、丽江分别开通动车以来,昆明至大理航班由2017年的平均7班/日减少到2019年的平均1班/日,昆明至丽江航班由2018年的平均17班/日减少到2019年的平均3班/日,长途客车也出现数量大量减少、票价降低的情况。
3.2.2 高铁(动车)带来了沿线旅游的兴起
高铁(动车)开通,极大提高了旅游资源独特但出行不便的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形成了一批新兴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云南省最为突出的是云桂铁路沿线,2016年12月云桂铁路通车以来,沿云桂铁路已经形成吸引较多省外游客的弥勒、普者黑、广南等新兴旅游目的地和昆明—石林—弥勒—普者黑—百色—南宁热门山水文化特色旅游线,沿昆玉河铁路正在逐渐形成以省内游客为主的玉溪、通海、建水、河口等新兴旅游目的地和昆明至建水至河口民族文化休闲旅游线路。
3.2.3 促进长途入滇旅游线路优化
由于昆明至大理、丽江间的航空旅游急剧下降,倒逼大理和丽江机场致力于开拓飞往国内主要城市和省内其他城市的直飞航线,形成长途旅客通过航空运输直达旅游目的地、中短途游客通过高铁(动车)抵达旅游目的地、周边游客自驾抵达旅游目的地的分层分级旅游线路态势,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全省旅游发展。从2019年入滇游客乘坐交通工具看,省内和周边省区(川黔桂)主要乘坐汽车和火车,火车约占40%,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他省区主要乘坐飞机,约占70%。
3.3 客源结构变化情况
高铁(动车)与飞机、汽车相比,其车辆稳定性好、车厢空间大、运行噪音小等优点,易晕车群体、老年群体、携带幼儿群体等的出行意愿大幅提升,且高铁(动车)比飞机票价低,促使长途客车降价,有效提升年轻人、学生等群体的出行意愿,传统的“快旅多游”旅游者出行选择转向高铁(动车),老年人群体、学生群体等“快旅闲游”和“快旅慢游”旅游市场得到很大促进。通过对比分析,云南省高铁(动车)开通前后的旅游客源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3.3.1 省外内客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由于高铁(动车)提升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意愿,特别是省内滇中人口密集区域,促进云南省省内游客的快速增长,2012~2015年,云南省国内旅游者中,省内游客占40%左右,省外游客占60%左右,到2019年变为省内游客占60%左右,省外游客占40%左右,2015~2019年,省内游客年均增速达35%左右,省外游客年均增速仅为15%左右[18]。
3.3.2 周边省区游客增长较快
根据人类对乘坐交通工具的心理耐受程度,高铁对3~5小时覆盖范围内周边省区旅游者吸引最大。2015年,省外旅游客源情况是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分别占云南省接待省外旅客的12.5%、7.0%、5.7%、3.4%、1.4%。2019年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分别占云南省接待省外旅客的18.1%、6.6%、15.3%、12.1%、5.2%。以沪昆客专连通的贵州和云桂铁路连通的广东、广西增幅最大,分别增加9.6、8.7、3.8个百分点[18]。
3.3.3 游客结构年轻化趋势明显
高铁(动车)有效降低了出游的交通成本,再加上众多手机APP可方便解决吃住行的问题,出门旅游的成本不但降低,家庭亲子游、学生结伴游、情侣游等异军突起,年轻游客比例大大提升。2015年,云南省国内游客中,29岁以上游客占市场总量比例约70%,到2019年29岁以下游客占市场总量比例已接近50%,增长迅速(1)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5年云南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综述》.(2)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工作情况报告》.。
3.4 旅游产品变化情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旅游资源与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再加上高铁(动车)大大缩短了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旅行时间和心理距离,新的消费模式和产品形态不断涌现,旅游发展呈现新趋势。从云南省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3.4.1 旅客从团队游转向散客自由行
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全方位覆盖下,旅游消费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的任何节点进行信息互动,快速全面地获取旅游信息,加上高铁(动车)的快速、准时、灵活的特点,采用高铁(动车)出行的游客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旅游行程,开发适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旅游产品,享受到自我预期的旅游快乐[3]。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和高铁(动车)通达范围双扩大的影响下,云南省旅行社已经由团队客为主转变为以散客为主,“十二五”时期,云南省旅行社接待团队客约占50%~60%,到2019年团队客仅占10%~20%。
3.4.2 亲子游、家庭游和周末假日游等旅游产品深受青睐
高铁(动车)具有车内环境舒适、准点率高、乘坐和换乘等待时间少、车站离市区近、票价较低等优势,消除老年人群、晕车人群出行恐惧和家长对未成年人出行部分顾虑,在200~600 km覆盖范围内,对大中城市居民到周边休闲旅游的带动作用明显,云南省高铁连通的弥勒、丘北、广南、玉溪、建水等地,在2019年暑假期间,亲子游和家庭游已经占游客总数的50%左右,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寒暑假、小长假、周末等假期间的游客,2019年占游客总数的60%左右,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左右。
3.5 旅游地域空间结构变化情况
云南省高铁(动车)交通网的形成,将滇东曲靖、滇东南的红河和文山、滇西大理和丽江、四川攀枝花纳入了以昆明为中心的“3小时旅行圈”,大幅压缩了出行成本和时空距离,提升了各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引起了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变化[8]。主要有以下特征。
3.5.1 高铁(动车)沿线区域旅游实现快速增长
高铁开通后,其对时空压缩较为明显,原本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利的城市,凭借便捷的交通优势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旅游资源缺乏特色但处于交通要点的城市,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打造人文景观等方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1]。从云南省情况看,2017至2019年,曲靖、楚雄、文山等高铁(动车)沿线后发区域旅游人数年均增速均超过30%,高于2013至2016年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左右,实现高速增长;昆明、玉溪等原先旅游发展较好的高铁(动车)沿线地区也实现了较快增长,2017至2019年旅游人数年均增速均高于2013至2016年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图2 云南省各州市旅游人数年均增速
3.5.2 旅游发展区域之间更加均衡
在开通高铁(动车)之前,云南省形成了明显发展极化的态势,昆明借助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等中心成为全省主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滇西的大理和丽江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全省最大的旅游目的地。高铁(动车)开通以来,滇东、滇东南广大地区位于高铁(动车)的直接辐射范围之内,旅游业得到了很大促进,全省旅游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衡。2016年昆明、大理、丽江接待旅客人数占全省的40.4%,2019年这一比例降低为36.3%;高铁影响最大的曲靖、玉溪、红河、文山、楚雄5州市接待旅客人数占全省比例由2016年的28.1%,提升为2019年的32.1%。
图3 2016年和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空间分布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tourists in 2016 and 2019
3.5.3 高铁(动车)沿线形成新的旅游集散地
相邻城市沿高铁(动车)沿线形成1~2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相邻或更远的城市、地区彼此呼应、联动,产生共振放大效应,产生了新的旅游节点城市。以云桂铁路为例,沿线弥勒、丘北、广南等地旅游人数出现井喷,弥勒市2016~2019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31.2%和65.6%,分别高于其所在的红河州6.9个百分点和15.4个百分点,广南县2016~2019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57.1%和66.3%,分别高于其所在的文山州21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18]。目前,在沪昆客专、云桂铁路、昆楚大高铁、昆玉河铁路沿线,除原先已形成的昆明、大理、丽江等旅游集散城市,曲靖、玉溪、楚雄、弥勒、建水等城市旅游地也涌现出了,2019年接待旅客人数均超过1 000万人次,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4 云南省高铁(动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动力机制分析
通过高铁(动车)对旅游发展影响分析,结合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行为学相关理论,云南省高铁(动车)与旅游发展相互作用主要呈现出以下动力机制。
4.1 云南省高铁(动车)对旅游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高铁(动车)安全、舒适、准点、快速、灵活、票价低的特点,使得晕车人群、老弱病残孕人群等较长距离出行成为可能,同时通过高铁(动车)出行减少了交通乘坐时间和交通成本,使旅客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在旅游上,因此,人民群众出行的意愿大大增加,可以带来沿线群众旅游出行的距离和频次增加,从云南省高铁旅客增长与接待旅游者数量增长有极强的正相关可以看出,区域高铁网络的完善将有效促进旅游者数量增加。
4.2 云南省高铁(动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轰动效应明显
高铁(动车)开通的初期,有的人为了舒适、有的人为了快速、有的人为了降低成本,甚至有的人为了尝鲜,而选择乘坐高铁(动车),沿线群众长期累积的出行意愿得到有效释放。一般在高铁动车开通的前几年乘客会出现快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速会逐渐变缓,在此期间,沿线旅游者数量也会出现先快后慢的增长特点。从已经开通高铁3年多的沪昆客专、云桂铁路和昆玉铁路沿线区域看,2017~2018年昆明市、红河州、文山州、玉溪市铁路发送旅客数量年均增速分别为21.8%、38.2%、17.1%和67.4%,旅游者人数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6.2%、27.2%、40.2%和25.8%,2019年昆明市、红河州、文山州、玉溪市铁路发送旅客数量年均增速分别降低为17.8%、13.1%、9.5%和14%,旅游者人数的年均增速分别降低为16.2%、18.6%、28.4%和9.9%[18]。
4.3 云南省高铁(动车)对旅游发展影响受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共同作用
云南省高铁(动车)线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的区域开通高铁(动车)的情况,以云桂铁路、昆玉河铁路为代表,第二种是在交通发达旅游开发程度较高的区域开通高铁(动车),以沪昆客专、昆玉铁路、昆楚大铁路为代表。第一种情况促进了旅游的聚集,如云桂铁路沿线形成弥勒、普者黑、广南等较大的旅游聚集地,对周边泸西、师宗、罗平、砚山等地旅游发展形成挤压;昆玉河沿线在建水形成旅游聚集地,对周边石屏、通海等旅游发展形成挤压。第二种情况促进了旅游的扩散,沪昆高铁、昆楚大铁路沿线已经形成昆明、大理等集散中心旅游增速低于曲靖、玉溪、楚雄等新兴旅游城市,2016~2019年沿线在昆明、大理等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曲靖、玉溪、楚雄3个游客超过千万的城市。
4.4 云南省旅游发展对高铁(动车)具有反作用力
云南省高铁(动车)开行的效益远超预期,特别是昆明至大理、昆明至丽江,节假日一票难求,各级政府和铁路运营企业看到连通主要旅游地之间高铁(动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之前谨慎发展的态度,在建设高速铁路的同时,计划对云南省所有具备条件的普速铁路提速(提质)开行动车,动车和高铁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10]。
5 结论与讨论
研究探寻了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特殊交通区位条件、特殊社会人文条件下高铁(动车)与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的机理机制,总结交通工具升级对旅游活动变化影响的内在规律,对交通运输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理论提供论点和新的研究方向。但是,由于受作者时间、精力、能力、积累等的不足,很多问题还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如具体旅游地、具体游客人群、具体旅游企业等受高铁(动车)的影响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本次研究发现的问题和趋势,在此提出对策措施,以期可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以及铁路运输企业和旅游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供参考。
5.1 构建适应旅游发展新需求的综合交通体系
围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多样性需求,以及疫情后旅游者对安全的特殊关注,进一步完善高铁(动车)网络,在做好重庆至昆明、弥勒至蒙自等高速铁路建设,以及在建的玉溪至磨憨、大理至瑞丽、大理至临沧、丽江至香格里拉等铁路提质(提速)开行动车的基础上,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加快推进临沧至普洱、普洱至蒙自、芒市至腾冲等铁路建设,实现无需通过昆明中转,滇西地区的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临沧、普洱、景洪、保山、腾冲、芒市等旅游城市通过铁路互联互通,打通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临沧—普洱—景洪从雪域高原至热带雨林的动车黄金旅游线,促进云南高铁(动车)循环网络的形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理、丽江、芒市、景洪等机场积极开拓直达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直达航线和无高铁(动车)通道的省内航线,形成高铁(动车)相互支撑的游客出省入滇通道。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公路客运系统,积极发展无轨高铁(动车)站,实现高铁(动车)与城市轨道、公交、旅游专线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零距离换乘,让游客感受到一站式的便捷旅行服务[4]。
5.2 推进“高铁(动车)+智慧旅游”建设
自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开展以来,云南持续地推进着智慧旅游的发展,但与高铁(动车)结合的模块开发还有提升的空间。建议旅游主管部门与铁路运输企业加强合作,抢抓国家支持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遇,将云南省高铁(动车)融合到“游云南APP”中,促进线上和线下旅游产品的协同和整合,实现精细化、个性化的从高铁(动车)票到市内交通到酒店景区的服务定制功能,并加大推介力度,让游客真正体会到智能旅游的便利和实惠。
5.3 优化围绕高铁(动车)的旅游产品
高铁(动车)开通后,原有的旅游群体发生了变化,应打破传统铁路的观念,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新的“高铁旅游圈”。高铁(动车)沿线地方政府要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围绕“中短途”,打造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旅游景点,在高铁(动车)一小时经济圈内打造特色小镇、特色村寨、主题公园等自然文化型旅游景点,开发多种形式的一日游、周末游、亲子游产品。各旅游目的地要加强旅游目的地和沿途的交通、餐饮、卫生、娱乐等设施建设,结合高铁(动车)的特点和当地的山水林田湖等资源规划开发“旅游+康养”、“旅游+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产品,避免康养类旅游产品市场同质化问题[22]。
5.4 加强高铁(动车)沿线区域旅游合作
高铁(动车)开通后,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空间结构,地理空间位置不相邻的城市、旅游景区,因高铁贯通而发生联系。因此,高铁(动车)沿线城市需要加强合作,根据资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科学规划各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相关政策的积极实施,提高信息、人员、资金等资源流动速率,推动区域旅游结构的升级,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以昆楚大丽铁路和即将开通的大理至临沧、大理至瑞丽、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沿线为例,动车的开通打破原来旅游地之间的时空阻隔,各州市要引导国内外游客通过航空直接到达滇西,并积极开拓滇西城市间通过动车连接的旅游线路,打造新兴旅游线路,如香格里拉至临沧的“雪域+古树普洱”游、大理至瑞丽的“文化休闲+热带边境”游等产品,进一步吸引高端游客。
5.5 发展铁路旅游
利用云南省高铁(动车)线路串连较多知名旅游地的优势条件,按照动车本身就是旅游景点的思路,借鉴国际铁路旅游列车的经验,引进社会资本,依照线路主题改造列车车辆配置,提供不同标准的旅游列车席位,设置多种公共活动区域,促进娱乐项目多元化、高端化,满足不同层次旅客需求,强化旅游列车在视觉、听觉等效果上与沿途风光的融合,让游客在车上车下都有一致的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