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蒙古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2020-11-03潘春利
文 侯 霞 潘春利
一、序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并存在于传统民俗之中,是世代传承的非固态的文化表现形式。工艺美术是实用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是一个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朝鲜、回、满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和他们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舞台,这里的历史像一条长长的河流古老而又悠远,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充满智慧而又勤劳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此后,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许多民族先后在这片土地生息繁衍,创造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这些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处于北方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他们的文化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在生产、生活方式和信仰、习俗等很多方面都有雷同点,蒙古族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集大成者。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具有悠久的草原文化传统、游牧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因此,内蒙古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蕴含着我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
二、内蒙古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传统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是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师傅带徒弟或家族继承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甚至作为一种小家族产业的形式存在着,所有的传人多生活于民间。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使内蒙古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减少,遭遇了巨大的冲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直接导致了生产者数量的减少和相关技艺的衰退或变异,许多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后继乏人进而失传的严峻局面,甚至某些品类正在或已经处于绝迹的状态,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已十分紧迫。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构建新的传承方式,把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纳入本土高校的专业教学中来,办出自己的区域文化特色,以推动本地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三、高校在本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优势
(一)高校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我国在2011 年开始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提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应做的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高校的四大职能。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有较强的实力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学术上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可以为其普查、展示、宣传和交流创造优异的条件。因此,高校在保护和传承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有能力、更有义务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更要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高校具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训、传承创新提供绝佳的阵地,这些在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本身就具有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文化意识,能够很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地方,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这里不断积累和整合,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传承体系,并由高校里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起继承和创新。高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阵地,就是本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最主要的传承和创新基地,在其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巴林石雕刻
四、内蒙古高校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做法
(一)构建课程体系,设置相关专业
在高校开展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艺术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加入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是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最有效方法。利用这些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艺术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比如,开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剪纸、蒙镶工艺、皮革艺术和马鞍技艺等课程,使其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的配套设施,完善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建立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目前,在内蒙古的高校中,内蒙古师范大学组建了工艺美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等高校开设了工艺美术专业、民族服装设计专业、皮革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和金属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等相关的专业或方向。从学校里专门招收部分条件比较合适的学生,对其进行系统的传授,并注重技术技能和知识上的传承、创新,这样就直接解决了传承人断层的问题。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申请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蒙古族服饰)示范专业点建设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还申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基地,每年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四期不同项目的培训班,为全自治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 “蒙古族皮艺”“蒙古族传统金银铜器”“蒙古族刺绣”等内容的培训。
皮雕唐卡
(二)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室,例如,建设民族服饰工艺室、蒙镶工艺室、皮艺工艺室等一些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购置相应的实验设备、工具和工艺制作的原材料等。高等院校还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鉴定、研究保护和传承创新搭建平台。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了蒙古族工艺美术研究所、内蒙古艺术学院建有皮革艺术研究所、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建有内蒙古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所等。教师要深入到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区去收集材料,挖掘、整理出更具实用价值、实际效果的资源用于教学和研究。同时校方也应积极聘请一些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或著名的民间艺人进入课堂,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作品展览。还要在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区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例如,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建立剪纸实践基地、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建立蒙古族刺绣实践基地、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建立巴林石雕刻实践基地、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建立桦树皮工艺实践基地等。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野、民间进行考察调研,通过社会实践、艺术采风等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大学生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其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且非常紧迫,高校教育的传承方式是目前最佳的传承模式。作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发挥其在人才、资源、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建立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和传承体系,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这同时也是高校在文化领域内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职能的一个体现。作为内蒙古地区的高校更应大力弘扬本土的传统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把内蒙古地区颇具特色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整合纳入高校教学内容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打造地方特色课程,建设本土特色专业,营建内蒙古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