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粳稻机械化生产的机械应用与模式分析

2020-11-02佟童姜岩孙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粳稻农业机械模式

佟童 姜岩 孙鹏

摘 要: 粳稻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水稻品种,近年来的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针对粳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粳稻生产应用的主要机械及特点,并说明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粳稻机械化生产运营模式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粳稻;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模式

中图分类号: S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10.002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国民的主食之一,我国水稻种植范围广、品种多,粳稻作为水稻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耐寒、高蛋白、米质黏性强、口感好的优点,在我国的江浙地区、东北三省、云南、安徽等地种植较为广泛,我国每年粳稻种植面积达730万hm2,约占水稻生产总面积的25.5%。对于粳稻种植地区,近年来生产经营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实现粳稻品种的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视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机械应用和均衡发展,并逐步建立科学的运营模式。

1 粳稻的机械化生产情况

尽管近年来水稻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就粳稻生产来看,机械化作业程度的差异性很大,对于长江流域、东北三省地区机械化发展较好,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来看粳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仍相对落后,在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也极不平衡。例如,现阶段栽植机械的应用普及率显著低于收获机具的普及率;排灌机械、粮食加工设备、粮食烘干设备等发展相对较快,而育秧机械、直播机械的发展则较为落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机械的购置缺乏科学的思维与合理的咨询途径,农机结构总体不合理因素较多,导致很多农机具在使用中存在对品种的不适应性,加之插秧机、育秧机、收割机等机具结构复杂,对驾驶要求高,而农民的普遍学习能力不足,导致机械化生产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 粳稻生产应用的主要机械及特点

2.1 水田耕整地机具

耕整地作业是水田生产的基础,传统的水田作业主要采用驱动犁、旋耕机进行,作业中能实现翻耕土层、处理残茬、覆盖整平的农艺要求,是现阶段水田耕整地作业的主力机具。但随着粳稻生产种植连片化和规模化,生产过程对机械效率的要求更高,近年来功能更加齐备的耕整机械受到了更多农民的青睐,耕整机械作业时能够实现旋耕、深松、整平、压实等众多功能需求,显著减少耕整地作业次数,且碎土效果更好,是高效優质的机型。但由于耕整机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其市场价格偏高。由表1可见,从2011—2016年,尽管我国耕整机的保有量不断上升,但与传统的旋耕机和驱动犁相比仍保有量较少,耕整机应用于粳稻生产的数量则更少,这需要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粳稻耕整机的推广与政策支持,以保证粳稻耕整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2 机械化育秧设备

机械化育秧有利于秧苗的均匀性,能很好地匹配机械化插秧作业。机械化育秧是多机械设备相配合的生产模式,首先需要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温度、水分、养分等条件,能实现秧苗均匀、整齐的机插秧需求,机械化育秧的主要机械设备包括土壤翻耕设备、破胸催芽设备、联合播种设备、秧车、催根立苗设备、炼苗设备等,能系统的实现晒种、选种、浸种催芽、播种、覆土、增温出苗、绿化炼苗、秧苗养护等全部功能。

2.3 机械化插秧设备

可选用的插秧机包括手扶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两类,手扶式插秧机也称作步进式插秧机,结构相对简单,通常作业行数为4行,如图1a所示,作业灵活,但作业速度慢、效率低,通常应用于小面积水田或地形不良区域,人工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乘坐式插秧机也称作高速插秧机,可一次完成6~8行的插秧工作,如图1b所示,作业效率高,插秧更为规整,且人力负担小,适合大规模作业使用。通过机械化插秧作业,通常插秧的行距在30 cm左右,穴距 12~15 cm之间,要求插秧作业的深浅统一,不出现漂秧问题。

2.4 机械化植保设备

粳稻生产过程中的植保工作十分重要,是预防病害、虫害、草害的重要环节,长久以来,受限于水田的生产模式,大型植保设备很难进行水田的植保作业,传统的粳稻植保作业多以人工背负式喷雾机作为主要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安全隐患较大、效率低,且植保中也常存在重喷、漏喷等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水田生产逐渐引进了远程喷雾机,使植保人员在地头即可进行大范围喷雾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和农药中毒危险。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植保的技术成熟,采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对水稻进行植保作业十分可行,无人机植保不仅效率高,而且药物喷施更加均匀合理,有利于水稻中后期的健康生长。

2.5 机械化收割作业

粳稻的机械化收割主要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或谷物联合收割机进行,通常在粳稻的含水率在18%~20%左右开始进行收割,通过联合收割机作业能实现对粳稻的秸秆隔断、喂入、脱粒、清选、收集等多项工作内容,现阶段粳稻的机械化收获率很高,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机收率达到90%以上,很多地区甚至能达到95%以上。现阶段使用的收割机主要包括半喂入式和全喂入式两种,其中半喂入式能实现损失率小于2.5%、破碎率小于0.5%的作业标准,全喂入式损失率一般小于3.5%,破碎率小于2.0%。

3 粳稻机械化生产的运营模式优化途径

(1)丰富粳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现阶段,粳稻的种植方式与大多数水稻相同,多采用机械化插秧种植为主,旱直播和抛秧的相关机具应用较少。机插秧相对而言的成本更高,且水稻的插秧机购置和插秧机作业成本均相对较高,不利于农民的多样性选择。同时管理部门应与研发机构合作,加强粳稻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育苗和直播质量,有利于粳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多种技术的共同普及推广。

(2)加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设备的应用。首先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精确农业技术,并为粳稻生产中应用的农机装备配套安装GPS、摄像头、信息化装备等,以便于对农业机械的作业状态进行查看与管理,使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能够直观便捷地掌握农业生产的进度和质量,并利用相关技术实现产量预测和病虫害监管,确保粳稻的稳产高产。

(3)加强产前、产后关键技术和机械装备的引进。就目前而言,粳稻的机械化生产主要重点位于产中阶段,对于产前的种子处理、育苗技术的研究和产后粮食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应当加强,为水稻的优产和品质提升提供更全面的保证。

4 结语

粳稻的生产水平对我国粮食产业影响很大,就目前而言,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应用率已经比较高,只是在机具选择上还存在不合理性,农业机械的整体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生产经营的理念还维持在传统观念层面,导致粳稻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应重视产业模式的优化与改进,积极引进新理念与新技术,才能保证我国粳稻生产变得更为合理和高效。

参考文献:

[1]  罗锡文, 王在满.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装备, 2014(1):23-29.

[2] 高雅, 凌小燕, 马聪,等. 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39(2):99-110.

[3] 牟楠.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3):34-35.

[4] 徐新建.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J]. 低碳世界,2017(7):270-271.

猜你喜欢

粳稻农业机械模式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