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化本《四声篇海》卷十五校勘实践

2020-11-05孙瑞隆

关键词:俗字字书五音

孙瑞隆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四声篇海》全称《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是金代韩道昭编纂的古代收字最多的楷书字典。《四声篇海》上承《玉篇》《类玉篇海》,下启明代《直音篇》《篇海类编》《字汇》等,引领了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篇》“部首编排法”到《字汇》《康熙字典》的“笔画编排法”的过渡,意义重大。《四声篇海》对后世字典影响很大,由于它编纂和刊印不够审慎,流传较广的又是晚出的明刻版本,错讹难免,而这些错误往往被《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工具书未加考辨地收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工具书的价值。笔者在校录、整理金邢准《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以下简称《新修玉篇》)及韩道昭《四声篇海》的过程中,结合校勘学理论,对成化本《四声篇海》卷十五字形、释义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该书及其他字书的科学整理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

《四声篇海》在俗字考释上有巨大价值,产生了一批学术成果,以专著形式呈现的有张涌泉教授《汉语俗字丛考》(2000)、《汉语俗字研究》(2010)和杨宝忠教授《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与研究》(2004)、《疑难字考释与研究》(2005)、《疑难字续考》(2011)等。期刊及学位论文中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四声篇海》概述及其价值贡献。《四声篇海》的推介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有周国光《〈四声篇海〉琐论》(1986)、徐大英《谈谈〈五音改并类聚四声篇〉》(1986)、宁忌浮《字典史上的一块丰碑——〈四声篇海〉》(1987)、张涌泉《论〈四声篇海〉》(2001)、梁春胜《从〈类玉篇海〉到〈四声篇海〉——我国字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2004)、杨正业《不着一字 集字典之大成——〈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论》(2004)、张社列《金代河北籍学者编纂的字书和韵书》(2016)等。

第二,《四声篇海》的本体研究。如,徐艳《〈篇海〉引〈余文〉与〈集韵〉的对比研究》(2004)、韦乐《〈续修四库全书〉本〈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版本纠谬》(2010)、张社列《〈四声篇海〉中“对〈韵〉音训”的性质》(2011)、杨苗苗《〈四声篇海〉所引〈对韵音训〉与〈玉篇〉的对比研究》(2012)、郭敬燕《〈改并四声篇海〉版本考略》(2013)、谢微微《〈四声篇海〉异体字研究》(2015)、朱晓琳《从〈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看俗字产生的方式》(2016)、王亚彬《泰和本〈篇海〉(卷二至卷三)与明刻本对比研究》(2017)、李哲《泰和本〈篇海〉(五、六卷)与明刻诸本对比研究》(2017)、吕亚斯《泰和本〈篇海〉(八、九卷)与明刻本对比研究》(2017)、熊加全《〈四声篇海〉释义失误考正》(2018)、徐丽雪《〈改并四声篇海〉未编码字考辨例释》(2018)、徐丽雪《〈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未编码字考辨十二例》(2019)、杜雨季《成化本〈四声篇海〉与泰和本〈四声篇海〉歧出字论析——以木部字为例》(2019)等。

第三,《四声篇海》所引某书的对比研究。如,刘亮《〈四声篇海〉引〈玉篇〉研究(部分)》(2004)、杨霞《〈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研究(部分)》(2004)、吴洁《〈四声篇海〉所引〈余文〉音系研究》(2007)、杨霞《〈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字义方面存在的问题》(2009)、崔智慧《〈四声篇海〉所引〈川篇〉音系研究》(2012)、徐凯敏《〈四声篇海〉所引〈搜真玉镜〉研究》(2012)、朱晓琳《〈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研究》(2016)、邓国艳《〈四声篇海〉引〈类篇〉研究》(2016)等。

第四,《四声篇海》与其他辞书字头、释义等的对比研究。如,王硕鹏《〈详校篇海〉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 》(2008)、纪丽宏《〈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2008)、白薇《〈直音篇〉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2009)、王学敏《〈直音篇〉与〈四声篇海〉释义对比研究》(2009)、李二忠《〈详校篇海〉与〈四声篇海〉释义对比研究》(2009)、杨清臣《〈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释义对比研究》(2011)、王少凤《宋明时期汉字部首法的演变——比较〈类篇〉〈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字汇〉的部首法》(2014)、石杏美《〈海篇群玉〉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2015)等。

关于《四声篇海》概述及其价值贡献的研究为科学看待《四声篇海》的影响与价值、认识其在辞书史上的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关于《四声篇海》本体的研究涉及了字形、字音、字义以及传抄、编纂各方面,发掘、利用其保存的音义材料,有利于研究汉语音系的发展演变,尤其是泰和本与其他明刻本六卷的对比研究为考察辞书历代修订情况作了重要工作。《四声篇海》与其他字、韵书进行对比,探究字书致误之由,为后世大型字典、辞书的编纂提供了经验和教训。郭敬燕指出,“《篇海》自刊刻以来,目前可知的版本共有13种之多”[1],明成化间释文儒、明正德间释真空的修订是流传中两次较大的修订。对于这样一部大型字书来说,在刻板、印刷和修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讹误产生。如,熊加全认为,《四声篇海》释义出现讹误有“讹文、脱文、衍文、误植、误拆、妄改、妄补”7个致因[2];杨霞认为,《四声篇海》字义训释的错误有“传抄失误”“编纂失当”两方面[3];梁春胜指出,《新修玉篇》《四声篇海》“收字大多相同”,因此可相互比勘[4]。在以上研究中,专门对《四声篇海》校勘进行研究的有李哲、杜雨季、孙锦鑫等,他们主要用“对校法”对金泰和本、明万历本进行比对。

二、校勘实践

笔者将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五音篇海》(以下简称“成化本”)与《大明万历己丑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以下简称“万历本”)进行对校,并结合辞书所引字、韵书及传世文献,纠正卷十五讹误,对《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引《四声篇海》致误的,也略加辨正。

底本:成化本,十五卷,半叶十行,小字双行三十二字,四周双边。

校本:万历本,十五卷,半叶十行,小字双行三十二字,四周双边。

成化本引文在上,万历本引文在下。两个本子除改并部首的字以外,分卷、分部基本一致,故略去卷、部数。

(一)讹文

万历本:“丽:力计切。偶也;施也;华绮也;好也;数也。”(2)韩道昭《大明万历己丑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明万历十七年释新仁刊本第10页。以下引万历本处不再一一注出,只在括号内标明页数。

万历本:“竲:子登、仕耕二切。巢也。《说文》曰:“北地高楼无屋者。”(17)

万历本:“人:而真切。《周礼》云:“惟人万物之灵。”……《说文》云:‘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形也。’”(21)

万历本:“仚:许延切。轻举皃。《说文》云:‘人在山上也。’”(22)

万历本:“佑:于究切。《書》云:‘皇天眷佑。’佑者,助也。”(25)

万历本:“佳:革崖切。《说文》云:‘善也。’《楚辞》云:‘妬佳冶之芬芳兮。’”(27)

万历本:“侸:丁侯切。佔侸也。”(29)

万历本:“侹:他顶切。正直皃。《说文》:长皃。一曰著也。一曰代也。”(29)

万历本:“伣:苦见切。《诗》曰:‘伣天之妹。’伣,罄也。”(29)

(21)

万历本:“僔:子损切。《说文》曰:‘聚也。’《诗》云:‘僔沓背憎。’”(42)

按:“皆”应改为“背”,万历本是。“僔沓背憎”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龙龛手鉴·卷一·人部》:“僔:子本反。聚众也。又俗遵、存二音。”[8]30“僔”谓聚合。《新修玉篇·卷三·人部》“僔”:“《韵》:‘又众也。又才本切。’《说文》:‘聚也。’引《诗》‘僔沓背憎’。又昨管切。聚也。又在九切。皆也。’”[5]26

万历本:“僵:举良切。僨也。《庄子》:‘帷而僵之。’”(44)

万历本:“羌:去良切。元在羊部,今改于几部。”(49)

万历本:“耾:侯萌切。《博雅》:‘聋也。’《字书》云:‘耳语也。’”(51)

万历本:“曂:乎旷切。旷,眼明皃。”(86)

(二)脱文

按:“音”后脱一标音字,据体例可知。《四声篇海》一般先注音,后释义或仅注音无释义,“音某”盖直音标音法。《新修玉篇·卷七·力部》:“:音。有力皃。”[5]72成化、万历二本并脱音。“有力皃”即有力的样子。

2.余:《四声篇海·人部》引《俗字背篇》:“以诸切。我也。又姓也。又伤鱼切。四月为余。又似鱼切。余吾,水名。又同都。余,山名,在匈奴。元在八部,今改于此。”(14)

万历本:“余:以诸切。我也。……又同都切。余,山名,在匈奴。元在八部,今改于此。”(26)

按:“同都”后应加“切”。《集韵》:“余吾,水名,在朔方”[12]66“除、余:四月为除。或省。”[12]66“余、予:羊诸切。《说文》:‘余,语之舒也。’《尔雅》:‘余、予皆我也。’”[12]69可知表“四月”义的“余”,其实是“除”的省字。

万历本:“而:人之切。语助也;乃也;能也。又颊之毛曰而。今作髵。”(49-50)

按:“頰之毛曰”后脱“而”,可据体例补。“某曰某”是注解词义的方法,被释词放在“曰”后。《说文·而部》:“颊毛也。象毛之形。”徐铉注:“今俗別作髵,非是。”[11]196

5.胶:《四声篇海·月部》引《玉篇》:“古爻切。皮煎粘者。《考工记》云:‘胶谓煮用其皮或角。’”(37)

万历本:“胶:古爻切。皮煎粘者。《考工记注》云:‘胶谓煮用其皮或角。’”(72)

按:《考工记》后脱“注”字。《新修玉篇·卷七·肉部》:“古肴切。胶漆。《考工记》注云:‘皆为煮用其皮或用角。’《韵》:‘又太学也。’又姓。《史记》纣臣胶鬲。”[5]70《周礼·考工记·弓人》:“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郑玄注曰:“皆谓煮用其皮或用角。”[7]2262可知“胶谓煮用其皮或角”为郑玄《周礼注》注语。郑玄曾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合称“三礼注”。

6.曙:《四声篇海·日部》引《玉篇》:“市据切。方明也。”(44)

万历本:“曙:市据切。东方明也。”(87)

按:“方”前脱“东”字。“曙”即天明。《新修玉篇·卷二十·日部》:“曙:市据切。东方晓明也。”[5]180《说文》:“曙:晓也。从日署声。”[11]139《类篇·七上》:“曙:常恕切。旦也。”[9]231《字汇·辰集》:“曙:殊遇切。音树。旦也。晓也。”(13)《正字通》:“商遇切。音树。《说文》:‘晓也。’宋玉《神女赋》:‘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语音御。”(971)《集韵》:“曙暏:旦也。或省。”[12]492

(三)衍文

按:“也”字衍。《新修玉篇·卷三·人部》:“侣:力举切。伴侣也。陆机《草木疏》云:‘麟不侣行。’”[5]23《汉语大字典》:“陆玑《草木疏》:‘麟不侣行。’”[7]28《字汇》:“侣:两举切,音旅。徒也;伴也;朋也。”(27)陆玑所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一部专门针对《诗经》中的动植物进行注解的著作,其中描述麟习性为“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麟不侣行”即麟不相伴而行。

2.杰:《四声篇海·人部》引“对韵音训”:奇揭切。英杰也。《诗》曰:“邦邦之杰兮。”傑,特立也。(21)

万历本:“杰:渠列切。英俊,雄杰也。”(38)

按:“邦”字衍。《龙龛手鉴·卷一·人部》:“杰:正。渠列反。英俊雄杰也。又持立也。”[8]37“邦之杰兮”见于《诗经·卫风·伯兮》:“伯兮伯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3.傿:《四声篇海·人部》引《玉篇》:“于建切。引与为价也。”(22)

万历本:“傿:于建切。引为价也。”(42)

按:“与”字衍。“傿”即抬价。《新修玉篇·卷三·人部》:“傿:于建切。引为价也。”[5]26《类篇·八上》作:“引为贾也。”[9]280《说文》:“引为贾也。”[6]679段注:“贾者,今之‘价’字。”[6]679“贾”“价(價)”相通。

(四)倒文

万历本:“力木切。听,似蜥蜴。出魏兴。居树上,辄下啮人,上树垂头听闻哭声乃去。出《字林》。”(52)

万历本:“旹:古文。市之切。春夏秋冬四时也。”(80)

猜你喜欢

俗字字书五音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