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栽密度对连作晚稻嘉丰优2号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2020-11-05卢忠诚金成兵张翯王蓉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穗数晚稻分蘖

卢忠诚,金成兵,张翯,王蓉

(金华市种子管理站,浙江 金华 321000)

嘉丰优2号是由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单季籼粳(偏籼型)杂交稻(浙审稻20170012),长势旺,株型适中,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剑叶长、卷挺,叶片深绿;穗形大,着粒密,稃尖无色,有顶芒;生育期长,生长整齐一致,后期青秆黄熟,转色较好;中抗稻瘟病,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水稻栽培密度是调节群体结构、提高水稻产量和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1]。栽培密度通过改变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适宜的栽培密度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群体的协调发展,使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千粒重得到统一,从而获得高产[2]。我们对嘉丰优2号作为单季稻种植的性状和栽培技术都较为熟悉,但是现在金华地区不少农户把嘉丰优2号作为连作晚稻来种植。为了探索嘉丰优2号在金华地区作连晚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东周村(金华市锦能粮食专业合作社)粮食功能区内进行,试验田排灌条件良好、土地平整、土壤肥力均匀,前作为早稻。

参试品种为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4个移栽密度处理: 25 cm×25 cm,25 cm×20 m,30 cm×15 cm,25 cm×15 cm。小区为3 m×4.44 m,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之间设0.6 m间隔行。

于6月25日播种,23 d秧龄移栽。本田基肥施尿素247.5 kg·hm-2,磷肥450 kg·hm-2,钾肥150 kg·hm-2,一次性施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除了移栽密度不同外,其他田间操作、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均保持一致,管理措施参照大田生产。

1.3 考查项目

每个小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丛水稻,在整个生育期,隔5 d田间考查1次,记录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成熟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丛水稻,考查经济性状,记录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各小区人工收割,脱粒、晒干后,换算成标准含水量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4个移栽密度处理对嘉丰优2号生育期影响较小,基本一致;6月25日播种,7月18日移栽,3个处理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均相同,分别为9月19日、9月23日、11月20日和149 d;25 cm×25 cm处理各期都相对提早1 d,整个生育期也缩短1 d。其原因25 cm×25 cm处理移栽密度最疏,植株接受光照较多,而嘉丰优2号感光性较强,致使生育进程有所加快。

表1 不同移栽密度对嘉丰优2号生育期影响

2.2 分蘖动态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移栽密度处理对嘉丰优2号分蘖成穗情况有一定影响,在一定移栽密度范围内,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单个水稻植株所获得的光照和养分逐渐减少,分蘖能力受到限制,每穴基本苗数、每穴最高苗数、每穴有效穗数都相应减少;但由于密度逐渐增大,整田群体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在该移栽密度范围内还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由表2计算得到,变异系数每穴基本苗数的为3.4%,每穴最高数苗的为7.4%,每穴有效穗数的为5.9%,成穗率的为3.2%,由此可得出,移栽密度对嘉丰优2号的最高苗数影响最大,从而影响成穗率和有效穗数。

表2 不同移栽密度对嘉丰优2号每穴分蘖成穗影响

2.3 经济性状

在本试验的移栽密度范围内,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影响并不大,最大和最小值,株高仅相差3.3 cm,穗长仅相差0.3 cm,结实率相差2.4百分点,千粒重相差0.6 g;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每穗总粒数最高和最低相差9.2粒,每穗实粒数最高和最低相差11.9粒;而有效穗数则是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且变化极为明显,最高达到195.8万·hm-2,最低为133.9万·hm-2,相差46.2%(表3)。说明不同移栽密度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嘉丰优2号的有效穗数进而来影响产量的。

表3 不同移栽密度对嘉丰优2号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4 产量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移栽密度对连作晚稻嘉丰优2号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移栽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表明移栽密度过密过疏都不能获得高产,30 cm×15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 004 kg·hm-2。

3 小结与讨论

移栽密度通过改变水稻苗架结构,达到个体生长发育和群体协调发展,适宜的密度能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前提[3-4]。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分蘖能力与穗形的大小选择移栽密度,这样可构建合理群体,促进高产稳产,确保农户增产增收。嘉丰优2号作单季稻种植时植株较高、分蘖能力中等。由于嘉丰优2号感光性较强,作连作晚稻种植时分蘖力、株高、穗长等都有所下降,而株型却更理想,所以理论上嘉丰优2号作连作晚稻种植只要密植适当就比较容易获得高产。试验结果表现,在一定的移栽密度范围内,随着移栽密度增大,对嘉丰优2号水稻单株的经济性状影响并不大,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主要通过有效穗数的增减来影响产量的高低。试验中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也相应增加,当移栽密度从25 cm×25 cm增加到30 cm×15 cm,产量明显增加,达到最高值;但从密度30 cm×15 cm增加到25 cm×15 cm时,产量反而下降。综上所述,嘉丰优2号在金华地区作为连作晚稻种植,当移栽密度为30 cm×15 cm即22.2万穴·hm-2时,水稻群体结构相对协调,更易获得高产。

猜你喜欢

穗数晚稻分蘖
晚稻帖(外一首)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