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世纪以来俄语使用范围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0-11-03王利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民族语言俄语苏联

王利

【摘  要】千余年前东斯拉夫人使用的古东斯拉夫语经过演变在12世纪逐渐形成了现代俄语的雏形,这一过程与国家民族的形成息息相关。受政治因素影响,18世纪以来俄罗斯帝国强制性的语言政策扩大了俄语使用范围,苏联时期从列宁的语言平等政策到斯大林的“俄文化”,赫鲁晓夫的“第二母语”,勃列日涅夫的双语制再到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俄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最终达到顶峰。但是苏联解体之后,受到民族意识因素影响,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民族意识觉醒,纷纷“去俄语化”,进行拉丁字母改革,俄语使用范围迅速缩小,呈现衰退之势。但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这些国家不久便修改宪法,推行俄语-民族语言双语制,加之俄罗斯的推广保护政策,俄语使用范围才有所恢复。

【关键词】俄语; 适用范围民族语言

引言

俄语的使用范围[1]历经漫长时代不断演变,其发展使用情况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千余年前东斯拉夫人主要交流用语古东斯拉夫语逐渐发展出现代俄语的雏形,在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建立完善中,俄语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普及程度最高的语言之一。但是今天俄语的使用人数及范围却明显缩小,那么俄语究竟是如何发展到使用普及的最高峰?哪些因素又导致其地位逐渐下降?

学术界关于俄语使用范围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学者研究视角也有所变化。国内学者直接研究俄语使用范围这一问题的著作几乎没有,相关研究只散见于一些关于语言政策研究的著作中,角度大致可以分为整体性研究和国别、区域研究等。[2]学者多是重点研究苏联及后苏联时期政府制定的不同语言发展政策并进行客观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政治因素的巨大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多是关注某个时间段,没有连贯全面地看待整个历史变化。国外学者的研究较为深入,除了从语言政策的角度解读不同时期的俄语使用情况;多结合官方具体数据进行说明;或者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审视俄语的法律地位及发展趋势等。[3]但对于影响俄语使用范围的因素总结不够完善。笔者尝试从长时段角度出发,探讨千年来作为官方语言的俄语使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读影响俄语使用的因素。

1.从古东斯拉夫语到俄语

千余年前在现代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居住的是斯拉夫民族中的东斯拉夫人,古东斯拉夫语(亦称古俄语)是他们书面和贸易交流的主要用语。东斯拉夫人在约880年统一成基辅罗斯, 988年皈依了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对于基督教的皈依影响到了他们的语言。“虽然罗斯人与拜占庭的早期条约以及这些条约被译为斯拉夫语证明罗斯人早在988年之前便使用西里尔字母,但是皈依基督教才使得书面语言在罗斯永久地扎根,随后以宗教仪式为基础的书面文学迅速发展,并很快影响到非基督教的诸多领域。”[4],古东斯拉夫语逐渐出现了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的书面语形式,与此同时,南斯拉夫语的古教会斯拉夫语和拜占庭希腊语的借词、借译词传入东斯拉夫人中,影響着古东斯拉夫语。约1100年基辅罗斯解体之后,东斯拉夫语开始迅速分化,在现代俄罗斯的地域中产生了现代俄语的雏形,19世纪30年代,亚历山大·普希金通过排除一些古老的语法和词汇,提倡当时口语中可以找到的语法和词汇才使得现代俄语标准语出现。15世纪末罗斯人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伴随着罗斯人的反抗斗争俄罗斯民族逐渐形成并独立,俄语也最终发展成为全民族的通用语。

俄语早期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基督传教士为在斯拉夫人中传播基督教创造的西里尔字母帮助俄语完成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过渡。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一度打断了基辅罗斯的历史进程,但是莫斯科公国的王公统治者经过努力最终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并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随着统治范围以及宗教文化的扩张,俄语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并且奠定其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

2.政治因素与18世纪至苏联时期俄语使用范围的变化

从俄罗斯人建国,进入沙皇俄国时期,此后至苏联时期来自上层统治者的政治意志一直是影响俄语使用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俄语语言政策成为支撑俄语扩大使用范围的主要支柱。

沙皇俄国时期,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政策使得俄国领土迅速扩张,出现很多居住在边疆的“异族人”,俄罗斯族统治者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不断调整国家政策来强调国家统一,语言政策就是其中之一。伊凡四世为了实现境内各民族的高度统一和加强俄罗斯民族专制主义统治,强制规定在广大非俄罗斯族地区的一切官方事务都必须用俄语办理,实行“一个民族,一种语言”[5]即所谓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沙皇政府将俄语定为“国语”,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学校必须使用俄语教学,出版物也必须使用俄语印刷。与此同时,沙皇还区别性地对待不同民族,歧视受到阿拉伯文化影响的中亚民族,极力排斥各少数民族的语言,甚至认为非俄罗斯民族的语言是“狗的方言”。虽然这一语言政策遭到了少数民族的强烈抵制,“在1914年召开的俄国教师发展大会非俄语教育分会上,非俄罗斯族的代表强烈要求用‘母语——本民族的语言教学”,但因为客观上俄罗斯文化相对于被统治民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也吸引这些民族主动学习新的语言,在这种复杂矛盾的文化交融中,俄语的推广速度和广度在专制主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不断扩大。

苏联时期俄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国家语言政策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民族问题中的文化政策非常重视,他在1917年11月签署的《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中明确提出要废除任何民族的一切特权,其中也就包括取消俄语的特权地位, 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草稿》中他提出:反对“国语”,坚持民族和语言一律平等,由国家出资保障当地居民的语言。在列宁时代国家通过出台法律法规来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提倡遵循语言传播的自然规律,反对强制性地推行俄语,使得俄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基本处于平等地位。

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变革巨大,整个国家大多数人都被卷入国内战争、生产和政治运动的浪潮中,大批俄罗斯民族与非俄罗斯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联系加强,打破旧有的生活方式,不同民族相互交流、彼此学习,促进了俄语的发展及其范围的扩大。

斯大林统治的初期贯彻列宁的政策,反对强制推行俄语化,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进行文字改革,甚至帮助几十个没有文字的非俄罗斯民族创造了文字。但是在30年代中后期为反对民族主义、强调苏联的整体性,“从国家角度来看,国内民族文字与境外民族文字之间有差异,防止资产阶级文化的侵入;从国内来看,增强非俄罗斯族与俄罗斯族文字的统一。”一方面,针对苏联境内少数民族成分复杂的情况,1930年前后,苏联进行文字改革,用西里尔字母替代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字字母。为打破少数民族的抵制,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35年6月作出决议,将北方民族语言强制改为西里尔字母,并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进行实验。来自统治集团高压政策的支持使得俄语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扩大了使用范围,仅仅10年间,原苏联境内的许多民族文字甚至包括中亚地区的阿塞拜疆、吉尔吉斯、乌兹别克都开始使用俄语,这次文字改革使得俄语的使用达到鼎盛时期,但是这一变化激起了其他民族的强烈抵制,为后来主权国家独立后纷纷抛弃俄语埋下了祸根。

另一方面,国家强制实行“俄语教学化”;1938年苏联出台《关于民族共和国、民族州必须学习俄语》的决议,规定俄语是学校的教学科目、必修课程,各民族居民必须学习俄语以加固苏联对各加盟共和国的统治。

勃列日涅夫时期,延续了赫鲁晓夫的语言政策,进一步加强在各加盟共和国的俄语的作用,强制性把俄语作为“第二母语”,实行“民族语—俄语”的双语制,而且进一步增加学校中的俄语教学科目,使得俄语成为唯一的教育语言。民族语言实则被逼入绝境,俄语的适用范围及使用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美苏争霸的大的国际环境下存在强烈的文化对抗——俄语和英语分别成为两大"势力范围"的主流语言和"亲苏""亲美"的风向标之一,推广俄语成为美苏争霸在文化方面较量的重要体现,这一时期苏联还提出了“统一意志、统一目标、统一意识形态”“形成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等口号进而摧残各族文化。“这实质上是对非俄罗斯民族实行同化,是强迫非俄罗斯民族人民放弃原来的信仰,放弃自己的语言,改用俄语……与沙皇时期的大沙文主义如出一辙。”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期,苏联已经出现经济停滞、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严重的景象。他针对俄语与民族语言之间的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导“公开化”和“民主化”。与之前的“罗斯化”相反,语言政策开始进入“民主化”发展时期,民族语言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俄语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主要语言,占据了主要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来自统治集团的政策支持是俄语使用范围和热度迅速扩大的强大动力,政治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的,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压迫性。虽然强制的政治因素可能会带来反噬效果,但是在短时期内还是对于俄语的推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长时期的语言政策最终培养了人们使用俄语的习惯,苏联时期俄语使用范围和热度迅速达到了鼎盛。

3.民族意识因素与苏联解体至今俄语使用范围的变化

苏联解体至今的俄语使用范围的变化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族意识因素,即上文提到的从斯大林统治后期开始的大国沙文主义的死灰复燃对于后世的巨大影响。该政策在上文已经提到,虽然这在短时期内客观上有利于俄语在整个苏联境内的全面推广,但是过分强调俄语的作用和地位加重了各族人民的逆反、抵触和排斥心理。特别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后,激发了各共和国独立的民族意识,各国民族意识不断高涨,波及了作为苏联统一象征和代表的俄语系统。

俄语在沙皇俄国和苏联时期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苏联解体后,作为“去俄罗斯化”的重要一环,原加盟各国便迫不及待地对俄语的使用做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动。逐步展开排挤俄语运动,普及、发展本国国语,选择了拉丁字母化。

中亚新独立国家对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系怀有极大的不满,这种不满波及了国家语言,再加上一些诱导因素便使得重新推广拉丁字母成为一股风潮。这些诱导因素包括了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拉丁字母自身相对于西里尔字母的优势,再加上当时相较于苏联经济更为发达的西欧国家的影響等等,最终使得刚刚达到使用范围顶峰的俄语迅速衰落,甚至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倾向。

但是所幸的是拉丁字母想要完成对于俄语的超越也存在重重障碍:苏联独立初期各共和国确定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现实情况:俄语作为官方语言,在很多领域广泛使用,而民族语言面临濒临灭绝的绝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独立时间的推移,推行单一民族语言作为国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再加上俄罗斯针对俄语的现状制定实施的很多支持、稳固和扩大俄语的政策的影响。于是在最近的几十年,民族语言艰难发展的现状以及语言附加的政治价值使得很多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重新考虑俄语地位,基本停止了对拉丁字母系统的推广,甚至开始修改本国宪法和语言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将俄语确立为和民族语言地位相同的国语,推行双语制。也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画面:有些独立出来的国家如白俄罗斯等常常是俄语和本民族语言两种字母版本一起并用。“1996年白俄罗斯重新把俄语的地位确定为第二国语……2000年吉尔吉斯斯坦把俄语确定为官方语言。

4.结语

综上所述,从9世纪西里尔字母的诞生直到21世纪的今天,俄语的使用范围和热度由于在不同历史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经过了一个起伏变化的复杂过程:最初受东正教的影响古东斯拉夫语在东斯拉夫人中大范围使用并逐渐发展出现代俄语的雏形,受到不同政治因素影响,从沙皇时期“大国沙文主义”,到苏联时期领导人强制推行,俄语使用热度及范围达到顶峰,越来越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但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际,新独立国家民族意识纷纷觉醒,大多数国家与民族选择了拉丁字母化,俄语的历史地位一度衰弱,但是随后在拉丁字母化的推进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一种语言几十甚至百年的沉淀想要在一夕之间抹除根本不可能,加上俄罗斯从历史反思中得到的教训,为加强民族认同更是出台保护俄语的政策法规,于是便出现了俄语和民族语言并存的局面。历史的不断变迁中蕴含着俄语使用范围和热度的波状起伏,纵观全局,历史变迁中的宗教、政治、民族意识等因素对于一种语言的使用范围变化起着非常大的影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在国家构建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激发民族认同。本文通过分析俄语产生发展的历史,寻找每个历史时期影响俄语使用范围变化的因素来进一步了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变迁和俄语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加深对语言政策的了解,同时对于今天中国语言政策的制定也起到借鉴作用。

注释

[1]此处指作为官方语言使用的俄语,其余情况不做讨论.

[2]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的代表作有:周庆生《罗斯化与俄罗斯化:俄罗斯/苏联语言政策演变》,《世界民族》2011年第4期;陈丽《1922-1953年苏联的语言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张丽娜《苏联及俄罗斯语言策略的演变与俄语状况研究》,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卞继华《俄罗斯的民族语言政策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周朝虹《当代俄罗斯语言政策研究(1991-2015)》,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张宏莉,刘敬敬《俄罗斯诸共和国语言问题探析》,《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6期;张玉洪《俄语在中亚使用现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侯昌丽《试析乌克兰语言政策的去俄罗斯化》,《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第3期.

[3]Lenore.A.Grenoble《苏联语言政策》(《language Poilcy in the Soviet Union》),克鲁尔学术出版社2003年版;B·M·阿尔帕托夫,陈鹏《苏联20、30年代的语言政策:空想与现实》,《民族译丛》1994年第6期;АрефьевА.Л.《20-21世纪之交的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на рубеже XX-XXI веков》),《社会预测和市场营销中心》2012年版;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肖伟芹译《俄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发展》,《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第7期.

[4]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杨烨,卿文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3页.

[5]张丽娜:《苏联及俄罗斯语言策略的演变与俄语状况研究》,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7年,第37页.

猜你喜欢

民族语言俄语苏联
粤北世居瑶族母语保持现状及策略研究
武装保护苏联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对合唱艺术中民族语言影响因素的分析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
雾在做迷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