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商业航天
2020-11-02杨戈
杨戈
太空经济2.0时代到来
全球蔓延的疫情,阻滞了人们的生活出行,却并没拦住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步伐。在大洋彼岸,根据3月10日的媒体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 X”)再获5亿美元新融资,公司估值由此达到360亿美元。
5年前,马斯克宣布了Space X的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星链”。Space X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为地球上的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
2020年4月22日,Space X公司成功发射第7批星链卫星,并回收火箭一级助推器。这是Space X在2020年进行的第9次发射任务,目前该公司共有420颗入轨卫星,预计将在2020年年底前增加至720颗,届时“星链”网络将具备初步的运营能力,开始为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地区提供商业服务。
4月底,Space X正在为美国宇航局(NASA)认证的首次载人龙飞船飞行任务(Crew-1)做准备,该任务预计于今年晚些时候执行,目前已进入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阶段。Space X建造星际飞船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类送上火星。
21世纪的前20年,太空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诸多亮点。商业化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也必将成为航天事业空前繁荣和发展的新动力。航天商业化必将催生商业航天,全球涌现出一大批航天创业公司。太空经济要实现飞跃,只有努力强化航天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能找到低成本和低风险的平衡点,通向太空之路。
航天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新的热点。一是正在建设的低轨宽带星座。这以“一网”系统和太空探索的“星链”计划为代表。二是太空旅游。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和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走在发展太空旅游的前列。Space X也已经安排了首次月球轨道旅游。美国的商业空间站公司也正在开拓太空旅馆的市场。三是航天运载系统和新一代航天制造业。一网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正在将飞机和导弹的批量制造经验融合到卫星、火箭和地面设备的制造中,并希望應用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缩减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
根据SpaceWroks 2018年2月发布的统计,在三大卫星用户中,政府、军方和商业,最大的已经是商业用户,占了一半以上,而未来5年发射的卫星中商业用户将占70%以上,佐证了全球商业航天正在快速崛起的观点。
据美国美林银行分析师预测,航天市场规模将于2045年增长到2.7万亿美元。旺盛的市场预期使得商业航天迅速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民间资本的涌入让过去以国家为主导的航空航天领域正在发生激变。从航天器设计到发射服务,从卫星星座运营到数据分析,从星际探索到空间资源开采利用,随着Space X、Blue Origin等商业航天创业公司的快速发展,正在形成一个高度活跃的生态系统,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和颠覆性技术,将商业航天迅速推向新的高度。
商业航天成“网红”
当前,世界航天事业正在从过去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太空经济2.0时代”。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带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航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商业航天更是助推航天产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正是看到商业航天产业的撬动作用,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推动作用,我国也在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航天活动,通过激发包括“国家队”、科研院校和民企等在内的多种创新力量,促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创新跨越。
2014年11月,国务院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资本对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关注与日俱增。此后5年间,各路投资机构争相将大笔资金投向一个个初创团队,这些创业团队的研发骨干,大多来自航天科技、科工两大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等体制内单位。
商业航天这一既具备技术含金量,又具备新闻话题性的科技题材,在中国新一轮“硬科技”创业浪潮中,天生自带“网红”气质,高调进入资本和公众视野,甚至火箭发射服务都已经登上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直播间。
一时间,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百花齐放,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一批企业迅速成长。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过160家,与商业航天相关的投融资机构有200多家。短短5年里,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完成了从卫星设计研制、火箭研制发射到卫星在轨运营及商业化应用的“从0到1”,在国内逐渐形成自循环的生态系统。
在民营企业中,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等公司都发射了自己研制的首枚运载火箭。天仪研究院、微纳星空等公司具备了从10公斤级到500公斤级整星研制能力。这些航天创业公司在研制小卫星、小火箭及其应用、卫星测控等领域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弥补了国有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的不足,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在世界民营航天领域,我国已处在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地位。
一系列的成绩使得这个领域的从业者产生了过于乐观的情绪。在早期涉足民营火箭的投资机构眼中,这批走出体制、多数参与过重大型号研制的专家,技术能力和研发经验理应不成问题。人才、技术,再加上资本入场,资源要素齐备,中国诞生一个Space X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并且,社会对中国航天的认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家队的战绩,“长征”系列用95.36%的发射成功率给了社会一个强烈的信号——“运载火箭技术,中国已经很成熟了。”
然而,2018年蓝箭和2019年零壹空间的发射失利,给资本市场喂了一颗“退烧药”,使大家更加清醒。在此新形势下,我国商业航天虽然抓住了发展机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来看,中国民营航天的技术、规模与市场都尚难以与美国比肩。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不能照抄国外模式。面对即将到来的商业航天黄金时代,航天企业更应该脚踏实地,冷静地看待外界和资本的关注,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面对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应该寻找到自己新的定位,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民营航天企业任重道远
在中国商业航天宏伟的未来发展计划中,国内商业航天科技公司的参与将是必不可少的,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国的民营火箭企业,大多都还处于仰望星空阶段,但是头顶的迷雾正在被拨开,浩瀚苍穹已经隐现。不过,他们还是要经历一场残酷的大浪淘沙。
作为基础运载工具,商业运载火箭自然是资本押注的重点领域。对于这些研发成本大量前置、短期无法自我造血的企业来说,拿不到融资,就意味着生死劫。即使拿到融资的头部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仍然需要继续面对重重关卡。对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前置研发成本极高的商业航天来说,资本砸进去的大笔资金,短期内难见回报,却要同时面临来自八方的挑战。
商业运载并不只是火箭研制这一关键、基础环节,还包括发射服务等。发射服务包括火箭研制、总装、任务准备、进场、检测测试、星箭对接、转场及测试、发射演练、加注、发射等程序,而要做好发射服务,还需要金融保险、政策法规的支撑。
中国的民营火箭制造企业,需要在资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独自完成这些技术的原始积累。科技研发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各要素具备的前提下,遵循自身规律推进。造火箭毕竟不同于大批量造汽车,数量稀少的配套零件需求,并不能支撑一条单独供应链的建设成本。而民营竞争者在绝大多数零部件只能依靠外采的前提下,还需要保证供应的源源不断并兼顾价格优势和技术的不落后,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漫长、复杂且精细的过程,稍有差错便会拖累整个进度。
对于树大根深的“国家队”来说,一次发射失利不足以动摇根基。而对于初创期的民营火箭公司来说,发射失利意味信任资本的巨大伤害,甚至引发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效应,带来资金链断裂的致命风险。
但是,虽有大山在前,商业航天却不乏一路向前的搬山人。前线捷报也在不断传来:蓝箭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200秒试车成功;星际荣耀15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500秒试车成功;天兵科技HCP单组元液体发动机脉冲热试车成功……2019年7月25日,更是中国航天发射史上被铭记的里程碑时刻之一,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遥一(SQX-1 Y1)“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民营运载火箭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具备民营航天卫星发射服务能力的国家。从此,中国民營航天将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