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多载的和解
2020-11-03王蕴琦
朱自清先生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不论是《春》《背影》还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背影》当属最为经典、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席,也是我微小的阅读量里,最让我喜爱的一篇散文。《背影》在民国时已选入语文教科书,经历了多年的教材改革洗礼,“我自岿然不动”,学汉语的地方,就有《背影》。可以说,《背影》成了现代汉语的一个标本,全然是因其为经典,全然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那么,《背影》何以成为经典之作?我想,它承载的是一场迟到多年的亲情和解,一场迟到多年的文化和解。
一、迟到多年的亲情
谈起《背影》的情感主题,人们最常说的莫过于是歌颂父爱,是父子情深,忽略了背后更加深刻的意义。“父爱”缅怀这没有错,但绝不仅仅止于此。更充分的说,这是既父子亲情出现裂痕后很多年的某一刻,作者顿悟,心生愧疚,对重建父子亲情关系充满渴望。父子情、愧疚感和希望,三者融为一体,是一种传承,缔结。毕竟,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被爱者和爱人者这般融洽。文章的第一句话,作者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字上由内而外看,那便是“我”和父亲很久没有见面了,“我”很想念他,他的背影更是让“我”念念不忘。这里,我们往往忽略一个点:既然如此想念,却又为什么“不相见”?那个年代,交通也许算不上发达,但必然是不至于落后到“我”和父亲二年余无法相见的地步。可见,“不相见”的原因更是出于主观,个人认为,朱自清在这是有含蓄暗示的。据记载,朱先生的父亲朱鸿钧是一位旧时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政府官员,有能力;同时也有着旧式官僚的不良嗜好,比如说,爱讲排场、爱喝花酒,还娶了一妻一妾,因此闹得满城风雨,丢了职位。破屋偏逢连夜雨,朱先生的祖母听闻这些风波过后,悲伤辞世。此时,朱先生的家庭经济压力颇大,经济全靠其支撑,父亲还领走了他的工资;因此,矛盾在父子之间爆发。也许是子不言父过的传统,朱自清并未在文中提起此事,然而实际上当他从北京回到徐州,知道这些变故时,对父亲是颇为不满的。文章末尾“他触目伤怀……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写得含糊,但字里行间,我们仍知近几年父子关系并不好。知晓了朱自清先生与父亲的这些过往,便为了解《背影》中并不单纯的情感做了铺垫。
送别的前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又因为不放心,“颇踌躇了一会”;接着他又“踌躇了一会”,最终“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这时候的朱自清先生,二十多岁,且已婚,属于是个独立的男人了,可以自己前往火车站,并不需要别人担心。父亲却为了送还是不送这一件小事,三番两次踌躇不定,犹豫不决,显然,父亲的表现有些不正常。这是一个非典型的父亲,过于担心。到了车站,父亲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路上小心”,又是“不要受凉”,多么细致的父亲啊,这些关心,反而不像父爱,像母爱。父亲奇怪的表现,过度的关爱,当然不是出于“我”是孩子,需要保护这一层面的考虑,是出于愧疚。父亲想要通过这些弥补自己这些年对家庭的错失,弥补情感需求,获得原谅。但“我”不领情,对父亲的关爱不以为然,“我”享受父亲的照顾,承认父亲应该无条件关心孩子这个格局,认为其正常。不仅如此,“我”还挑毛病,暗笑他迂。父亲的关爱,“我”全然不懂,直到后来,多年以后,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渐渐懂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是的,太聪明了,是个反语。“我”什么都懂,却疏于懂父爱,写到这里,朱自清先生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并为后续愧疚感的深化埋下了伏笔。
送别的重头戏当然是火车站深情送别的描写,尤其是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那段文字,毫无疑问是非常动人的,更是父子和解的强大推动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经典的动作描写中,父亲步履蹒跚,动作笨拙,费劲儿地攀爬。在儿子眼里,父亲的形象最初总是高大威严、无所不能的,可是这一天“我”看到的父亲却大不相同——父亲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软弱笨拙的一面,有卑微渺小的一面。在风尘里老了,谁老了,父亲老了;在风尘里衰了,谁衰了,父亲将衰了。父亲的背影,显得格外沧桑,不禁让人惆怅,看见他的背影,“太聪明”的“我”转而很快地留下了眼泪。沉默而深沉的父爱与父亲的落魄联系起来,有一种浑厚的感人力量,朱自清先生开始懂了。父亲衰老,儿子壮年,父亲和儿子,谁是照顾者,谁是被照顾者,这一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
二、迟到多年的新文化
《背影》自问世之后,一直被现代中国人奉为经典,这一地位可谓是雷打不动。现代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背影》?我认为,一定是因为其展现了时代特点,充分反映了时代精神,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朱自清与父亲离别发生于1917年,文章写于1927年,从故事发生到文章写成历经8年,这个过程正处于“五四”时期。众所周知,“五四”时期是反传统的时代,反对旧文化,推崇新文化。那些日子里,中国大地上新的东西在萌动,一批“新青年”走上了和父母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们试图变革社会的同时,也开始反思“父子关系”,并提出颠覆性的观点。诸如1919年10月鲁迅不再专注于古碑古文,而是洋洋洒洒写下六千多字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批判过往的父子观,首先反对子女应以“顺从”作为“孝道”的观点,提出“幼本位”的主张。但在被泛伦理化、泛国家化的教育理念包围中,“父为子纲”观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人的个性的舒展在当时可以说是妄想。父亲享有家庭独有的尊严与无条件尊重,而儿子则变成了正义的有着“五四”新思想的形象,却总被无可奈何地压制着,这就是当时亦旧亦新的父子关系,《背影》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梳理文中的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的变化,是这样的:父亲照顾、管束儿子,父亲是主导,是强势的一方,儿子从属于父亲;后来,儿子开始独立,对变得慈爱的父亲不以为然,开始反抗,父亲被当成坏人。但是,父亲依然是在上层。“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礼的规范下,朱自清保留着典型的中国男人形象,还是搀扶父亲一把。直到很久以后,关系才有了反转。导致反转的便是父亲的背影,透过背影,朱自清对父亲的形象重新审视。朱自清意识到父亲的衰老,父亲的软弱,意识到了父子关系的颠倒变化,自己是时候背负起照顾的责任了。认真分析两个人之间的矛盾,究其本源,不过是旧传统和新观念的冲突,父亲的封建家长制与儿子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冲突,换句话说,这是一对三观不合的父与子。好在随着“背影”再现,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也慢慢从破裂走向和解。
骨肉亲情是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学中抒发此类感情的比比皆是,但它们往往带有封建时代显亲扬名等陈腐的报恩观念。“五四”以来,新一代青年的骨肉亲情反映着新的社会内容,带有新的时代特色。朱自清的《背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第一次重点、深刻描写父亲的正面形象,“背影”象征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关系和家庭结构,父亲背影的老去,也是传统的远去,意味着新文化的到来。所以,《背影》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新旧文化的和解,对“五四”以来的散文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背影》全文一千三百余字,文字简洁,叙述朴实,情感真挚。篇幅短小,却道尽朱自清先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清新、委婉、隽永的文字里,述实事,抒真情,于细腻之处见精神,没有太多的技巧,而是“无技巧”的技巧,大朴而大巧,历久弥新,扣人心弦,让人过目不忘。父亲的背影上,凝聚着舔犊的情深,混合着朱先生感动的泪水,隐藏着亲情的治愈和延续,暗含着新旧文化的交接,浓缩成一个文化符号,给作者以极大的感染,令人惊叹。
一场亲情、文化的和解,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可以迟到,但不会缺席。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
作者简介
王蕴琦(2000.10—),女,汉族,福建安溪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