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020-11-03徐彦琼
徐彦琼
摘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语文思维需要从词句入手,从文字的结构入手,帮助学生理顺整体的思路,进而启迪学生的思想,通过想象、矛盾设置等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依托文本;阅读教学;语文能力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
要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要了解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弱,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学习文本时,单纯的文字表达方式更是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研读深入文本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发展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让孩子们慢慢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深入文本,利用有效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抓住关键词句,开展语文训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理解文本是首要的、直接的目标。从理解文章的字词句段到对整篇课文的理解,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阅读中理解的核心。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要打破惯性思维,通过关键性词句进行语文训练,通过理解文字含义、设置留白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阅读学习中,再通过具体的句子拓展语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发展语文思维。
例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的篇幅比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认知:蔺相如聪明,而廉颇不懂事,进而对廉颇的人物形象产生偏见。基于小学生阅读思维的惯性,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开展语文思维训练,打破既有的思维惯性。教师可以抓住蔺相如手下人与蔺相如的对话内容,如:“诸位想一想,廉将军与秦王比,谁厉害?”“秦王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通过具体语句和词语展开训练:蔺相如为什么不怕秦王,有什么依据吗?蔺相如不怕廉颇,那远远躲开不是很矛盾吗?蔺相如为什么要把廉颇和秦王比?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围绕蔺相如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學生展开思考,通过每个问题的回复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仅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而且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语言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理解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思路
理解文章结构是学生语文阅读过程中发展语文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文章结构的特点,掌握语文阅读的思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对语文内容的理解。掌握文章结构,找到阅读的思路是阅读的主要目的,也是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学会合理划分段落和层次。
这里以《少年中国说》为例,这篇文章总共有三个自然段,文章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甚至部分学生完成课文学习以后依然不知道每个段落的含义。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应从文章结构的理解入手,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首先,教师要提取每个段落的中心点,介绍每个自然段的侧重点,如第1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了中国少年的责任,第2自然段则写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第3自然段则抒发了少年的赞美之情,通过提取中心思想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掌握阅读的基本思路。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理顺思路,如赞美少年中国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写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时文章思路是如何布置的,二者有什么样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结构,理顺写作的思路。再次,通过分析每个自然段的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内容了解少年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作者写作的核心思路,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知。总之,理顺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思路是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重点内容和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结构与思路入手找到语文问题解决的思路,发展学生语文阅读的思维。
(三)设置矛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矛盾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节点,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阅读障碍。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从教材内容本身入手,设置矛盾性问题,通过矛盾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与能力。
例如,《父爱之舟》的写作背景与学生当前所处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差距,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真正体会到作者表达的内容。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与学生当前生活实际的矛盾点,从而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如原文中写道:“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教师可以此进行矛盾的设置:一碗热豆腐脑很多,父亲吃点儿不是很正常吗(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为什么原文中父亲一点儿也不吃呢?(引发矛盾)是为了可以彰显父爱,还是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导致父亲有这个表现呢?(提供思考方向)文章中有哪些信息可以提取并佐证呢?(引导学生讨论文章背景和文章的细节描写)通过矛盾的设置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将文章中的父亲形象进行构建并与自身生活环境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引发学生对全文的思考与联想,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思维。
(四)预留想象空间,发散学生思维
阅读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中思维的发散可以是由一个方面想到其他领域、话题、想法等。小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容易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拘泥于固有的文章思路与内容,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预留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围绕文章进行充分的想象,在阅读中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梅兰芳蓄须》一文中的结尾: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我依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梅兰芳的京剧魅力如此之大,那么他第一场的节目会有多少人看呢?梅兰芳的第一场节目场景会是什么样的?文章写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这个场景是什么样的?会不会第一场没有人看呢?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发散性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围绕最后一段进行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第一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描绘出第一场的场景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自觉将课前整理的素材纳入其中,进一步丰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其思维是多元的,不再局限在教材中“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的简单认知,而是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口语交际的结果写下来,写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第一场壮观场景的感知,从而体现出阅读在培养学生发展思维方面的价值。
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语文思维需要从词句入手,从文字的结构入手,帮助学生理顺整体的思路,进而启迪学生的思想,通过想象、矛盾设置等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