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穷水尽多维读,柳暗花明多重练

2020-11-03朱金涛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然段文本情感

朱金涛

摘要: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除了考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文体的整体把握,还应从语音强弱、语调轻重和情感浓淡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所以,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朗读有效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多维度地诵读,辅之以多重练习,在实践中增加语言的积累,增强流畅的语感,继而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与领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习惯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手段,朗读的形式不同、方式多样,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采取多维的朗读形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采用多重的朗读练习,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理解语言的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其要美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尝试采用不同技法的朗读习惯至关重要。多样化的朗读既能增强学生理解不同文体的内涵,也能帮助学生积淀美言美语美句,培养学生品读文章的语感,进而提升学生欣赏文本的美感。统编版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精练规范的文本,为学生发展口头和书面语言提供了典范,丰富了学生的各种语言材料。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多样化的朗读,尤其是多维朗读、多重练习,把多维朗读、多重练习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教师应如何做呢?

一、指导读,规范习惯

对于课本上规范、标准的书面语言来说,浓厚的地方语就不能准确形象地表情达意。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去掉地方口音,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要想具备一定程度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必须进行长期的规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朗读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规范、流利地朗读文本的习惯,并辅之以适合学生特点的诵读方法。所谓正确的朗读,就是发音清楚,不读错字,不随意添字,不无意漏字,不明显地破读,不累赘地重复字句,能流畅地把握轻声、儿化音及感叹词的音变等。只有正确地朗读,学生才能通过汉字四声的音律音韵变化,切身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铿锵悦耳之声,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为今后的语感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读,以读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在于教师早期的正确引导、规范。早期引导得当,学生喜爱朗读,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引导、培养学生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到“奇”“情”“境”。

(一)读出新奇

小学生喜爱追求新奇,新奇的事物能够刺激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去研究。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果“一板腔”地朗诵,而没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教者在范读时,一定要抓住教材中有新鲜感的地方,重复朗读,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进一步理解教材。比如,沈重先生的《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一段话:“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对班长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这句话,读的时候是斗志昂扬的情绪,还是声嘶力竭的呐喊呢?通过前面一系列的表动作的词,再辅以课文插图的观察,我们就能深刻理解五壮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的决绝!因此,要以语调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来强化学生理解五位英勇的壮士对敌人痛彻心扉的仇与恨,对人民无限的热爱,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鉴于此,教师在范读时,应用一种高亢有力的声调读出班长对敌人的仇恨和坚决消灭敌人的决心。

(二)读出情感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在于语言背后的生动性和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性。教学中,我们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情感语言,以此牵动学生的情思,感化学生。比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朗读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情感式体味是课堂教学的辅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收到文在此、情在讀中的教学效果。第一步,教师用导语设置情境,以情夺人,使学生能很快入境入情,体会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爱戴之情。由此联想,作者是通过哪些语言来表达对总理的崇敬、怀念和爱戴的情感呢?第二步,文句品诵,诵出情味。教师可用“你觉得哪些词句充分表现了人们爱总理的思想感情?”学生由此问,充满感情地朗读文段,画出各种职业的人表达对总理热爱之情的词与句,并说说这些词与句的表达效果,进而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一自然段的“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焦急而又耐心”等表示动作与心情的词语;配之以第二自然段的“不约而同”“摘下”等进一步催化情感的短词;第三自然段是对总理往事的回忆。学生朗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语情是欢快和自豪的,但在读到“然而今天”后面的语句时,情绪应低落,语速应缓慢。这样,通过语速前后一快一慢的对比,将人们极度悲痛的心情表现出来。朗读的形式可多样化,可以采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集体读、个人读、配乐朗读等。这样,既动情,又有趣,学生与作者、教师产生了共鸣的“情感”。

(三)读出意境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在于它有完美的内容形式、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在于它有优美的意境。读出意境美,读出情境美,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还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氛围与艺术情境。例如,在教学刘国林的《可爱的草塘》一文时,其中第五自然段就可以借助朗读,渲染草塘的意境美,把学生带进风景秀丽的北大荒。怎样才能读出草塘的意境美呢?就是要抓住草塘各种景物独有的特点,用惊喜、愉悦、赞美的感情去朗读。整个段落,读的语气轻柔点,朗读时,一边引导学生想象美景,一边在头脑中勾勒草塘生机勃勃的画面,与作者一同融入“这草塘真美啊”的情与境中。其中的一个段落这样表述:“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在这一环节,朗读“鲜绿”“翠绿”和“墨绿”这些颜色词,要读出重音,通过重读来体现出作者描写北大荒草塘的美景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而突出草塘的绿层层叠叠,具有层次感,看到的景物由清晰变得模糊,再加上周围绿色的映衬,芦苇和蒲草在微风中上下起伏,犹如大海中的浪花,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三、点拨读,以读启智

把朗读纳入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在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相互统一。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主导作用不在于让学生跟读,而在于“点与拨”,一“点”,“拨”百景,“拨”千境。教师点拨学生朗读,对于开启学生的智力、理解教材、达到目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点拨朗读的形式,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點拨精读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时,点拨重点词句,抓住精彩描写,圈点批画精彩情境。精读是在默读、速读的基础上更深化一步,可以说它是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由词到句、由句到词,循环往复品读,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这种加深理解包括文字符号、语句段篇、作品鉴赏和知识的迁移等。比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文章末尾用“了不起”来赞美父亲与儿子的精神品质,那么,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呢?这就必须去研讨父亲的语言、外貌等描写,通过教师的点拨、归纳,达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同伴有责任感的人。

(二)以问促读

这种点拨读法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既可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促读的关键在于:需要教师在单元要素总领下,结合文本精心设计问题,这类问题既要有一定的力度、梯度、坡度,又不能过于深奥,须拿捏有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抓得着”。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论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比“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好。但是,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一目了然,不经过思考就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就难以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因此,以提问的方式促进朗读要求教师在选择问题时有所甄别,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比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我开篇就给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秋雨给你带来了什么?”此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秋雨的味道。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圈画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段落,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诵读,读出情味。其中,在讲授第四自然段时,可设计问题:“秋天,谁在忙碌着?”此问题的设计意图是,除了让学生思考、评述,还要求学生通过多朗读找到句子的特点,然后再仿写句子。这样,既强化了学生“读中品”的能力,还训练了学生“品中仿”的能力。这样设计思考题,从知识入手,以问促读,涵盖面广,多方面地指导了学生。

(三)理解朗读

理解朗读就好比观赏一幅画,不仅能认识画中景、画中人,更重要的是领略画的妙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品味性朗读,咬文嚼字,尽可能透彻地理解文字的意思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意趣。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给读者留下了余味无穷的感觉。在妹妹的陪伴下,“我”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描写各种颜色的菊花,是以花寄思念,表达“我”对母亲的怀念,花中萦绕着母亲的音容笑貌,花中包含着母亲的殷殷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此语此句,无不蕴含着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浓浓的母爱。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看见单调的汉字符号,而是要努力做到从符号到旨趣的升华。因此,理解性阅读是层次较高的朗读要求,它可以培养学生透过文字进行想象和思维的习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阅读水平。

四、品味读,读中求知

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钻进课文,品味语言,实现读中求知。品味语言的关键就在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表情句,以及能达意的标点符号,要求学生多维地朗读、多重地练习,注重语句的重音、语速的轻重缓急,以读深入感悟文本语言的意蕴、领略文本语言的韵味、体味文本语言的情感。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文本中描述:“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朗读时,要侧重强调“记性好”。为了体现伯父对“我”的教育,其逻辑重音应落在“好”上面。伯父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记性好”,是伯父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吗?通过不同语调的多维朗读,可以发现,“记性好”其实是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读书时的不认真,透露出伯父教育“我”讲究方式,避免直接的批评让“我”难堪。

再如《秋天的怀念》第一自然段的末尾有几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要好好儿活……”通过对母亲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实现表现母亲的情感的目标。教师针对文本蕴含的情感,这样生成问题:母亲疾“扑”过来的目的是什么?(那是生命的希望)母亲那饱经风霜的手疾“抓”住的又是什么?仅仅是“我”的手吗?(其实母亲顾虑、担心失去她心爱的儿子,抓住的是儿子年轻的生命)母亲“忍”住的又是什么?(一是儿子因病失去希望而激发出的暴怒,二是自己难以忍受的疼痛)动作上的描写仅仅是激发点,而母亲朴实的话语却是催化剂,传达出母亲锲而不舍的坚强和浓烈而伟大的情感。从标点符号的用法上看,省略号表示省略了母亲的话语。从语气上看,语气应低沉缓慢,伴有些许痛苦。从表达方式上看,抒发了母亲宁愿自己受委屈、痛苦也要让儿子有一种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希望的拳拳慈母之心,令人潸然泪下。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对促进文本理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有效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形式、多种技巧朗读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经常进行多维的朗读、默读等多重形式的训练,才能做到“令学生吟诵,要使学生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朗读是基础,熟读才能成诵,读出理,诵出情,颂出意……能在赏析文本“山重水复”之际达到“柳暗花明”,能够正确地感悟作者在文本中的思想感情,能够美美地享受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更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各项能力。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自然段文本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秋天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台上
美丽的秋天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