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早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04张婉君马少勇邵志敏金岳龙姚应水
张婉君,齐 凯,马少勇,邵志敏,赵 颖,金岳龙,陈 燕,2,姚应水
(1.皖南医学院 a.公共卫生学院 皖南医学院慢性病防制研究所;b.后勤管理处;c.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山东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3.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3)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可以为我们一天的活动提供营养和能量。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较多脑力和体力活动使得他们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也相对较大。研究表明,早餐食用频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结局有关[1]。故大学生规律早餐对保持充沛的精力及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伊朗一项调查[2]显示,从不吃早餐的大学生占7.2%。国内大连科技学院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基本不吃早餐报告率为27.4%[3],而本地区尚无相关报道。
为了解大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6年1~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8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改善大学生不良早餐行为现状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芜湖市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年级进行分层再整群抽取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85份,排除无效问卷425份,最终有效问卷共4160份,有效回收率为90.7%。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4]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
1.3 相关定义 不吃早餐:过去1周内,吃早餐天数≤2 d;抑郁情绪:在过去 12 个月里,持续时间≥2周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而停止日常活动;自杀相关行为①自杀意念:在过去 12 个月里,考虑过自杀;②自杀计划:考虑过自杀并制定过自杀计划;③自杀未遂:曾经采取措施试图自杀;具有以上3种行为之一,为存在自杀相关行为;缺乏体育锻炼:在过去1周内,≤3 d进行体育锻炼或每天锻炼不足30分钟;不健康减肥行为:过去1个月内,曾经为减肥或控制体质量而接连24 h或更长时间不进食;或采用抠吐法减肥;或未经医生指导,擅自吃减肥药[5-6]。
1.4 质量控制 由皖南医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后,进行现场调查,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学生匿名填写调查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并进行查验。数据录入员经过统一培训后使用Ep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录入完成后,随机抽取5%的问卷进行重复录入,录入一致率≥95%为录入质量合格,否则须全部重新录入。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不吃早餐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大学生早餐行为的一般情况与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吃早餐的大学生占13.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院校类别、年级、生源地、家庭因素(家庭年收入、母亲学历、父母职业)以及其他健康危险行为(抑郁情绪、自杀相关行为、不健康减肥行为、缺乏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不吃早餐行为明显相关(P<0.05)。见表1。
表1 大学生早餐行为一般情况与单因素分析[n(%)]
2.2 大学生早餐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不吃早餐作为因变量(0=否,1=是),采用逐步回归法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不吃早餐的风险高于女生[OR=1.785,95%CI(1.471,2.166)];医学类院校早餐就餐率高于非医学类[OR=0.526,95%CI(0.424,0.652)];与大五年级相比,大一[OR=0.367,95%CI(0.235,0.574)]、大二[OR=0.416,95%CI(0.268,0.645)]、大三[OR=0.181,95%CI(0.097,0.338)]、大四[OR=0.452,95%CI(0.209,0.980)]不吃早餐的风险更低。母亲职业与不吃早餐行为有关,与母亲的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医生、公务员为不吃早餐的危险因素[OR=1.888,95%CI(1.296,2.750)]。抑郁情绪及自杀相关行为均为不吃早餐的危险因素[OR=1.715,95%CI(1.342,2.193);OR=1.507,95%CI(1.144,1.984)];大学生存在不健康减肥行为[OR=1.977,95%CI(1.383,2.824)]、缺乏体育锻炼[OR=1.876,95%CI(1.478,2.381)]不吃早餐的风险更高。见表2。
表2 大学生不吃早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吃早餐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7]、脑卒中[8]、动脉粥样硬化[9]等有关。且相关研究表明不吃早餐与抑郁症[10-12]、肥胖[13]等有关。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独立的重要时期,良好饮食习惯是今后健康生活的基础。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不吃早餐的报告率为13.4%。女生早餐就餐率高于男生,这与女生相对于男生生活习惯更好,更关注早餐的营养状况有关[14]。医学生相较于非医学生早餐就餐率更高,可能是因为医学院校的课程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早餐习惯,这与邹纯净等[15]的研究一致。并且本研究显示,与高年级相比,低年级不吃早餐的风险较低,可能因为低年级才慢慢脱离父母的管理,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母亲的职业与不吃早餐有关,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医生、公务员为不吃早餐的危险因素,这些家庭中母亲文化程度高,更注重早餐的质量,但也可能越易强迫孩子吃她们觉得有营养的食物,使孩子产生反抗与厌食心理[16],从而形成不良的早餐习惯。
本次调查还发现不吃早餐与抑郁以及自杀相关行为等负性情绪明显有关,大学生存在抑郁或自杀相关行为,更倾向于不吃早餐。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表明,不吃早餐与抑郁症相关[10-12]。不吃早餐与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可能是相互的,负性情绪的产生可能对食欲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不吃早餐难以提供日常活动所需能量,个体会感觉无助和沮丧[17]。此外,缺乏体育锻炼以及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所占的比例较高,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减少,以及不正确的减肥观念可能会使他们养成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综上所述,大学生不吃早餐的行为与性别、院校类别、年级、母亲职业以及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如抑郁、自杀相关行为,不健康减肥行为、缺乏体育锻炼有关。因此,为改善大学生不吃早餐的现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定期在高校尤其是非医学院校开展健康饮食宣教;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大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父母应加强对孩子饮食习惯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