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声乐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以艺术歌曲《大森林的早晨》为例
2020-11-05高静太原师范学院
◎ 高静 (太原师范学院)
在对歌唱心理的研究与学习过程当中,它可以帮助演唱者深刻认识声乐演唱方法与歌唱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文章下面提到的歌唱心理的感知觉、记忆、等等。各门学科相互联系但彼此独立,而艺术又是相通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音乐也一样,它包括诸多的音乐语言,有音高、音色、节奏、节拍、旋律、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多种音乐要素构成。由此可见,声乐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学习,多方面进行掌握。在声乐学习过程当中,无论是对声音技术技巧训练的学习还是对各种音乐语言的学习,演唱者都应该深有体会,音乐的目的是要给观众带去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精神上和心灵上的体验和启发。歌德说到:“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这也是演唱者学习音乐的初心和目标。歌唱者要达到这种目的,不仅仅要塑造自身的音乐基本素质和演唱专业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在声乐学习实践活动中,歌唱心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良好的歌唱心理会反作用于音乐演唱专业技术和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建立起良好的歌唱心理,能够使演唱者声音的训练更有效率,学习过程中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把握的更加细腻。
艺术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在声乐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主要也是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方面来论述。从小的范围来说,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是指一个人心理运动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声乐学习离不开这三个过程。认识过程又包括艺术感觉和知觉、艺术想象、艺术记忆和艺术思维。个性心理包括性格、爱好、兴趣、动机和情感等方面。在声乐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要提高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水平和能力,要懂得与歌唱活动相关联的这些心理知识,掌握这些心理因素的一般规律。演唱者从这些方面作为切入点与声乐学习进行联系,在充分了解了歌唱的心理状态,掌握了歌唱的相关心理规律,和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之下,才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歌唱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声乐学习的方式方法,更深层次的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够主动的遵循歌唱学习的规律,少走一些弯路。
一、在声乐学习实践中培养感知觉
人的认识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性认识,为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理性认识,为高级阶段。在声乐演唱的学习和认识当中,同样需要这两种认识相互结合。声乐学习既需要情感和身体感官带来的感性认识,也需要演唱理论和方法上一定的理性认识。要想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歌唱实践,包括演唱者开声的练声曲和作品。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接受和整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感觉,这对歌唱感知觉的认识显得非常重要。声乐是靠人的身体发声,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换句话说,它是在腰腹用力、气息的支撑下、声带闭合和喉头放松的状态下结合胸腔、口腔、头腔共鸣来歌唱的,是用身体在歌唱。①这就涉及到了诸多感觉,比如:吸气呼气,发音吐字,头腔、口腔、胸腔共鸣,情绪起伏等感觉。例如在演唱《大森林的早晨》在乐曲开头,(如下图)吸气有足够的时间,要采用鼻子吸气的这种方式,这时候要想象到一种闻花香的感觉,在放松的状态下吸气。从而在歌唱过程中很好的控制气息。其次,在换气时间较短的乐曲中间,可能就要用到嘴巴吸气,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采用口鼻同时吸气,这些吸气的感知觉演唱者都需要深有体会和把握。说到吐字咬字的感觉,要把每一个字咬清楚,演唱“林”这个长音的时候,嘴型是要保持的。因为在演唱过程中这些感觉是抽象的,所以感知力显得尤其重要,它可以帮助演唱者深刻感受到当时腰腹和气息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气息的支撑下,有了共鸣的声音是干净,结实,圆润的,是具有穿透力和亲和力的,所以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有一个敏锐的耳朵非常重要。除了以上感官的感觉之外,还有对诸多音乐要素的感知,歌曲情绪的感知。对歌曲整体情绪有了良好把握,才能达到词曲的“共情”。这些感觉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最基本的音乐素质。由此可见,在声乐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感知觉,是演唱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演唱者能够拥有较强,较敏感的感知力,可以更好的提高演唱质量和水平。具备了敏锐和精确的观察力,可以更有效率的去学习,更加深刻的体会当时的歌唱状态,更加传神的去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演唱者对于感知到的东西还需要去记忆,这就涉及到了艺术记忆,它与其他学科门类的记忆有相同,也有不同。
二、在声乐学习实践中培养艺术记忆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歌唱技术技能的学习是靠感觉、练习和歌唱机能不断记忆积累来完成的。歌唱本来就是一种表演的艺术,它要求演唱者能够通过视觉去接收和模仿,体会表演的状态和情感的表现。②艺术记忆分为概念记忆和感觉记忆。与歌唱活动相关联的记忆有: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作记忆。与以上所说的声乐活动中的感觉和知觉联系起来看,演唱者在每一次的练声和演唱作品时感知到的歌唱状态,都离不开歌唱的记忆。声乐是需要后天不断练习和勤于思考的。在读谱时,需要对强弱记号、力度、旋律、节奏等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记忆,但是要完整的表达一首作品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肌肉记忆,感觉记忆能力,正确的声音状态的记忆,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这些都和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有关。声乐学习中模仿也很重要,学习者应该培养一种观察和模仿的能力,识记和模仿老师发出的每一个音的声音状态,在每一次的学习当中可以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要体会到当时声音的位置及气息在腰腹的状态,找到那种喉头放松,胸腔共鸣的状态。歌唱中“啊”让我们体会更加深刻,与气息共同作用下发出来的音色,那种声音状态是圆润明亮的还是低沉浑厚的。歌唱的记忆一旦形成,它就能为演唱者后续的演唱提高效率,使的对声音的体会更加深刻。③培养艺术记忆的能力,体会歌唱当时的状态,进行自我反思,在演唱实践过程中加强记忆及体验,是演唱者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三、在声乐学习中培养艺术想象和艺术情感及其二者的关系
声乐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当歌唱者领悟了歌词的蕴意,走进音乐,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就能够给人精神上美的享受。想象在表现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靠想象而生”。它和艺术情感相结合。它们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你读懂声音,领悟到声音的走向和发声的状态。其次,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把你带到音乐之中,表达的情感更加细腻,调动歌唱者的积极性。之外,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激发音乐再创者的灵感。比如《大森林的早晨》这首歌曲,演唱者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当时的意境,这就要演唱者具备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情感,歌唱才能被赋予灵魂。在声乐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想象离不开情感的抒发。以《大森林的早晨》这首歌曲为例,在演唱的同时,要想象自己真的走进了大森林中,随着歌词本身产生的意境而去表现作品。体会投入在大森林的怀抱,内心就会不由得迸发出那种对大自然由衷的喜爱,从而使演唱更加具有情感和感染力,使听众和演唱者本身达到精神上的共鸣。这需要演唱者积累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有了这些基本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再加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淀和学习,传递给观众艺术真正的价值。
四、在声乐学习中培养意志力和兴趣的过程
在声乐学习中,表达声音的意志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察里诺已经指出,歌唱者应当注意,元音必须咬准确,演唱者应当按照每个元音的特点去发音,把歌唱的音和说话音区别开来。在学习中,它还需要演唱者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需要根据既定的目标,培养④艺术意志,自觉地要求自己坚持做下去,这在歌唱心理中是最为珍贵的心理现象。例如在演唱作品时,不免会遇到发声方法上的各种困难,气息、声音的位置、对音色的感觉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演唱者越战越勇的品质,要在歌唱实践中去总结经验,使得整体歌唱状态协调发展。“有志者,事竟成”在声乐学习中培养意志力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为我们的梦想扬帆起航。
结 语
以上就是我论文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下共同发展。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应该做到储备好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在学习声乐的实践活动中具备了这些品质,演唱者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声音,掌握自己的歌唱状态,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会使的演唱更加自如,帮助演唱者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让心灵变得更加美好!
注释:
①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②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③ 赵海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④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