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研究

2020-11-02冯英洁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冯英洁

[摘 要]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科学路径。本文以河南省博爱县为例,在明确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具体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討,以期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生产;机械化;全过程;博爱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125-2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隶属焦作市,全县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为35万。目前,博爱县拥有总耕地面积2.33万hm2,农业种植以玉米、小麦等作物为主,两种作物的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20万、1.27万hm2,实行一年两茬轮作。作为河南省的粮食稳产高产基地,博爱县以其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土壤肥力较好的优势而成为豫中、豫北粮食高产地区的代表地。近年来,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博爱县将农业生产的重心放到设施农业发展上,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机械设备的配备来推动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1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推动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是博爱县农业发展的重心和目标,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内在要求。从博爱县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2个方面。

1.1 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的指导下,2008年,博爱县开始着手发展设施农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探索,博爱县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农业种植方面,除了常规的玉米、小米种植外,全县积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通过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博爱县蔬菜种植形成了以番茄、黄瓜、西葫芦、芹菜、茄子、香菜、辣椒和花菜等为主要种类的蔬菜生产产业区,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然而,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仅仅依靠人工种植和管养已无法适应蔬菜规模化种植的需要,菜农对设施农业机械的需求持续增加,这使得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1]。

1.2 简化农业生产流程的需要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是将机械设备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弥补原有农业生产中个别环节非机械化作业的不足,从而简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发展效率[2]。以小麦收割和玉米播种为例,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将机收后的小麦秸秆分散在麦田,需要通过打捆机捡拾压捆秸秆进行离田处理后,才能进行玉米播种。而在全过程机械化生产中,通过在收割机上加装粉碎装置,可以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小麦收割完毕后可以使用播种机直接播种玉米。显然,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消除了秸秆离田的作业流程,实现了收与播的有效衔接,在提高农业种植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3]。

2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主要措施

在博爱县推动实施的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中,重点按照小麦机收、秸秆离田、免耕播种的流程和顺序实施机械化作业。在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主要按照以下工作内容和流程开展。

2.1 成立项目组,制定全过程机械化实施方案

一方面,以河南省农机推广站为主导,邀请相关农艺专家参与,组成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小组,负责全过程机械化项目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由项目小组根据博爱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全过程机械化实施方案,并就秸秆还田的机械化实施制定《秸秆还田离田机械化技术验证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秸秆还田离田的具体要求,为全过程机械化方案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

2.2 开展前期宣传推广

为让更多农户了解、接受和应用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项目组通过在田间、村口设置明显的标志牌,对“小麦机收(不加装秸秆粉碎装置)→打捆机捡拾压捆秸秆离田→免耕播种玉米”“小麦机收同时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免耕播种玉米”“小麦机收同时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旋耕作业→免耕播种玉米”3种农业生产技术模式进行介绍和对比验证结果公示,加深农户对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了解。

2.3 开展全过程机械化作业,进行相关技术指导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项目小组组织农户按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机械化作业,并对机械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搜集、讨论和解决,使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模式能顺利推进。同时,项目小组对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观察、分析,梳理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实际效益。

2.4 实施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成效分析,优化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组结合搜集的数据对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成效进行数据化分析,从而得出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所在。同时,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集中性的分析、讨论,对原有的全过程机械化方案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使方案更加符合机械化作业的实际情况。

3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实施成效

通过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项目,博爱县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下面分别从作业成本与产量、作业质量、秸秆覆盖率3个方面对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应用成效及优势进行分析。

3.1 作业成本与产量

表1是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与其他2种传统作业方式的作业成本和产量的对比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作业成本明显低于传统作业方式,并且667 m2产量高于其他2种传统的作业方式。

3.2 作业质量

残茬高度14.6 cm,符合标准为≤15 cm;秸秆长度合格率93.8%,符合标准≥85%;抛撒不均匀率16%,标准为≤20%;漏切率0.6%,标准为≤1.5%。这些数据符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行业标准的规定。

在玉米免耕播种中,机播种深度的合格率为77.74%,符合≥75%的标准;邻接行距合格率84.88%,符合≥80%的标准;粒距合格率98.2%,符合≥95%的标准;漏播率1.06%,符合≤2%的标准;重播率0.59%,符合≤2%的标准。这些数据符合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行业标准。

3.3 秸秆覆盖量

与传统秸秆离田或者秸秆还田方式相比,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大幅度降低了秸秆的覆盖量,便于玉米播种和农田浇灌[4]。同时,该模式能防止过量秸秆被带离田块进行焚烧,有效缓解秸秆禁烧工作压力。

4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需注意的问题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是基于设施农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虽然在成本、效益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但在实际的推广应用方面仍然面临较多的挑战。结合博爱县的有关实践来看,在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4.1 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

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是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凸显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优势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博爱县农业生产活动仍以分散、孤立的家庭经营为主,而家庭经济收入有限使得多数家庭生产主体无法购置价格昂贵的农业机械,进而限制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

4.2 探索秸秆利用新方式

虽然研究表明秸秆离田模式在作业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存在大量秸秆回收利用问题。目前,在秸秆利用方面,除了少部分青贮用于养殖外,大部分秸秆缺乏相应的利用途径,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存在秸秆利用难的问题。

5 结语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凸显农业现代化优势的显著表现。通过對博爱县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研究发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在作业成本与产量、作业质量及秸秆覆盖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玉钰.加快农机装备产业转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娄底市农产品生产机械化与装备需求调查报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16-17.

[2]夏学丽.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14):99.

[3]李振和,赵洪伟,杨徐阳.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9):177,183.

[4]南农.农业机械化助推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历史性巨变[J].南方农机,2020(7):6.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全过程公开确保民生大事顺利推进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装睡记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首届“微商大会”全过程追踪播报coco薇启动微商嘉年华!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