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术英语研究:现状及展望(2000—2019)
——基于CiteSpace 知识可视化图谱分析

2020-11-04卢军坪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学术大学

卢军坪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100089;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文理学部,上海201209)

0 引言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即学术用途英语,又译“学术目的英语”[1]、“学业用途英语”[2]。该术语首次由英国学者Tim Johns 于1974 年提出,次年被英国文化委员会使用才得以较为广泛的运用。1976 年,伦敦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了针对英语语言教师的EAP 培训。随之,“EAP”一词开始在美国使用[3]。在英国和北美,EAP 作为基础课程,是为了给国际学生提供额外的语言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课程学习。在其他非英语国家和地区,EAP 教学也非常普遍,如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国将EAP 设置为非英语专业的必修课[4]。

在我国,随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颁布,以EAP 为方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渐明朗,EAP教学与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适时回顾并总结国内EAP 教学研究状况有助于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展望未来。然而,专门针对我国EAP 教学与研究的综述文章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2000—2019 年国内核心期刊EAP 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分析,旨在客观呈现我国EAP 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个人思考,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发展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论文检索使用“中国知网” 期刊数据库, 采用高级检索方式, 以“主题” 为检索项, 分别以“EAP”、“学术用途英语”、“EAP”为检索词, 将发表年限设定为2000—2019 年,文献来源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最终获得有效数据622 篇。检索日期为2019 年10 月1 日。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 知识图谱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它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5]。因此,本文以CiteSpace5.6(R2)为主要研究工具,辅之以CNKI 计量可视化工具,以多元、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我国EAP 领域的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等情况,从而把握我国EAP 研究热点及特点,了解EAP 研究的发展路径及发展趋势。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发文情况

通过对样本文献按年代进行梳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该研究主题的研究规模和受关注程度,图1 所示为“EAP”教学研究的历时变化趋势。

图1 2000—2019 国内核心期刊发表“EAP”论文数量情况Fig.1 Number of EAP papers published in domestic core journals(2000-2019)

以图1 所展示的论文发表趋势为依据, 可将EAP 教学研究分为3 个阶段。第1 阶段为缓慢发展期(2000—2010)。在此期间,我国EAP 教学研究发展非常缓慢,除了2006、2007、2009 和2010 年这几年论文发表量相对较多(每年10 多篇), 其他几年相关文章发表量每年都不足10 篇。由此可见,在2010 年之前,我国EAP 教学研究还未形成气候。第2 阶段为快速发展期(2010—2013)。在这短短的3年当中,EAP 教学研究领域活力陡增,成果产出较前一阶段明显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 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国际化目标,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研究者发现开展EAP 教学是满足国家需要的最有效的手段[6]。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各项弊端,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7-8],大学英语教学亟需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在此背景下,EAP 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路径。第3 阶段为平稳发展期(2013—至今)。自2013 年开始,年均发文量保持在60 多篇,2017 年达到峰值。虽然从2017 年开始,论文发表量有所下降,但根据发展态势可以预测,在近些年EAP 教学研究仍将是热点议题。EAP 关注度提高的原因如下: 2013 年2月,上海颁布第一个以EAP 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框架《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施行)》[9]。随即上海9 所高校获批“第一批EAP 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在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2015 年,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CEAPA)在复旦大学成立,成为“学术英语发展的孵化器”[10]。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规定大学英语由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及跨文化交际课程构成,而ESP 课程最重要的一部分是EAP[11]。另外,各种形式的EAP 教学研讨会、EAP 教师公开课、EAP 教学工作坊、EAP 微课比赛等开始举办,培养了大批从事EAP 的骨干教师[12]。在这些背景下,我国EAP 教学研究进入平衡发展期。

2.2 作者分布

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某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或主要研究团队,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这一研究领域。图2 为“EAP”教学研究论文核心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图2 2000—2019 国内核心期刊“EAP”论文核心作者Fig.2 Core authors of EAP papers published in domestic core journals(2000-2019)

由图2 可见, 在2000—2019 年从事“EAP” 相关的研究者中,发文6 篇以上的作者共有6 人, 他们依次为蔡基刚(49 篇)、石颖(13 篇)、王雪梅(8篇)、徐昉(7 篇)、娄宝翠(7 篇)、卫乃兴(6 篇)。另外, 在这期间, 有40 名学者分别发表了2~4 篇文章。随着EAP 改革的推进,“EAP”这一议题引起学者们持续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该主题的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蔡基刚教授,从发文量来看,他是我国“EAP” 教学的主要倡导者、研究者和推动者。2010 年,蔡基刚指出“我国的大学ESP 教学应定位在EAP 上,着力培养学生学术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13]。他明确提出高校大学英语将原来通用英语教学定位转到EAP 教学定位。作为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他组织并起草了全国第一份以“EA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性文件—《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同时编写EAP教材、组织开展与EAP 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并进行EAP 教学相关的研究,在国内大学英语界引起强烈反响。其他发文量较高的学者中,石颖和王雪梅主要研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徐昉和娄宝翠主要关注EAP 及论文写作研究;卫乃兴聚焦语料库EAP 写作研究。

2.3 研究机构分布

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与团队,从而更快地深入了解这一研究领域。

由图3 可见,有关“EAP”发文量排在前几名的学校有复旦大学(43 篇)、南京大学(9 篇)、上海外国语大学(8 篇)、另外一些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均发表EAP 相关论文6 篇。由此可知,上海和北京的高校居多,他们是EAP 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尤其是上海,在发文量前15 的高校和机构中,上海占6 所,这与2013 年上海市教委在全市推动以“EAP” 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无关系。另外,就学校性质而言,除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类专业院校之外,理工科院校如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对EAP 教学研究比较重视。

图3 2000—2019 国内核心期刊“EAP”主要研究机构Fig.3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EAP in domestic core journals

2.4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CiteSpace 提供了关键词和术语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探究某一领域中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14]。尤其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可以反映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的研究热点或焦点话题。图4 为2000—2019 期间数据库中的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的结果。

从图谱可知,2000—2019 年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讨论较多的关键词有: 大学英语(51 次)、EAP 写作(33 次)、大学英语教学(27 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3 次)、ESP(21 次)、课程设置(15 次)、通用英语(14 次)、学术写作(12 次)、需求分析(9 次)、研究生(7 次)、语料库(6 次)等。限于篇幅,本文重点探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EAP 写作”、“需求分析”“研究生”等几个方面。

图4 2000—2019 国内核心期刊“EAP”关键词共现图谱Fig.4 Key words co-occurrence map of EAP in domestic core journals

“大学英语” 成为EAP 教学研究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 同时“通用英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关键词位居前列,表明我国的EAP 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教学对象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它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双一流”建设推动下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下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理念,EAP 与传统大学英语的关系冲突利弊论证不可避免。可以预测对认识论层面的思辨与论证长时间内将成为我国EAP 研究热点[15]。ESP 也是高频关键词,再次表明EAP 的学科属性,EAP 是ESP 的一个重要分支[16]。

“课程设置”是另一高频关键词。通过阅读原始文献,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中外合作办学EAP 课程设置或其他地区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讨、校本EAP 课程建设与实践及模块化课程构建、大学英语EAP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等。由此可见,从一开始,我国EAP 课程设置就体现出多元化特点,拒绝千校一面,拒绝一刀切。各个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学生需求,努力探求符合本校特点的EAP 课程。

“EAP 写作”是EAP 教学与研究一直以来的重点主题,因为EAP 写作能力直接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学术英语能力[17-18]。EAP 写作总体研究有三大路径: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学术语言能力视角;对自身理论范式的探讨[19]。相关文献对这几类研究都有所涉及,但主要集中在前面两类路径上面。第一类研究主要关注学术文本的特征及人际意义功能,主要包括元话语如言语标记、模糊限制语、遁言、自我指称语言,以及语类的研究如求职信函、科技论文写作、论文提按、科研发表英语等。在语类研究中,对语类结构某一部分的聚焦式精细化研究成为热点及趋势,如对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等语篇的内在结构潜势进行研究。在第二类研究中,主要研究内容有科研写作素养、写作能力发展与评估、作者身份建构、引用行为等。另外,此类研究还包括EAP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旨在寻求最佳写作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如“过程体裁法”、“项目式学习”、“以写促学”、面对面合作修改等。除此之外,基于语料库的EAP 写作一直是研究热点。

“需求分析” 是另一高频关键词, 再次表明“EAP” 是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因此, EAP 教学要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的需要[20]。文献分析表明,EAP 研究领域的需求分析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方面,包括中国大学生EAP 口语需求调查[21]; 研究生EAP 需求分析[22]; EAP 课程设置需求分析[23]等方面,而对EAP 教师、教材、社会用人单位等方面的需求分析相对欠缺。

“研究生” 作为“EAP” 相关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表明研究生对EAP 教学的直接需求。2014 年教育部颁布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Crystal 曾指出, 也许世界上每5 个人当中就有1 个人能相当流利地说英语,而SCI 上发表的论文95%都是用英语发表的”[24]。英语是学术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没有英语便无法开展国际学术交流,EAP 能力是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的必备本领。因此,研究生EAP 能力,尤其是学术写作能力是普遍的研究热点。

3 建议与展望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EAP 相关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 知识图谱和文献表明现有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对各项学习技能的研究不均衡;EAP 教材及相关研究缺乏;EAP 教师发展未受关注;实证研究较少等。这些发现再次呼应了文献[25-26]的研究结果。

3.1 平衡对各项学习技能的研究

文献表明EAP 写作,尤其是研究生和中国学者的学术写作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学术听说、学术词汇、学术阅读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诚然,在当前中国学生及学者与国际学术界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是书面EAP 的情况下,强调EAP 写作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性可以理解,但是,口语和听力的作用不容忽视,也是未来需要重视的研究领域[27]。一项有关香港高校EAP 教学情况的研究表明,学生在EAP 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学术写作(文体风格、语法和连贯等方面),其次是学术口语(语法、流利度及发音),然后是学术词汇量的不足,学术听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问题[28]。学术听说尤其要关注学生口头汇报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因为口头汇报是学术口语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另外,对话性互动也是EAP口语研究的方向[29]。同样,EAP 阅读能力也是学生所需最重要的技能,因此,阅读应该处于EAP 教学的核心地位,以帮助学生获取目标语篇知识[30]。

3.2 注重EAP 教材研发

在我国, 涉及EAP 教材研究的文献只有6篇。EAP 教材是教学要素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学内容中重要的载体,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作为知识信息传递的媒介,推进EAP 教学只是空谈。英国EAP 发展之初就关注教材问题,EAP 讲师协会的前身为“海外大学生特殊英语材料”研究会[3],足以证明教材发展在整个EAP 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因此,应大力鼓励EAP 教材研发。具体做法如下,在内容选择上,通用EAP(EGAP)课程应该选择一些“共核”知识;专门学术英语(ESAP)教材应该将语料库研究与教材发展相结合,“所选材料要尽量体现该专业的各种语类的典型语篇结构和体裁特点”[31]。同时,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能为典型的语言特征(如不同体裁和语域的学术文章中的词汇短语及语言结构)提供详尽描述[32]。将语料库研究与体裁分析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材料。因此,各高校可以根据情况建设不同语域、体裁的EAP 语料库如计算机英语、经管英语、EAP 写作、EAP 词汇等语料库,提高EAP 教学的针对性。

3.3 关注EAP 教师发展

我国EAP 研究中对EAP 教师的研究仅有4 篇文献,包括EAP 教师焦虑情感研究[33]、大学英语教师投入EAP 改革的制约因素[34]、EAP 教师困惑研究[35]、EAP 教师身份建构[36]。与大体量的EAP 教学实践相比,EAP 教师相关研究不充分。因此,未来要重视EAP 教师发展。首先,各高校应该推进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学校EAP 课程设置要求和教师个人兴趣,鼓励低学历、低职称的教师跨专业、跨学科在职或定向攻读博士研究生,为EAP 的顺利开展培养骨干力量。其次,加强EAP 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如合编EAP 教材,集体备课,构建教研实践共同体等。再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学校应为EAP教师提供出国学习进修的机会,让其观摩学习国外的EAP 课堂教学,了解EAP 教学方法及发展动态,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另外,建议借鉴国外模式,在一些高校硕士阶段提供“EAP 教学”相关的学位、课程和教师培训资格证。如在2008 年,英国EAP 讲师协会提出要填补与EAP 相关的教师资历证书。目前,英国的利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就开设了EAP 相关的硕士学位课程[37]。

3.4 加强实证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研究者过多关注EAP“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开展EAP 的问题,但对“怎么办”研究较少。毫不否认,对EAP 定义、性质、课程大纲、必要性等的讨论能让我们明确教学目标,但真正要实现教学目标,还需要对EAP 教学本身进行探讨或实证研究,正如杨惠中教授所言: “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应当多做实证性教学研究,这比空洞的争论有价值得多”[38]。因此,应通过微观实证研究,积极探索EAP 的有效教学路径。

4 结 语

本文借助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工具, 梳理了2000—2019 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EAP 研究相关论文,结合知识图谱和文献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呈现了我国EAP 研究的重要趋势和特点、了解了重要学者及机构、考察了热点和核心领域。另外,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EAP 研究提出了建议及展望,包括: 平衡对各项学习技能的研究,注重EAP 教材研发,关注EAP 教师发展,加强实证研究。本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EAP 教学实践;同时指明未来EAP 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促进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大学》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