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花园嵌玉家具工艺及修复
2020-11-03文王建
文 王 建
乾隆花园是乾隆皇帝在60 岁大寿庆典后下旨亲自指挥参与营造的宫殿和花园,使用了当时最上等的材料和最出色的工匠艺人,创造了豪华奢侈、雍容华贵的建筑和室内空间,其内部保存下的装饰装潢,被公认为是我国清代宫廷历史上最出色的室内设计。室内大量的镶嵌家具,工艺精巧,制作精美,镶嵌材料应有尽有。但这座花园对紫禁城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禁区。到目前为止,乾隆花园也只开放了四进院落中的第一进院和第二进院,而秘密花园的深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一睹真容。在漫长沉寂的时光中,这处花园始终园门紧锁,使其愈加神秘。
2009 年8 月,北京玉尊源玉雕艺术有限公司受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和故宫博物院的邀请,参加了乾隆花园室内装饰玉器陈设文物的修复工作。笔者有幸参与并主持乾隆花园的玉器镶嵌组的修复工作,开始接触到如此众多且成体系的嵌玉家具,也开始逐步成系统地了解并整理乾隆花园嵌玉家具的工艺及修复过程。
一、乾隆花园嵌玉家具的工艺特征及现状
乾隆花园营造时,处于清朝国势的鼎盛期,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高峰期,清代家具在清初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家具的风格,而到了乾隆时期,国力强盛,从中原地区到西北边陲的玉路打通,大量优质的新疆和田玉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地,乾隆对于玉器的迷恋大大超越前朝,这一时期宫廷玉器制作材料之美,工艺水平之高,均已超过清朝其他历史时期。清代的宫廷家具多采用名贵硬木紫檀制作,色调深沉肃穆,若不加任何镶嵌装饰,难免会有一种单调沉闷之感,而镶嵌上洁白光润的玉器饰件,就会打破深色紫檀木质家具带来的沉寂压抑之感,明暗对比、冷暖色调相间的反差会产生悦人耳目的视觉效果。
清代乾隆花园中的宫廷家具制作用料奢靡,为求达到新奇出彩的效果,不计功力用料,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花园中家具的装饰力求华丽,使用了金、银、玉石、珊瑚、象牙、珐琅等不同质地装饰材料,并注意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运用百宝嵌等不同工艺追求富丽堂皇。由于乾隆皇帝对玉器的极度喜爱,使得嵌玉成为家具装饰手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乾隆时期的能工巧匠利用来自海外的珍贵木材,融汇多种工艺美术的精华,尽情驰骋于斧凿之间,制作出大量的家具精品。现存故宫内的大量嵌玉家具历经200 余年,很多都失去了往日姿容,甚至有些嵌件缺损、脱落,且嵌件及家具本身也破损严重,急需进行修复保护。
修复前的紫檀嵌玉松竹梅纹饰玻璃落地插屏局部
二、乾隆花园嵌玉家具的修复要点及过程
此处以嵌玉家具“紫檀嵌玉松竹梅纹玻璃插屏”的修复为例来展示完整的修复过程。
(一)“紫檀嵌玉松竹梅纹玻璃插屏”修复前
1.调研及存档
修复前,我们都要对文物进行全面的缺损研究,并制作详细的破损记录。修复工作首先需要确定文物的整体风格、材质、纹饰以及工艺。很多时候文物缺损严重,我们无法辨认其风格特征。对文物的材质研究也是一个难题,材料的新旧变化很大,有些材质使用传统工艺处理后,难见庐山真面。另外有些传统工艺由于年代久远濒临失传,我们需要不断地查阅资料,来尽可能还文物本来面目。
紫檀嵌玉松竹梅纹玻璃插屏成对陈设于乾隆花园的三友轩中,插屏边座为紫檀木质,边框素面。框内侧打槽镶板,周边镶嵌波浪纹铜框,内为玻璃地,上嵌苍劲有力的木雕山石,饰以玉石雕刻的松枝、竹叶以及白玉雕刻的梅花,屏座为须弥座,前后有站牙相抵,站牙上雕拐子纹,座上有镶嵌竹子和兰花图案的绦环板,雕回纹披水牙。插屏造型古朴,浑厚大气,制作工艺精美,色彩丰富。插屏上雕刻图案,彰显尊贵皇家气派的同时,又体现了乾隆皇帝深厚的文化修养。
2.修复前局部状况
插屏木质框架大体保存完整,但镶嵌的玉石、珍珠贝等珍贵材料缺失严重,很多镶嵌处都露出斑驳之地。整体附着厚厚的尘土及污垢,多处部件缺失,木料严重收缩开裂。
紫檀嵌玉松竹梅纹迎风板局部
(二)“紫檀嵌玉松竹梅纹玻璃插屏”修复过程中
1.除尘去脏
由于年代久远,插屏表面附着厚厚的尘土及污垢,为了看清文物的本来面貌需要对其进行除尘去脏处理。一般步骤有鬃刷除尘、吸尘器吸尘、大刮刀去蜡、小刮刀除胶,最后还需要用清洁剂擦拭文物表面。
2.脱落嵌件的修复
(1)对号入座:原配嵌件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脱落,在复原时有一定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原部位配件收集起来,参照历史资料,经反复推敲,一一对号入座。
(2)清洗嵌件:文物粘接前断面的清洁工作不容忽视,粘接的强度、抗老化程度与粘接材料的配合比例、文物断面的净化程度直接相关。松动的玉嵌件底部有很多尘土,粘接已不牢固,必须把松动的玉件取下来清洗干净。
(3)粘接嵌件:粘接技术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修复手段。由于是重要文物,因此更要注意其粘接后呈现的自然性。将清洗完的嵌件根据原来的位置对号入座,一一进行仔细粘接,直到与原文物相符为止。
3.缺失嵌件的补配修复
(1)纸样拓制:文物清理干净之后就要利用缺失文物的凹槽将缺损的部分拓制成纸样。以此插屏为例,青玉雕刻的竹叶大量缺失,竹叶有的单个分布,有的成组分布,这对拓制纸样的纸质要求极高,纸质只有软硬适中才能准确地将竹叶拓制出来。
(2)选料加工:纸样拓制完成后,结合前期对插屏的材质研究,选材取料。寻找与文物相匹配的玉料是件极其费时费力的事,有些玉料的种类是如今市场上很难见的。我们选用的玉料,部分是公司旧藏,其他品类则需遍访全国,有些甚至需要亲自到玉石原产地寻找。所找的玉料要接近补配嵌件的颜色、形状,以确保其颜色、光泽、平整度以及厚度与原件基本一致。
原料选定之后,需要根据所需嵌件的薄厚进行进一步切片处理。切片完成后,则根据拓制的纸样在切片表面画样,然后进行锼样制作,用切割机、锼弓子等工具对补配嵌件进行外轮廓加工。
(3)镶嵌检验:补配嵌件外轮廓磨制完成后,要将配件嵌入凹槽中检验是否与原件相符。一般要再对其轮廓进行精细打磨和修改,直到嵌件能丝毫不差地嵌入凹槽为止。
(4)精细加工:补配嵌件的边缘处理好后,就要开始雕琢嵌件上的纹饰。雕琢前要仿照文物原件上的纹饰描绘到嵌件上,再依照文物的高低起伏进行雕刻。雕刻的同时要不断查阅资料,观察同时代同类型的文物实物,不断地对比原件,做到雕工与文物的历史风格、制作工艺协调一致。
玉件完成还要经过抛光处理。抛光既要保持原件的神韵,还要充分显示玉料的天然美,既不能破坏嵌件,又要使表面光亮,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嵌件采用不同的方法。
4.修复补配玉件的后期处理
(1)仿旧做旧: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补配嵌件的选料都是与文物玉料一样的原料,仿照乾隆时期的雕刻风格进行制作。通过研究和向专家学习请教,我们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旧方法,补配玉件与文物玉件达到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2)托色处理:落地插屏上面的灵芝,采用水晶材料雕制而成。乾隆时期的工匠在水晶的背面采用了天然矿物质颜色托底,然后再用胶粘在木器的凹槽中。在修复补配过程中,我们按照古时的做法,把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和胶混合,配成与文物玉件一样的颜色,托在新做水晶玉件的背后。
(3)嵌入粘接:补配嵌件制作完成后,就要对照原件一块块嵌入紫檀木中,这个过程费时极长,需要修复者极其严谨。粘接时要考虑到不同材质的膨胀系数,粘接用的胶采用松香、蜂蜡等天然材料熬制,部分嵌件还在嵌件后打“象鼻眼”穿丝连接等工艺手段,用以增加其牢固度。粘接结束,再对文物整体进行修整,修复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三)“紫檀嵌玉松竹梅纹玻璃插屏”修复后
1.修复检验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要按照相应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检验,最后修复完的成品要经过故宫专家全面严格的检验验收。
2.撰写修复报告
每一件文物修复完成之后都要撰写修复报告,将完整的修复过程记录存档,以方便之后进行文物研究或其他文物保护工作时使用。
对文物进行清理工作
对玉件进行镶嵌检验
检验验收
首都博物馆主办的“乾隆花园”文物修复展
三、总结
初见插屏,很难想象它曾经是皇家陈设品。由于年久失修,残损严重,破坏了文物的美感。如今,面对插屏再次以完整、瑰丽的容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感触良多。修复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遍访玉料市场的过程,是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修复文物,也修复心灵。笔者希望通过对乾隆花园嵌玉家具工艺和修复过程的整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共同为嵌玉家具的修复、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