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快讯

2020-11-03

网印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调光变色印染

京东方推新型智能调光窗:一秒变隐私玻璃

近期,京东方(BOE)最新推出的智能调光方案,可在电压驱动下,控制染料分子旋转,改变透过率,实现亮暗态的连续调节。与其他调光方案相比,BOE智能调光窗的优势是高通透、低功耗、快速响应,搭配车窗工业化方案,具有隔音、隔热和防紫外的效果,特别适用于乘用车天窗、侧窗场景中,可很好地融合于乘用车智能座舱应用场景。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调光玻璃方案有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EC(电致变色)及SPD(悬浮粒子),虽然技术指标各有优劣势,但整体功能均无法完美匹配市场需求,因此未得到广泛应用。据了解,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加电透明,断电呈雾态,因雾度较大,限制了PDLC的应用场景,比较适合应用在会议室隔断,不能广泛应用在汽车玻璃上。

据了解,BOE智能调光窗分为天窗调光窗、侧窗调光窗。其中,天窗调光窗基于BOE液晶调光技术,适配车顶天窗的自由曲面设计,同时支持整面或分区调光,具备优良的隔热性能,可取代传统遮阳帘,还支持触控、语音等多种控制方式。侧窗调光窗支持对整面玻璃或分区进行调光,实现对光线的自由掌控,同时集成BOE透明显示技术,可实现人车交互。

柯桥:让“近零排放”成为印染行业绿色转型“推进器”

近期,柯桥区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并在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点落地。

在环保政策趋严大背景下,印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的启动,不仅能推动印染行业绿色转型,还将大大减轻污水处理压力,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纺织印染上承织造、下接服装家纺等产业,是整个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近零排放”项目,建立起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关键技术体系,加快印染废水近零排放项目升级改造步伐,提高盐的回用率和整个处理过程的经济性,实现印染废水的前端截留和资源回用,降低整个水体的处理费用,最终带动印染产业绿色、经济、高效发展。

要根据印染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让更多企业共享技术红利,推动整个印染产业污水近零排放。要围绕印染行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筹备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迎丰科技”“印染大脑”等多个纺织印染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企业。在积极推进印染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同时,还要大力延伸设备、物流等印染智能化改造上下游产业链,为打造全国印染“智造”高地夯实基础。

在“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印染废水“近零排放”这项技术将成为推动印染企业节能减排、促进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为建设“重要窗口”、展示“绍兴风景”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呈上一份“绿色答卷”。

乐高集团将逐步淘汰产品包装盒中的一次性塑料袋

乐高集团宣布,计划在三年内投资最高达4亿美元,以进一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项目。该投资将包括长期投资项目及日常成本。在过去10年中,乐高集团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同时认为优先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发展已成为当下紧迫和重要的议题。

下一步,乐高集团将开始逐步淘汰在其产品包装盒中用于包装散颗粒的一次性塑料袋,这也是乐高集团在2025年前实现其所有包装采用可持续材料目标的一部分。自2021年起,经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认证的可回收纸袋将在其产品包装盒中进行试用。

从现有包装中去除一次性塑料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新材料必须耐用、轻量并且能够提高积木拼搭的体验。由不同可持续材料制成的一系列样品包装袋已交由数百位家长和孩子进行测试。其中,既环保又易于打开的纸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们将于2021年开始试用。

网屏公司开始远程演示其新的SAI标签印刷机

网屏公司通过远程技术,从其位于荷兰阿姆斯特尔芬的技术中心展示其新的Truepress Jet L350UV SAI标签印刷机,让潜在的客户虽然因为Covid-19疫情旅行受到限制,但是也能够了解这款新的印刷机。

Truepress Jet L350UV SAI是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的,据称可以提供更好的颜色准确性和活力。除了CMYK的基础颜色,这款印刷机还增加了2种颜色——橙色和一种独特的蓝色,可以直接订购或是后期对设备进行翻新时增加。感兴趣的现有的和预期的客户,现在可以通过远程演示了解这种技术。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让它印刷标签,从不同角度观看设备的运行,并能够获得操作者的详细介绍。之后他们可以在家或者在办公室,通过他们的电脑检查完成的图像的印刷质量。网屏会在24小时之内通过信使发送测试运行的硬拷贝给客户,”网屏公司业务发展总监Carlo Sammarco说,“自从前不久我们安装了L350UV SAI之后,就开始接受远程测试了,这是在Covid-19疫情期间旅行受限时的一个解决方案。对于我们遍布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现有和潜在客户而言,这也是一种能够大量节约成本和时间的方法。我们相信这种完善的远程演示,在Covid-19疫情过后,也很有可能继续保有其价值。”

网屏公司已经在使这些在线演示生动起来所需的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应用程序团队增强了它的演示技能,使他们以虚拟形式参与并引起他们的关注。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Covid-19对包装策略有所影响

根据Duo UK的最新研究,多达半数的企业未来包装策略将受到在线购物量增长的影响。这项研究表明,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如何促使品牌重新思考其包装策略。

该调查是对2020年3月发布的《未来包装报告》的更新,调查了100名高级零售和商业专业人士,以确定未来十年企业包装战略的趋势、挑战和机遇。

商业街零售商不得不转向电子商务,而在线零售商不得不应对客流量的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客流量超过了只有在黑色星期五才会出现的需求。

Duo的未来包装研究发现,45%的公司认为“包装材料的类型”是当今影响包装策略的最重要因素。在考虑未来十年的战略时,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7%。

Covid-19最新报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报告显示,40%的公司现在还认为,消费者对更可持续的包装材料的需求增加将对其包装战略产生最大影响。

此外,超过半数(53%)的受访者认为,“减少环境影响”仍是决定未来10年包装策略的最重要因素,这表明改变即将到来。然而,不到三分之一(28%)的企业准备缴纳将于2022年4月开始征收的塑料包装税。

Duo UK商务总监Anthony Brimelow表示:“我们的最新研究考虑了电子商务需求的增长,以及以生命周期为导向的包装策略将如何给整个供应链的企业、人类和地球带来好处。”

“我们相信企业有能力推动变革。Covid提供了一个创造新常态的机会,是时候抓住这些机会,加速变革,为包装行业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了。”

抗病毒产品市场份额达到726亿元,多家服装品牌推出抗病毒服装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时装。为了迎合新的经济现实和客户对于新冠肺炎的关切,数家服装企业都研发了具有抗病毒功能的服饰。

巴基斯坦领先的牛仔布服装生产商Artistic Denim Mills的首席执行官费萨尔·艾哈迈德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冠肺炎重置了世界。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衣服的保护作用将会成为决定我们如何选购和穿着的一个关键因素。”

Artistic Denim Mills公司是最早将抗病毒技术应用到服装产品中的企业之一。2020年6月,该公司和瑞士纺织企业HeiQ合作推出了抗病毒牛仔服和口罩系列。

HeiQ公司声称自己的防病毒NPJ03技术“处理过的面料可以阻止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抑制细菌臭味”,在抗击新冠病毒的30分钟试验里有效性高达99.99%。该公司称,德国已经认可了该技术的抗病毒功能。

2020年7月,牛仔时装品牌迪塞尔宣布,将和瑞典Polygiene公司合作,在新一季时装中应用抗病毒技术。Polygiene公司的ViralOff技术据称可以在病原体接触面料的两个小时内降低超99%的病毒活性。这种面料可以和病毒的关键蛋白质发生反应,阻止病毒附着在纺织纤维上。据称,该技术旨在保护处理过的产品,而不是为了防止穿着者感染病毒。Viraloff技术将被应用在迪塞尔的2021春夏牛仔时装系列中,目的是在未来被应用于更大范围的产品中。

医学专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病毒能否通过衣物传播。尽管病毒能在衣服和表面存活,但是不知道衣物上的病毒是否会引发感染或如何引发。

尽管抗病毒服装不是帮助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最佳解决方案,但许多公司都在投资这一技术,从而在疫情期间生产出更多将时尚和功能集于一身的产品。

vivo发布智能变色玻璃技术或于明年正式亮相

近期,vivo发布了智能变色玻璃技术。通过这一技术,手机的后盖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任何想要的色彩甚至质感。厂家只需要发布一个配色,消费者就获得无数种、只属于自己配色的后盖。不过,vivo强调,该技术为概念探索,非量产产品功能。按照vivo的说法,相比普通玻璃,“就厚了0.15~0.2mm”。

实际上,这项技术的功耗也不用考虑太多。小小的纽扣电池的电量就足以保证玻璃变色相当多的次数。

vivo表示,“只有在变色的时候,玻璃会耗电,日常显色是不耗电的。就像Kindle只有翻页才耗电而日常显示不会耗电一样。AMOLED屏幕的息屏显示功耗可以忽略不计,而这项技术的功耗比息屏显示还要低得多,功耗完全不用担心。”

vivo称,从波音787飞机上自动变色的舷窗获得了智能变色玻璃技术的灵感。

据了解,波音787舷窗变色的技术,也常见于建筑外墙、车载玻璃等地方,业内称之为“EC技术”。其原理为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致变色层的离子会发生注入或者抽出,整个电致变色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颜色的可逆变化,由此实现变色的目的。

据外媒SlashGear报道,此前一加和三星也在部分机型上展示过这种类似的变色技术。

我国特种玻璃纤维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高频、高速、高保真信号传输的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行业迅猛发展,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升级,都离不开具有低介电、低损耗和高强度、高模量等特点的特种玻璃纤维材料作为支撑。

过去,特种玻璃纤维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为此,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项目支持下,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重庆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经过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与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攻克了特种玻璃纤维量产小、成型难、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品质不稳定等关键瓶颈问题。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种玻璃纤维。”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介绍,比如介电常数低于4.6和介电损耗小于0.001的低介电玻璃纤维,已经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同时,还攻克了异形特种玻璃纤维生产难度大、品质不稳定的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异形比为1:3和1:4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的稳定生产,异形纤维最高填充可达70%,填补了国内空白。

围绕相关研究成果,项目团队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28件,其它知识产权11件,开发出全球品种最多的系列特种玻璃纤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并与杜邦、LM、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展开了合作。

据了解,2020年3月,国际复合长寿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正式点火投产。作为国内最大的特种玻纤研发生产基地,其规划建设了7条特种玻璃纤维生产线,预计2022年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

中国首枚芯片邮票面世传统印刷工艺中植入NFC芯片

中国邮政2020年9月26日发行了《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这是中国首枚NFC芯片邮票。该邮票在传统印刷工艺中植入NFC芯片,集邮者可通过中国邮政App读取芯片内容。

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中国邮政特别制作《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纪念张内置超薄芯片,邮票序列码、荧光暗码与芯片的ID一一对应,使集邮者手中的每一枚纪念张都是独一无二的。邮票印制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及专项技术突破,引入多层纸张复合技术和激光打孔技术,既能保留完整的邮票纸张属性,又能在印制工艺中保护芯片。

中国邮政有关负责人表示,芯片邮票将互联网、前沿科技与传统邮票有机结合,既体现了高端防伪工艺技术优势,也满足了防伪溯源、信息化应用等方面需求,是中国邮政邮票发行中的重大创新,也走在了世界邮票发行与印制的前列。

据介绍,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在商品防伪、新零售电子价签、智能餐盘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次与邮票结合,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将会为集邮者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

猜你喜欢

调光变色印染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服务区LED照明调光算法探究
印染书香
变色的真相
全海深ARV水下LED调光驱动电路设计
浅谈公路隧道照明调光方案比选
变色花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自动调光设计
为什么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