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最多毕业生”遇上“最难毕业季”

2020-11-05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届生就业人数毕业生

文/ 本刊记者 王薇

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型招聘会

“史上最难就业年”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概念。2013年,就曾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那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同比增加19万人,北京和上海的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多数人将2013年低就业率的原因归结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如果说2013年的毕业生在就业上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打击”,那么2020年的就业市场,甚至可以用“千钧一发”来形容。

即使没有遇上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依然会有史上最大规模的874万名毕业生从学校走上社会求职,而疫情无疑让这一现状雪上加霜。

“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再创历史新高”似乎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高校开启全面扩招以来,每年毕业季都会见到的“热词”。

从需求侧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是我国蒸蒸日上的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需求。但从供给层面来看,“僧多粥少”的就业趋势则是每位毕业生难以回避的问题。

而疫情给“就业难”这一众所周知的社会问题平添了一份“苦涩”。

“金三银四”,3月和4月正是“春招”的黄金时段。根据往年的经验,大量工作机会和实习岗位在此期间密集推送,而这届毕业生却没那么幸运。

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9%,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6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55万人。对比2019年1-5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97万人,今年就业人数减少了137万人。

本该密集发布招聘与实习信息的各行各业,在疫情之下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威胁,许多公司不得不做出裁员、降薪、停薪留职的决定。而寄希望于春招的毕业生,在春节过后等来的却是企业大规模缩招。

求职者在西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查看招聘信息

智联招聘校园事业部总监孙凌说,往年春节后的3月是他一年中最忙的时间,而今年,在他接触的企业中,约有30%明确提出了终止所有招聘,有40%表示观望,等待沟通。

Boss直聘在4月份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贸易、进出口行业受到了国外疫情的二次冲击,纺织、鞋履、小商品等领域外贸订单数急剧下降,贸易/进出口的岗位校招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3.1%。能够吸纳大量应届生就业的服务业和贸易行业需求同样降低四成。

招聘单位代表在发放招聘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显示,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

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中,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指数从2019年四季度的2.18大幅下降至1.43,其中3月份更降至1.02的历史低位。与此同时,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同时减少,但由于需求降幅相对更大,CIER指数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3月份,进入春季招聘市场的毕业生显然遇到了显著的供需矛盾。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多方因素叠加,使毕业生普遍感受到骤增的就业压力。

“水土不服”的“云招聘”

一面是“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一面是“供不应求”的招聘岗位,“闲”在家的“准毕业生”们内心忐忑,只能把目光投向“线上”。

在甘肃省白银市的家中,张利明提前穿好特地准备的白衬衫,精神饱满地端坐在电脑屏幕前,与远程的面试官进行自我介绍,交流求职意向,半小时后面试结束,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22岁的张利明是西部一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疫情期间,他每天都守在电脑旁,时不时刷新招聘网站,从海量岗位中筛选符合预期的岗位并投递简历。

“云招聘”令多数毕业生感到新鲜,但却是疫情下的无奈之举。与现场面试不同,云招聘时面试官和应聘者往往“相隔万里”,只通过一个小小的屏幕进行沟通交流,进而达成面试意向,解决了疫情期间无法“面对面”应聘的困局。

主流的招聘APP大都在今年上半年开启了“云招聘”服务,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利用自身强大的流量资源和社会效应,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5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响应教育部号召,双方联合启动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专场招聘会”,一场云招聘活动,整合了16万家企业、40万个数字化就业岗位,声势浩大,不到十天就有超过28万名学生投递了简历,这显然是线下招聘无法匹敌的。

用人单位在西安高新区丝路人才大市场集中进行网络招聘

5月28日,2020年陕西省西安市重点单位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系列云招聘宣讲直播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这次宣讲直播通过微博、现场云、今日头条、央视频、看点直播等多个平台吸引了众多人才参与。截至当日19时,在线观看便超过了21.5万人次,登上新浪微博热门TOP榜。

虽然达不到线下面试的互动效果,但经历多轮线上面试后,毕业生们渐渐习惯了这种形式。张利明从今年1月份开始,前后参加了近十家企业的线上面试,最终拿到了2家企业的签约通知。

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张利明那样幸运。

线上招聘看似安全、快捷、成本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也问题不断。在线上招聘的过程中,黑屏、断线是常有的事,这些意外造成面试的不顺畅,影响企业对应聘者的选择。而习惯了线下面试的面试官们普遍反映,线上招聘时,应聘者的很多细节是没办法体现的。

另外,由于线上投递简历方便快捷,毕业生们海量投递,但用人单位的简历查看率却直线下降。数据显示,2月至今,湖南科技大学举办了8场线上招聘会,提供了超过10万个岗位。但截至5月中旬,网上签约人数仅为500人左右。而往年举行的线下招聘会,每场会仅提供2万到3万个岗位,却大约会有1000人达成意向。

招聘节奏明显被疫情打乱,“云招聘”最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但综合来看,“云招聘”远远未做好代替“线下招聘”的准备。

“雪中送炭”的“新职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对增进就业人数的安排在90%以上,而疫情之下,企业一季度面临亏损,其招人计划也无可厚非的趋于保守。即便有考研、公务员、以及国企的“兜底”,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更为长期和可持续的就业路径,依然离不开重振经济的市场与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的就业机制。

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一批新职业,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其中包括了“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直播售货员”在内的9个新职业。

几乎在同一时间,教育部发布了《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其中配套的就业统计指标中首次加入了“自由职业”,并计入就业率。按照新的指标,开设网店也算自主创业,而互联网营销工作者、自由撰稿人、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都被算做是自由职业,纳入了就业范围。

毫无疑问,这是社会变迁和疫情防控下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数据显示,目前已有约2000万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内容采编拥有78.8%的线上办公率,成为疫情期间工作效率受影响最低的岗位。而电子竞技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娱乐项目,经查询发现,有企业为电子竞技员开出5000-8000元月薪。

在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中指出,受年初疫情影响,应届生以往春季求职“黄金期”相应推迟,因此在第二季度中应届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大学就业景气指数也在逐渐回升,由4月份的0.81上升至6月份的1.07。

直播销售员正式成为新职业

不论这些文件及政策的发布是否是近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妥协行为”,我们都不难看出,新职业的发布、高校就业统计指标的拓宽,是一种求职指引,给“最难毕业季”的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多元、更灵活的就业选择。

疫情给2020届毕业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就业指导课”,我们应当看到,即便不遇上疫情,职业也是会随着时代发展优胜劣汰的。

1998年《新华字典》修订本中的一个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早已成为我们调侃的段子,但如果追根究底,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并非天方夜谭。毕竟,如今几乎被网约车取代的“出租车司机”和已然消失的“电报员、BP机接线员”都是当时的热门职业。

2012年,《新华字典》已将这一热门例句改为“张华考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时代的进步一定伴随着职业的变迁,即便是惨淡的就业市场,也有无数可以应对的路径与抉择。疫情当前,共克时艰,2020届毕业生更应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将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轨迹相连接,紧追时代脚步,开阔人生舞台。

猜你喜欢

应届生就业人数毕业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解析校招,读懂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神数据
2017年应届生就业:硕士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600元
数据
德国就业人数创统一以来新高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