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晓之光》到《红色学府》
——结合“四史”教育的表演教学课程思政的想法
2020-11-05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孙 逊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近日,笔者作为表演专业的代表,参加了在上海大学举办的“新时代领航高校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讨会”。听罢一席专家的发言,笔者接触到两个离自己既“遥远”又“亲近”的词——“四史”教育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这个概念是从上海发出的,从2017年上海市开展落实高校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改革学校项目到2019年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全市布点领航学校、领航学院,表明课程思政在上海已从探索阶段进入研究、传播和引领阶段[1]。说来惭愧,作为上海高校的教师,笔者却没有主动将其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细细想来,初衷是害怕搞形式主义,不愿意说教一通后排练与其联系不大的剧本。但笔者这种幼稚的顾虑在2019年逐渐消除了,这要从笔者接演了一部建党史剧说起。
图1 《破晓之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剧照
2019年秋天,笔者受邀出演《破晓之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见图1)。作为2019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该剧以近年来上海“党的诞生—上海地发掘珍贵史料”为最新艺术创作核心,描写了从渔阳里到树德里的建党风云,填补了以筹备建党到中共一大召开这段红色历史为表现对象的舞台艺术空白。12月9日,在“一二·九”运动84周年之际,《破晓之光》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演。笔者在剧中扮演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还原了与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那段历史。沪上各主流媒体《文汇报》《劳动报》《新民晚报》等对此均做了报道,“学习强国”做了连载,反响热烈。陈独秀对于笔者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名字如雷贯耳,这样一位伟人,怎样才能演得像、演得活,既要让人印象深刻,又不能“脸谱化”,这对笔者来说是一道难题。
说来也巧,就在接演《破晓之光》后不久,笔者又接到了上海大学原创校史剧《红色学府》的导演工作(见图2)。起初,笔者只是把它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但看完剧本,笔者发现在自己的家乡常州素有“常州三杰”之称的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都曾在1922—1927年在这座被称为红色学府的上海大学任教[2],而且瞿秋白和张太雷都是笔者的高中校友(现在的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当时叫“常州府中学堂”,1913年7月,易名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一种浓厚的使命感扑面而来。1922—1927年间,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被称为“东方红色大学”,于右任、邵力子、邓中夏、陈望道、茅盾、田汉等一大批光耀史册的历史人物云集于此,留下“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运动的北大,南有五卅运动的上大”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笔者突然发现,从《破晓之光》到《红色学府》,从建党到建校,仅仅一年的时间,《破晓之光》中党的一些早期领导人在红色学府的创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完全可以把这两个有历史承接的戏放在一起。演《破晓之光》为排《红色学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创编构思基础,而“红色学府”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增强了笔者扮演陈独秀的信念感和认同感。正所谓“破晓之光”照进了“红色学府”!于是带着使命感、信念感和认同感,作为演员和导演,我们下生活、找素材、改剧本,再进入紧锣密鼓的排演,到最后的成功首演,整个过程就像是在亲历革命。100年前,当时的青年教师带着自己的学生掀起一场革命,而现在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带着自己的学生回望历史、致敬先贤。
图2 《红色学府》剧照
想到这里,笔者不禁陷入恍然,之前仿佛离自己很遥远的名词,现在已经“零距离”接触了。经过这两个戏的排演,笔者和学生乃至整个剧组成员,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整个排戏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初心的叩问和信仰的洗礼。此刻,笔者真正在思考如何把表演系的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笔者认为在表演专业课上除排演中外经典、艺术性强的选段外,还可以创作并排演一些红色经典戏剧,特别是由各高校校史改编的戏剧,推出各高校自己的“校园大师剧”也尤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就是先行者,他们排演了《钱学森》和《同舟共济》这样优秀的校园大师剧(笔者作为主创之一参与了《同舟共济》的排演,见图3)。
图3 《同舟共济》剧照
学生通过排戏,饰演真实的革命历史人物,这个体验角色的过程便是课程思政的一种创新。表演艺术有三位一体的特性,演员是创作者,也是创作工具,又是创作成品[3](见图4)。我们要扮演一个人物,就必须唤起自身身体机能,想他之所想,做他之所做,明白并体悟其初心。以1922—1927年的上海大学为例,这些老上大的缔造者是怀着怎样的信念而来的呢?笔者认为,也许是“要建立一个没有经济剥削、没有政治压迫、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社会”,也许是为了“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当笔者要演好这一角色时,角色的这些欲求就会千百次地萦绕在自己的心中,这岂不是一种很好的思政教育吗?后有学生谈道:“通过排这出戏,我突然感受到党在上海大学初创期责任之重大、历程之艰辛,不由得在扮演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排练时,仿佛穿越回五卅运动时期的激情澎湃,当街和学生一起高喊爱国救亡的口号,让台上台下达成了思想的共鸣。
图4 演员的三位一体特性
结 语
接下来,笔者将在原有的表演系专业设置的框架下,着手设计以排演“红色史剧”“校园大师剧”为载体的课程思政,让学生在排戏过程中接受“四史”教育,在课程思政中磨炼演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