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刺血疗法、火罐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2020-11-04王莉平
马 念, 王莉平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三叉神经痛为常见脑神经疾病,临床症状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2]。研究[3]显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在中医学领域,三叉神经痛属“头风”“面痛”等范畴,针刺、刺血疗法、火罐治疗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4]。本研究观察了针刺联合刺血疗法、火罐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3~74岁,平均(58.52±2.59)岁,病程2~7年,平均(4.53±1.27)年; 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41~75岁,平均(58.43±2.62)岁,病程1~8年,平均(4.51±1.38)年。2组基线信息(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 ①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5分者; ② 年龄18~80岁者; ③ 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配合度高。排除标准: ① 合并癫痫、头部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 ② 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③ 有精神、语言障碍者; ④ 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1.2 方法
对照组: 采用刺血疗法加火罐治疗。取曲池、侠溪、支沟作为主穴,第一支痛配穴攒竹、丝竹空、阳白、中渚,第二支痛配穴迎香、四白、禾髎、角孙、合谷,第三支痛配穴下关、大迎、颊车、翳风、内庭。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放血,首次令每穴出血3~8滴,此后递减。出血量不足,可用手指挤压出血。针后拔罐10~15 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5次为1个疗程。
观察组: 在对照组刺血疗法加火罐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针刺治疗。针刺方法如下: 患者取仰卧位,针具选用无菌针灸针(规格0.25 mm×40 mm和0.30 mm×70 mm), 针用泻法。阳白二透,沿阳白穴透刺鱼腰穴、头维穴,使针感传至眼、前额。针四白穴,针尖刺入同侧太阳穴, 1寸为宜,针感传至上颌、上牙。针下关穴,针尖向对太阳穴方向刺入2寸,针感传至下颌、舌时。针夹承浆穴,沿皮透刺地仓穴,沿地仓穴透刺颊车穴,扩散针感至面颊、口齿部位; 按常规刺法,针刺阳白、翳风、地仓、合谷、内庭等穴位。留针0.5 h。
1.3 观察指标
① 临床疗效[5]: 显效,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消失,3个月内未见复发; 有效,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有所缓解,3个月内存在复发情况; 无效,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 VAS评分[6]: 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游动标尺(长度10 cm,含可滑动游标,共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0分表示无痛感, 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临床测试时,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根据身体疼痛情况滑动标尺,医生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进行评分。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 评估患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该量表由18个条目组成7个项目,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单项分值0~3分,总分范围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VAS评分比较 分
2.3 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各项目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PSQI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三叉神经痛起病急,疼痛明显,受累范围大,症状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8]。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三叉神经脱髓鞘改变而导致三叉神经内部发生异常电兴奋灶有关[9-10]。临床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患者服药后多会伴有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祖国医学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归于“头风”“面游风”等范畴,认为其由局部经脉瘀阻、气血亏虚引发,加之风、湿、寒等外邪侵袭和正气虚弱所致,临床治疗应强调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气血调和[11-12]。
作为混合神经,三叉神经由眼支、上颌支、下颌支构成,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第二、三支混合痛[13]。中医认为,面部由手、足三阳经所主,微针可通经脉,调理气血,故将手足三阳经穴作为主穴,经定向透刺,沿三叉神经各分支走向,增强针感,使针刺强度、范围不断增大,与三叉神经干发生作用,可将三叉神经异常放电、疼痛传导阻断[14]。针刺疗法通过对传导痛觉的神经进行刺激,使之发生阻滞,可使脊髓背角细胞对损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确保肌肉血管痉挛得到有效缓解,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采用三棱针点刺面部疼痛扳机点,并对面部经气进行拔罐调节,可使患者气血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确保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刺血疗法和火罐治疗的作用为活血化瘀、去腐生新,缓解疼痛[15-16]。研究[17-18]证实,刺血疗法加拔罐治疗能够对局部组织释放的致痛物质进行有效稀释,调节小血管壁舒缩功能,使局部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加速组织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针刺联合刺血疗法加火罐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目前,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刺血疗法配合针刺治疗等,而临床关于针刺联合刺血疗法、火罐治疗的研究尚不多见,后续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联合疗法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刺血疗法、火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