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千古情

2020-11-02孙振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8期
关键词:纪事大运河运河

孙振彦

闻着《麦浪的味道》,满眼运河的粼粼波光。我身不由己走近了运河两岸的广袤土地,走进了牛兰学博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大运河,是中华大地的瑰宝。大运河,是我心中的神圣。

我对大运河,一直心向往之。牛兰学的散文集《运河纪事》,让我与大运河有了一次心贴心的交流。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分8段,其中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或卫运河。牛兰学笔下的运河,多是以他工作、生活、创作之地陶山为中心的卫运河两岸。默默流淌了2500余年的大运河,因运河之子牛兰学的妙笔而熠熠闪光!

曾经,与大运河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多年之前,随旅游团深夜抵达一座城市,无意中得知大运河近在咫尺,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我就与同事殷海涛出发了,一路打听着,左拐右拐,當一条银链在朝阳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激动得跳了起来。急急地冲到运河岸边,匆匆从河堤上跑到台阶下,顾不得台阶上淤泥的湿滑,左晃右晃,踉踉跄跄接近我心仪已久的大运河……

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点后怕,若一不小心滑到水里,不知深浅的我恐怕就有生命危险了。我轻轻掬起一捧运河水,想起了多少年的曾经过往。匆匆一面,那是我与大运河的唯一一次交集。

感谢牛兰学老师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运河纪事》,让我足不出户,再次从多个角度走近大运河。牛兰学是一位大写意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运河两岸的故事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牛兰学是一位工笔画高手。笔法细腻,生动传神。既善于历史题材的挖掘,更注重现实生活的拓展。一件件可歌可泣的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跃然纸上,立于眼前。

《运河纪事》绿色的封面,是我喜欢的颜色。即使在隆冬时节,也散发着春的气息。“无数人拥有一个相同的故乡,每个人心中的故乡又各不相同……”我,就是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里,走近大运河畔。在触碰到内心最柔软部位的感受中,渐渐身不由己。

从见到她的那一刻,我就捧卷于怀、爱不释手。开车、骑行、散步,一路相伴,不离左右。哪怕是等红绿灯的几分钟、几十秒,都抑制不住要打开书页,翻开看几眼。

《运河纪事》通篇涌动着浓浓的爱,对运河的爱,对家乡的爱,对两岸广袤土地上勤劳勇敢善良奋进的人的挚爱。读着《运河纪事》,我的心里涌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与牛兰学同住河北,神交已久,却一直无缘相见。2014年泉城济南成为我们俩共同的幸运地,也就是那一次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颁奖盛典,我们一见如故。咖啡馆里,几位志趣相投的文友喝咖啡、品美酒,纵谈文学与人生。壮怀激烈,挥洒自如,直至夜色阑珊。此后,几乎每一次国内大型文学活动,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们都要拍照留念。2015年,中国散文学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我与中国散文三十年”纪念活动,出席活动的全国散文名家仅百位。那一次,我又见到了牛兰学,我们拉着手亲亲热热在主席台上照了张像,共同见证了中国散文三十年的辉煌。

文学是生命里程的生动记录,也是深刻体验人生精彩的快乐方式。我愿手捧兰学心血凝就的《运河纪事》,在奔流不息的运河激涌中,继续共享生命的欢欣!

猜你喜欢

纪事大运河运河
杨塘纪事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正月纪事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