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调查:沙漠上的“新粮仓”
2020-11-05张永军
文/ 本刊记者 张永军
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的村民在灌溉农田
盛夏时节,在榆阳区补浪河乡昌汗敖包村五十里沙,马铃薯相继进入盛花期,白色、粉色、紫色的花争相斗艳,煞是好看。站在陇上,放眼望去,不仅被眼前一片浩瀚的美景所吸引,更为沙漠变良田而惊叹。
生态改善,百万亩沙漠变良田
距离榆林城区20多公里的榆阳区大纪汗村,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过去常年黄沙漫天,一片荒芜。如今,这里的荒沙经过整治,已变身万亩良田,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类似的奇迹在塞上古城榆林随处可见。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榆林境内。历史上,这里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已经成为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当时,榆林沙化土地面积3600万亩,流动沙地总面积超过860万亩,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陕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99%集中在榆林。“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就是榆林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当时写照——形成“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也成为陕西绿化美化的“短板”。
面对这一现状,陕西誓与沙斗争。1959年,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沙漠考察队的基础上组建,并筹建了第一个治沙造林林场——陕北防沙造林林场,随后榆林陆续在长城沿线设立了20个国营林场和10多个国营苗圃。中国防沙治沙,从榆林起步。
多年来,榆林市根据“南治土、北治沙”战略,几代榆林人坚持不懈实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使一块又一块流动沙地被固定和半固定。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依托退耕还林等工程,按照“全封、远飞、近造”的工作思路,采取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结合等综合措施,相继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治沙造林行动,累计植树造林350多万亩。在北部风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新建以樟子松为代表的常绿针叶林180万亩,完成“万亩连接工程”52片,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榆林的发展史是一部治沙造林史,榆林治沙造林史也是一部中国特色生态建设创业史。如今,沙再也“流”动不起来了,2157万亩郁郁葱葱的树林成功锁住了860万亩流沙,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防沙治沙,榆林走出了中国经验。
今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对外公布:陕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一消息,媒体形象地誉为“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而最终的结果则是,防沙治沙的成功,榆林的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百万亩沙漠变良田,广袤的沙地竟然成了陕西“新粮仓”。
晚霞中的榆林高新开发区一角
粮食高产,创全国39项纪录
今年63岁的思文凯,家住榆阳区补浪河乡昌汗敖包村五十里沙,深处沙漠腹地。2013年,他放弃煤矿经营,转身投入到曾经熟悉的黄土地,开始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农民。他以每亩90元的价格承包了2.2万亩荒沙地,并通过占补平衡政策进行了土地平整,并投资500万元建立补浪河大志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当时补浪河乡唯一的农业园区。如今已发展成为了种养结合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产业规模近亿元。
同样,2013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刘伟回到老家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那泥滩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种起了玉米、马铃薯,成了一名高级职业农民。他说,“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且耕地面积大,很适合种粮。政府还出台扶持政策、给我们教技术,种一年地的收入比打工高多了。”
不论是思文凯弃商从农,还是刘伟从外出打工到回家种粮,这种转变,正是近年来榆林打造陕西“新粮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1088.9万亩,粮食总产量266.2万吨,分别居全省第一;2019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1090.9万亩,粮食总产量265.5万吨,蝉联全省第一。榆林粮食生产已实现“十六连丰”。
榆林87%的耕地是旱地,农业发展的潜力也在旱地。从2006年开始,榆林从财政收入里拿出专项资金,在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区开展5大类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为每个试点更换优质良种,对田块实施一对一配方施肥。短短5年间,累计创建示范田36万亩,并且创下39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榆林人明白,要想产出更多的粮食,就必须向耕地之外“取地”“用地”。榆林一方面开展防沙治沙行动,另一方面在沙区发展大棚种植、育苗等产业。据统计,榆林已把近百万亩沙地变为耕地,全市农耕地总资源达1600多万亩。与此同时,一批有管理能力、技术实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正成长为榆林农业生产骨干。目前,榆林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808个,家庭农场3188个,居全省第一。
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榆林市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种粮比较效益。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7家、现代农业园区258个。
现如今,除粮食规模不断扩大外,榆林也初步形成“东枣、西薯、北种、南豆”的特色产业格局,并不断发展壮大“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两杏”8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海红果5万亩,架构起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
榆林市榆阳区青云镇郑家川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
潜力无限,打造陕西“新粮仓”
榆林面积广阔,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属于风沙草滩区和丘陵沟壑区,经过长期不懈的“治沙治土”,榆林脆弱的生态环境初步得以修复,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形成特有的种、养殖环境,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榆林农牧资源丰富,羊、枣、薯、豆等农副土特产品,品质优良,享誉国内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农业科技的进步,榆林市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羊、红枣、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产品优质产业基地。
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处吴金亮向记者介绍,以前,渭南是陕西粮食产量第一大市,从2018年开始,榆林成为陕西粮食产量第一大市。究其原因:一是通过这些年的防沙治沙,尤其是榆林北部沙漠地带整治,让榆林农田面积迅速扩大;二是通过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榆林地区的集中连片良田增多,同时榆林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以粮食、马铃薯为主的高效高产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粮食质量跟产能逐年提升;三是以旱地为主的榆林,近年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旱地农业覆膜技术的使用,使全市粮食不断增产,产值持续增加。
根据榆林农业产业发展状况,有专家建言,无论从总面积、常用耕地面积来看,还是从农特产品的种类和营养价值来看,榆林市发展农业经济的潜力都大于其他地市。在工业经济发展即将触碰到能源、环保、容量“天花板”的关键阶段,必须结合党的大政方针,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并进,从土地里“刨金”,从影响榆林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着手,因地制宜,深挖潜力,全市上下形成合力,促进榆林农业经济大发展。
吴金亮也坦言,随着近年来榆林通过防沙治沙让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多,在下一步打造陕西“新粮仓”中,如果解决了水的问题,榆林的农业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上图: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长胜村村民在圈舍中喂羊下图: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群众在采摘大棚西红柿
总之,从榆林历年农业发展数据可以看出,无论经济怎样起伏,农业经济一直都在稳步发展,为榆林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大跨越,使之成为榆林经济的有力支撑,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放眼长远,加大农业政策、财政方面的支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农业增值空间,改变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培养技术型农民,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更好地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榆林经济的快速、健康、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未来,榆林打造陕西“新粮仓”的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