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精准思政路径研究
——基于武汉市11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
2020-11-04邬海峰
王 渊,邬海峰,严 嘉
一、引 言
近年来,突发事件成为社会 “非常态”中的 “常态”,呈现出频率高、范畴多、辐射广、损失大的复合性危机特色,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该次疫情持续时间长,给民众的生命安全乃至经济社会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近年来发生的非常严重的一次突发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 “突发事件”做出了定义,是指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产生的瞬间性、爆发点的偶然性、发展趋势的危机性以及其后果对主体与社会具有危害性等特征[1]。我国教育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对此类事件进行专门研究。突发事件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潜伏期、爆发蔓延期和恢复重建期。从潜伏期加强防范的角度看,王鸿基于应急管理理论提出,为更好地防范高校突发事件,必须加强以预警机制、缓解防范机制和安全应急教育机制为主体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防范机制建设,维持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从爆发蔓延期积极应对的角度看,宋娟等基于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提出,根据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心理干预可以分别从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即预防、应对、善后三个阶段进行[3]。李艮基于情境学习理论提出,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契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深入和有效地进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4]。从恢复重建期发挥作用的角度看,刘艳华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提出,高校应从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思政教育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政教育创新型研究[5]。张毅翔从系统辩证法视角对疫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性建构[6]。一些学者则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必须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价值引导[7][8]。同时指出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着力点,即加强爱党与爱国主义教育,坚定自信心;加强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保障知情权;加强生命健康和大爱教育,增强抵抗力;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恐慌感[9]。现有研究主要是以思辨为基础的理论探讨和逻辑分析,实证调查研究不足,难以为学生工作者直接掌握和应用。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指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满足大学生需要程度的状况[10]。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传统的基础范畴中,将教育者作为主体,教育对象作为客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便可理解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满足客体需要程度的状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应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主导性、针对性、持续性等方面加以综合考察[11]。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充分利用重大疫情这一特殊事件、特殊情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契机。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理论跟学生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对特殊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十分必要。因此,本文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基于此次疫情中的调研结果开展分析,从实践应用层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精准思政路径进行研究,通过精准定位疫情防控这本思想政治教育的 “活教材”、精准选择有效方式和内容,面对疫情中的学生精准发力,加强帮扶措施的精准供给,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探索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精准思政路径方案。
二、武汉市11所高校大学生调研情况
调查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关注现实、回应现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一)电话访谈
面对突发疫情这一情况,为深入了解在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笔者于2020年3月9日至4月22日,对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在校生随机抽样,电话访谈了2 062名学生,其中本科生1 192人,硕士生805人,博士生65人;男生1 254人,女生808人。具体比例如图1所示。主要调研的问题包含四个方面:(1)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思想状况如何?(2)大学生面对疫情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怎样?(3)受疫情影响的大学生就业呈现什么样的局面?(4)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有哪些亟需学校回应的期待?受访的大部分学生表示疫情来临时感到恐慌和焦虑,因为不具备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也有部分学生对疫情期间产生的有关社会问题表示困惑和不解。超半数的学生出现过失眠、悲伤、无助和混乱等应激反应,其中1人居家期间被查出中度抑郁,大部分原来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学生表示长期在家与父母相处关系紧张。部分非湖北籍学生返乡后在隔离期间受到歧视,希望返校后学校能给予心理辅导和帮助。约15%的学生反映网上在线学习存在较多困难;112名学生表示没有网络,无法学习;156名毕业生因为数据资料或者电脑在学校而导致毕业论文撰写推进迟缓。毕业生普遍反映,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难以全面复工,学生与单位之间的面试或签约步骤停滞。由线下改为线上求职的变化,学生和招聘单位都需进一步适应,不断调整心态和方式。不少学生都很关心返校后的管理方式能否确保大家健康安全,就学校的防疫物资准备是否充足,如何避免聚集等问题提出疑问和建议,希望学校予以回应。
图1 电话调研学生比例
(二)问卷调查
为更加全面了解疫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笔者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于2020年6月下旬至7月初,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1所高校 (含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非 “双一流”普通高校)发放网络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针对在读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1 575份,其中,男生823人,女生752人;本科生1 195人,硕士生360人,博士生16人。具体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问卷调研学生比例
问卷由30个问题组成,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调查疫情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如对李兰娟院士提出的给青年树立正确人生导向观点的态度等;第三部分调查疫情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即对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测试;第四部分调查疫情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影响,了解学生在 “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学习存在的困难;第五部分调查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六部分调查疫情对高校日常教育管理的影响。
1.思想方面:调研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海外疫情不断快速扩散,大学生对党和政府防控疫情的决策和措施的满意度提升了14个百分点。疫情初期有4.8%的学生对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感到不满意;现阶段表示 “非常满意”和 “满意”的已达到96.1%(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满意度对比
94.5%的学生对疫情防控中体现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中国精神的凝聚力表示赞成,同时也觉得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对自己增强中国梦的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如表2所示)。但也有极个别学生表示在网络上看到抹黑国家的言论时会 “默认”,反对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表2 大学生对疫情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精神的认同情况
48.9%的学生表示,疫情发生后对青年人应该担当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有了更深的思考,但还停留在意识层面,没有付诸实践的想法;而有32.6%的学生不仅在疫情中对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付诸实践,积极参与到了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如表3所示)。
表3 疫情促使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思考
6名学生表示不同意李兰娟院士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的观点,4.4%的学生表示虽然欣赏医护人员等冲锋在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但是将来自己择业时却不会考虑这些工作岗位。
2.心理方面。调研数据显示,疫情初期,61.5%的学生表示疫情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在这一时期,44.1%的学生更倾向于关注社会治理的各种问题和负面信息。44.4%的学生表示担心和害怕自己被感染;13.5%的学生感到恐慌和焦虑;3.6%的学生伴有紧张失眠的症状(如表4所示)。25.1%的学生感到透不过气,27.9%的学生表示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同时有45.5%的学生感到很难主动开始学习。但现阶段,62.7%的学生都感觉轻松和愉快。
表4 疫情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
3.学习方面。调研显示,59.3%的学生在线学习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无法与老师、同学面对面沟通,答疑交流不便、不深入,占比57.2%;69%的学生表示长时间上网课容易走神,学习受到网络及外界环境的干扰,专注力不够,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还有25.4%的学生表示所在地没有网络,根本无法参加在线学习 (如表5所示)。
表5 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4.对毕业生的影响方面。74.6%的学生表示疫情导致高校招聘工作滞后,毕业生整体求职进展缓慢。63.9%的学生提到,受疫情影响,学生与单位之间的面试、线下签约或电子签约步骤停滞。66.7%的学生认为,由线下改为线上求职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影响就业心态以及学生对招聘单位和岗位信息的深入了解,导致学生求职就业自信不足 (如表6所示)。
表6 疫情给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带来哪些影响?
5.日常教育管理方面。93.4%的学生都觉得学校有必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应急能力和生态环保意识。91.7%的学生要求返校复学后的管理方式须确保大家的健康安全,应错峰上课、用餐,避免聚集。
三、大学生在疫情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大学生在疫情中面临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应对突发疫情的意识、能力和思想准备不足
Sayegh等将突发危机事件的典型特征归纳为:起因和后果的不确定性、低发生率、非常规性、要求迅速对其反应、威胁生命以及决策困难[12]。本次疫情满足了以上所有特征,公众心理也会表现出与日常情境下完全不同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危机情境下倾向于直觉决策[13],但如果提供模拟和预演的机会,有了相关经验作为参照,其行为的非理性程度会下降[14]。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生活常态被突然打破,首先会尝试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当既往经验难以应对时,就会体验到自身的紧张和焦虑[15]。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相对不足,缺少对学生应急知识的培训,包括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等,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必然会产生恐慌、焦虑的心理。因为对心理学常识匮乏,不能理解自身困扰的心理因素,一般状态下的 “焦虑”就会引起人们的负性注意偏向 (即更多地关注负面信息)[16]。此次疫情来势凶猛,防控形势变化无常,对国家应急反应能力的考验加剧,确实暴露出一些社会治理短板,因此造成各种谣言满天飞。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政治辨别能力不强,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容易片面化,产生困惑、误解以及各种负面情绪和行为。
(二)突发疫情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普遍负面影响
疫情发生后,公众对于感染病毒的情绪以焦虑为主,害怕、悲伤和无助次之[17]。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影响和各种信息的干扰,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产生一些异常心理和行为。主要的反应有:(1)恐慌心理,表现为企图摆脱或逃避特定情境而又苦于无法逃避的无助感;(2)焦虑心理,表现为内心紧张、惶惶不安、对于将要发生的不利情况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出现狂躁、高度警觉的状态;(3)抑郁心理,突发事件通过个人的应激机制增加了学生抑郁发生的风险;(4)其他心理问题,如睡眠障碍、愤怒、悲痛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且伴随有躯体症状和体征等[18]。根据本次调查分析,疫情防控期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五种类型:毕业就业焦虑类、学习困难焦虑类、亲子关系紧张类、生活困难焦虑类和害怕疫情恐慌类。部分学生因为担心自己感染而恐慌紧张,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己感染或者家人感染而害怕焦虑;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拮据,受疫情影响父母无法按时复工而降低收入导致生活困难,情绪紧张忧虑;部分学生本身患有精神类疾病 (抑郁症等),与家长关系紧张,亲子交流障碍和困难;部分学生因为线上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习情绪;毕业生因为找工作及考研由于受疫情影响被耽误而产生各种焦虑。
(三)大学生面对疫情期间 “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有待适应
此次疫情的发生,瞬间改变了大家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高等教育在线教学的步伐。对于疫情时期的特殊学习方式,虽然学生们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线教育实现了时空分离状态下师生同步或异步的教学行为,但作为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线交互效果一直是在线教育中有待提升的方面,它包含学生与媒体界面的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新旧概念之间的交互等[19]。这种在线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很多挑战,比如学生可能会因在线课程中资源过于丰富而遇到信息超载、生理负担加重 (长时间面对屏幕带来的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线教育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首要的是网络接入条件、设备配置。学生居家隔离,不同地区网络条件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在线学习任务。
(四)疫情的持续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叠加就业困难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和结构性就业难双重压力一直存在。2020年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与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并存,加上疫情影响,原本计划在各高校举办的大型现场招聘会取消,改为24365网络招聘模式,如果毕业生所在地网络环境不佳,会使其就业面临更大挑战。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有关措施和政策积极帮扶,但由于学校和学生自身不足等问题,效果并不明显。
(五)疫情的全球扩散引起学生关注学校的应急管理方案
2003年SARS之后,各地高校纷纷制定了一些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但并没有形成全面的 “大学校园应急管理”意识,也没有建立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防范及发生后的恢复保障措施等全套应急管理方案。疫情的快速传播也让高校措手不及,针对学生提出的疑虑,高校应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以平安校园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方位思考,科学系统规划,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四、实施精准思政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响应方案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20]。总书记虽然未使用 “精准”这一提法描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与推进策略,但其在不同场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 “精准”二字[21]。精准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样态,需要切实抓住提质增效的 “硬核”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在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大学生居家隔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生命线的作用成为精准思政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全面性原则,应将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精准育人落实到疫情防控中,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做到对学生问题的精准识别,在教育、服务、管理措施的定制上进行精准供给,面向对象精准发力,将疫情期间的思政工作融入学生生活,实现主客体互动的精准对接,从而构建一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精准思政路径方案 (如图3所示)。
图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精准思政路径
(一)主导性的精准教育:因势而新,精准供给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价值认同,包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认同,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彻底,不仅表现为理论上的科学性,更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性,具体为能否关照社会重大、热点问题,能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围绕疫情防控现实问题和社会价值误区,学生工作要因势而新,精准发力、“定点爆破”;精准供给 “有滋有味”的内容,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应该抓准时机强化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整合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突发事件在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预想不到的教育 “契机”——情感体验。体验学习可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得到正确的引导,更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通过学生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既可以提升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23]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是突发事件中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学校要号召和鼓励学生在各自的生活区域开展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等有益的实践锻炼活动,并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用身边的榜样感动同龄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不断将爱国情怀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在形成正确 “三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认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其次,加强对现有主题教育、党建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内容中各种要素的整理、加工、重组与创新,使之更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探索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再次,在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教育培训和演练。着力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危机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应急能力。最后,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增加专题模块和讨论环节,将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融入课程思政,使理论教学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对疫情防控期间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透彻分析,以 “有理有据”的阐发,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 “好”等重大问题讲准、讲深、讲透。从责任担当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答疑释惑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充分发挥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典型示范教育功能,通过主流价值观引导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躬行。
2.深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生命等都带来重大影响,学生工作需要把握好时机,形成定期、定时、定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在社会实践中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胸怀祖国的抱负和关注民生的情怀,对大学生着重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卫生防疫、医院、部队、社区、农村、企业中,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走访活动等,亲身经历和了解社会真实面貌和实际状况,感知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危机与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感衔接起来,培育家国情怀,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气象。学生工作还要让大学生具备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大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要切实帮助他们巩固国家意识、涵养爱国情怀、激昂强国之志,将 “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的理性情感转化为自觉的报国行动。同时也要在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过程中培养锲而不舍的拼搏、奋斗精神,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不辱使命的实践态度,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做砥砺奋进的时代新人。
(二)针对性的精准服务:因事而化,精准解决学生困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体现在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围绕学生的所思、所虑、所忧,关照学生的心理困扰、学业和就业困难,满足其需求和期待,为其提供精准服务。精准服务要做好咨询快速响应、服务贴心周到等多方面细节,让精准供给 “有情有义”。
1.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建立高校应急心理辅导支持系统。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和之后采取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与咨询,针对毕业就业焦虑类、学习困难焦虑类、亲子关系紧张类、生活困难焦虑类和害怕疫情恐慌类这五类学生群体进行网络或者电话的个体咨询或团体辅导,对于生活困难群体,还要及时给予物质上的补贴和资助,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确保学生能安全度过这一危机事件。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应急心理支持系统,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班级党员干部同学都要密切关注各类焦虑群体,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各种不同心理体验及反应,帮助学生舒缓和表达情绪,有针对性地提出辅导建议,做到贴心、全方位地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二是建立多渠道的应急心理支持系统。社会、学校、家庭要各司其职,承担相应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家校联系,通过倾心交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减轻恐惧和焦虑感,并教会学生用转移、暗示等方法放松心情,减少危机中的心理、行为失衡与偏差,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其次,注重疫情过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恢复和重建。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失调并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马上消失,在事件善后中要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恢复与重建,提高个体心理承受力和心理应急素质。疫情结束后,需深化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工作。突发事件前,经常开展应急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便于突发危机事件时及时反应、做好防范工作;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准确把握事件发展态势和预测变化趋势,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挖掘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突发事件过后,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救助。对于隔离期间受到歧视对待的学生群体,学校要组织专项团体辅导,助其释放负面情绪并正确理解疫情期间大众的恐慌心理。
2.加强学业帮扶,确保学生学习质量。首先,加强与教学主管单位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学生线上学习。一是任课老师适当放慢节奏,细化教学内容;多给予学生方法性的指导,注意增加互动,组织讨论。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提前做好学情调研,在总体学习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教材,尽量设计生动活泼的交流互动环节,帮助学生解决长时间关注屏幕的视觉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将学生完成较好的作品和作业进行案例展示,从 “独白”或者 “满堂灌”的方式转化为师生交流,采取录播和直播相结合等方法充分发挥在线教学 “碎片化”学习的优势。也可通过线上翻转课堂的模式强化互动,增加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激励学生深度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练习、测试、任务等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再进行直播教学予以重点解决。二是为身处偏远地区无wifi上网学习的学生提供流量补助,同时鼓励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创建拓展资源库,通过QQ或者微信打包给学生,推送的资源可包括基本知识、经典题例和主题探究、解题策略等,有效缓解学生学习条件上的困难。三是为疫情期间学习提供各类支持活动,通过建立学习互助QQ群,由各专业学霸为学习困难同学讲解课程内容,在线答疑辅导,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四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教师培训投入,适时开展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在线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并大力推广在线教育教学规律,让一些传统学科形成更为精彩的在线教学实践模式。
其次,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多方持续关心学生毕业进展。导师在线指导,一对一联系毕业生,一方面帮助那些完成毕业论文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验方法、论文数据等难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克服居家学习困难,增强学习主体性,正视疫情给毕业论文撰写带来的不便,积极调整心态,寻求帮助和指导,提高自我线上资源的搜集能力,把当前面临的挑战内化为自我成长的积蓄资本。学校建立起家校协同双向通道,教师可充分利用在线班会等形式对家长协同进行培训;家长营造居家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参与精准辅学,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大学生求职就业和创业指导。首先,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就业工作实效。一是建立 “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校友联盟”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通过组建就业工作联盟,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动员导师人脉资源,激活校友母校情结,提升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和地方人社部门协作,积极与校企战略合作单位联系,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上深化人才供需对接,及时发布毕业生学科专业及生源信息,多渠道发挥校友资源作用,调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等力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二是对学生进行 “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精细化就业咨询,帮助学生解答网上求职的疑惑和难题。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参加在线宣讲、互动交流和视频面试,构建疫情防控期间用人单位与学生快速便捷的招聘与求职平台。实时推送与专业契合度高且符合学生意向的岗位信息;辅导员或专业团队为毕业生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经验分享等指导活动,提升学生就业自信。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点对点帮扶,贯彻精准帮扶理念,找出困难的具体原因,实现 “一生一策”动态管理。
其次,摒弃固有传统思维,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围绕互联网思维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种支持力度,为创新创业提供更优质专业的服务。加强校企战略合作,搭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成本低、便利快捷化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下大力气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积极协助构建适合大学生的多层次、多渠道创业融资体系。由学校出资,与校友合作,设立创业基金,利用多方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学校还应与一些较为成功的创业网站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直接登录相关网站学习和掌握当前自主创业的最新资讯;针对上网有困难的学生,开通专门的就业、创业咨询服务热线,学生在面临找工作难、就业迷茫和焦虑时,产生创业想法和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都可以直接拨打就 (创)业咨询服务热线寻求帮助。
(三)持续性的精准管理:因时而进,精准回应学生诉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就是要及时跟进,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抓住时机,利用好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强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与理解,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其正当合理的需求。在疫情期间积极回应学生诉求能赢得信任、凝聚力量、温暖人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教育引领,关心留守学生。一是保障学生日常生活必需物质的配送,在生活上贴心关怀。二是成立留守学生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认清疫情防控形势,深入了解留守学生困难和需求,精准到人,做好心理疏导,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同时,采取网络、校园广播等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传播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给学生以正确和及时的信息引导,进行突发事件的常识教育和应对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三是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人员队伍,以学工系统教师为基础,挑选辅导员组成应急分队,及时协助学校处理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任务。
2.采集学生健康信息,科学制定学生返校准备预案。一是精准制定分批错峰返校工作方案。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辅导员提前返校做好迎接学生开学准备,提前开展即将返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并强化防疫抗疫教育;做好学生返校过程中防止感染的风险教育和防疫措施指导;毕业生错峰办理离校手续。二是防疫物资储备和生活物质保障到位,备好隔离观察区。可申请政府专项资金资助、争取校友企业支援、适当使用学校公共事业经费解决防疫物资购置的经费问题;并请政府给予学校专业处置队伍的援助,下派具有一线防疫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入驻学校提供防疫工作指导。三是在学生返校后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对教育教学活动严格管控,避免人员聚集。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观念、行为、技能等,使大学生准确、快速掌握防护技能,学会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对学生健康状况和位置信息进行严格掌控,加大日常管理力度。
五、结 论
精准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符合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要求,也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具体体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精准思政需要抓住精准供给这一提质增效的 “硬核”问题,面向对象,精准发力,确保 “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实施精准思政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理论的指导下,遵循 “精准思政”理念,本文提出了以下观点:第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树立 “问题意识”,聚焦的重点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对其需求和期待的精准识别基础上精准供给和精准发力,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第二,定位疫情防控这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高校学生工作应积极探索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精准思政路径方案,将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精准育人落实到疫情防控中,坚持 “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做到对学生问题的精准识别,在帮扶措施的定制上进行精准供给,保证对话的有效性,将思政工作融入学生居家隔离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主客体互动的精准对接。第三,面对疫情中大学生存在的现实困难和诉求,高校学生工作要积极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快速反应的解决方案,秉持 “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精准选择有效的方式和内容面向学生精准发力,做到为学生提供:(1)主导性的精准教育:因势而新,精准供给教育内容;(2)针对性的精准服务:因事而化,精准解决学生困难;(3)持续性的精准管理:因时而进,精准回应学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