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文化站房”创意与建设实践
——以郑渝高铁禹州站为例

2020-11-03孙彦英

中国铁路 2020年8期
关键词:禹州钧瓷站房

孙彦英

(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0 引言

铁路站房建设体现城市文明进程,作为城市精神的重要体验场所,需体现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时尚风范。中国高铁划时代的进程,给彰显城市文化带来了重要契机[1]。河南拥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文化历史厚重。郑渝、郑阜高铁沿线是伏羲氏、楚汉、曹魏文化等发源地,中原高铁站房的建设实践,在城市发展诉求层面具有发掘城市文化、提振文化自信以及引导新时代高效、绿色、智慧、时尚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文化高铁建设理念,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首次提出了中原“文化站房”建设方略,并将郑渝、郑阜高铁的南阳东站、周口东站等6个重点站房作为中原“文化站房”“4+2”示范项目,大力推进文化高铁精品站房建设。

1 “文化站房”的核心要义

铁路站房设计是基于城市环境和站房功能等要素的统合,由于各地区的城市基础、规模、发展机遇存在差异,各地站房建设代际、理念呈现出不同的站、城关系特征,然而,在城市意象表达、城市文化重系[2]以及城市精神彰显层面,有着共同的文化建设指向。

1.1 城市文化标杆

铁路客站属于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原型可追溯到元代之后的驿站类建筑。据甲骨文记载,驿站是伴随国家道路交通、行政实力发展,官方为通达边情、发号施令建造的邮驿服务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3],如高邮盂城驿(见图1)。特别是唐、宋时期,外国使团、商贾中途下榻云集于此,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传播与相互浸润。驿站建筑成为地方人文风情展示和体验的第一门户。

图1 高邮盂城驿

随着人类交通文明近代历程的开启,铁路站房作为门户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十年,中国高铁发展令全球瞩目,铁路站房是城市文脉沿袭、文化自信的象征,是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标识。文献[4]从站城关系演变的视角,阐述了当下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第4代“站城融合”的高铁客站新模式,分析了未来“城市活力中心”式高铁客站的发展趋势,意味着铁路站房将在引导城市建设、提高生活空间质量、引领生活方式以及道地文化体验等范畴彰显其城市文化标杆的特殊地位,白云站作为广州城市文化的标杆见图2。

图2 广州白云站

1.2 城市精神体验场所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渗透到生活方式的各个维度,体现时代背景下地方文明与文化特质的气度、风范。“文化站房”在3个层面强调铁路站房作为城市精神体验场所的文化内涵(郑渝高铁襄阳东站见图3)。

图3 郑渝高铁襄阳东站

(1)体现时代文明。铁路站房作为百年大计的项目,从设计理念、建造技术、信息系统和运营服务等方面,均应突出当代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水平,体现城市进步的文明程度。

(2)强化城市文化传承。通过高铁站房这个标志性建筑,延续地域文脉、彰显道地文化特色。特别是视觉表达方面要深入发掘、表现地方特定的人文风物。

(3)引导高效、绿色、智慧、时尚的生活方式。基于铁路站房的聚集与疏散特性,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高度,统筹考量城市景观、交通和公共空间要素,形成城市综合融通的空间系统。同时,强调客站功能的复合舒配、智能便捷,积极运用新科技手段和工具,通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的协同,建设新时代城市精神的重要体验场所[5]。

1.3 建造技术创新实践场所

铁路站房建设是城市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站房建设受投资、时限和施工社会化程度的影响,有时会偏离设计预期。立项、设计、建造等建设全过程,决定最终的站房建成结果,技术创新和科学化施工管理的创新实践是“文化站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禹州站房文化创意

禹州站是“4+2”6个文化站房精品项目之一,禹州站“文化站房”的建设实施,体现出文化创意中充分融入了地方历史文化元素,实现古朴与现代、人文与建筑的充分契合。禹州站站房面积1.5万m2,虽不属于大型站房,但基于禹州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钧瓷文化的特质,禹州站“文化站房”建设无疑具有创新实践的示范作用。

2.1 夏禹王朝文化元素

禹州,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创生地,史称夏朝,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上古时期,大禹因治水有功,受封于此,并制九鼎,成为夏朝开国君王。大禹治水精神和厚重的夏禹文化铸就了禹州丰厚的文化基石,成就了禹州华夏第一都的王者气韵,禹州因大禹而得名。

2.1.1 古钧台

古钧台是夏启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钧台之享”被称为中国第一国宴。此后,夏朝诸帝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进行,成为夏“皇宫帝苑”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4)。

图4 天下第一古钧台

2.1.2 耒耜

耒耜,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工具,是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为犁头,用以松土,是犁的前身,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见图5)。

图5 耒耜(lěi sì)

2.1.3 大禹治水

大禹文化蕴含了深刻的“水文化”底蕴。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是大禹文化中重要的史诗般典故(见图6)。

2.2 瓷都文化元素

制陶,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史上延续至今的四大技艺[6]之首。钧瓷烧制延续至今已有1 700多年历史,钧瓷凭借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的奇妙韵味(见图7、图8),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是道地的中原文化名片,钧瓷以其独特的色、形、瓷、韵向世界传播中原民族文化的璀璨魅力。设计抽象出钧瓷古朴浑厚的造型特征及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特定材质和色彩张力的视觉特性,进行禹州站房文化特质的视觉设计传达,创设禹州瓷都文化代表性体验场景。

图7 万彩钧瓷

3 禹州站房文化创意的设计表达

建筑文化表达是一个将文化创意概念通过诸如空间形态、建筑造型、界面样态、装饰与陈设以及建造工艺等多个层面进行物态化形式转译[7]的创作过程,而不是一些符号的堆叠和艺术品扎堆陈设[8]。禹州站的文化创意经过多次深化设计,在认真研判城市文化特质的基础上,站房主体以夏禹王朝文化元素[9]为设计起点,在遵循大型交通设施强调高效、便捷功能特性的前提下,采用4种手法对禹州站房进行了道地文化特色的形式转译设计,旨在多维度传达禹州特色的地域文化。

图8 四足钧瓷鼎

3.1 夏禹王朝古钧台及耒耜的大尺度表达

用夏禹王朝的古钧台和传说中大禹治水工具耒耜等文化元素作为禹州站房外观主体造型和内部细节的文化创意[10],契合了禹州风华上古的历史渊源(见图9)。

图9 禹州站房古钧台屋顶及耒耜型柱方案图

禹州站房外立面设计中,中部的柱式和两侧墙体的开洞形态都清晰地体现了耒耜样态特征(见图9、图10),在建筑总体形象和传统风格传承方面起决定性统领作用。一层的2个候车厅器型装饰柱也分别采用了耒耜样态(见图11、图12)。总之,禹州站房以耒耜样式的大尺度柱式,体现了禹州风华上古、传奇般历史的文化寓意。

3.2 钧瓷文化特质的精微化表现

钧瓷拙雅透活,流光溢彩,具有其他瓷器无可比拟的独特美。基于钧瓷的“八美”特质[11],从“钧瓷”器型、瓷质、色彩及工艺创新等方面,在内、外视觉体验协同的维度下,营造禹州站房外在古朴大气,内在经典时尚的钧瓷文化空间氛围。

图10 禹州站房外立面局部图

图11 禹州站房一层候车厅(1)耒耜器型装饰柱

(1)器型装饰柱:站房室内主要列柱,采用“方包圆”造型手法,转译了耒耜和四足钧瓷鼎(见图11)的抽象器型。柱面饰以钧瓷色质特征的铝板转印装饰材料,传达一种钧瓷特质的视觉感受(见图12)。

图12 禹州站房一层候车厅(2)耒耜器型装饰柱

(2)钧瓷薄板文化墙:基于钧瓷出窑万彩的独特魅力,再次运用钧瓷作为设计元素,选择与一层大厅视觉贯通的二层候车厅侧墙壁,整体装饰成色彩丰富的钧瓷釉画景墙,呈现禹州神垕古镇四面群山环抱(乾明山、凤翅山、大龙山、凤阳山)的文化意象(见图13)。正如当地歌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所描述的那样,这片景墙以大尺度、高强度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整个大厅钧瓷文化印象的神韵。

图13 禹州站房二层候车厅侧墙壁钧瓷釉画景墙

(3)钧瓷碎片重色调地面:以“出窑万彩”为创意依据,大胆采用钧瓷的夸张形色,以求突破方形格局的灰白色常见大厅地面铺装形式。一层候车大厅钧瓷文化主题墙和重色调地面铺装设计,灵动的深色调地面铺装,使其与钧瓷壁墙的明度等级协调呼应,营造内部沉稳、古朴的钧瓷文化氛围,展现禹州站钧瓷重彩特征的空间文化基调(见图14)。

3.3 “大禹治水”史诗情境的隐喻

二层候车大厅栏板采用“水纹”抽象构形的装饰造型,运用“水纹”象征手法,隐喻传达“大禹治水”故事情境(见图15)。该设计在水平方向采用铝型材条板进行有节奏的重复叠铺,体现出水纹的波动。另外,电子屏左右两侧对称的水纹塑形,契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中轴对称与向心性,形成均衡、典雅的空间美学风格,与站房整体造型的古典韵味相呼应。

图14 禹州站房一层候车大厅钧瓷文化主题墙和重色调地面铺装设计

图15 禹州站站房二层候车大厅栏板水纹抽象构形

3.4 钧瓷薄板装饰材料研发

禹州“文化站房”的内部装修设计,强调了对钧瓷材质的真实体验感,因此,确定在钧瓷器型柱和钧瓷釉画壁饰这2个重点部位采用真实的钧瓷订制材料。传统技术烧制的钧瓷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管理、施工、设计3方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并走访了著名钧瓷大师和当地工匠,在李海峰钧瓷大师科研基础上再次进行钧瓷复合薄板材料的实验研发,最终确定了以钧瓷复合薄板作为大面积钧瓷材质铺装的施工方案。特别是大型钧瓷薄板景墙的烧制,不到出窑那一时刻终究是个无解之谜,这正是禹州钧瓷文化的魅力所在。

4 结束语

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文化站房”的创新实践更加注重与城市精神、文化的深度融合。新时代高铁站房建设需要达到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结合的高度,这将打破甚至颠覆以往的“设计-施工”模式,文化创意的介入方式、层次、深度及文化表达将成为高铁站房建设的新课题。这不仅考验建设者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更意味着高铁建设者将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自觉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且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禹州钧瓷站房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中老铁路国内段站房“颜值”初显 全部11座客运车站装饰装修接近尾声
营改增对公路站房工程造价影响研究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昆仑寺壁画的揭取与修复
“五项举措”做好新时代禹州人大工作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共同建设美好禹州新家园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