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020-11-02祁金玲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农业

祁金玲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引入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能科学高效地控制灌溉水量,从而达到精准用水、节约用水的目的。应用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一方面能节省水资源;另一方面能及时监控灌溉区域内农业状况和用水量,做到农业节水和灌溉自动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优势进行具体阐述,并鉴于目前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应用策略。

[关键词] 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123-2

我国农业要摆脱传统人工低效率的小农经济模式,向科技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不仅能提高农业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推进农业科技化发展进程。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计算,用自动化灌溉技术进行灌溉,可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此技术是互联网技术、信息科技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通过对灌溉农区进行数据收集,可及时调整灌溉水量与频率,从而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1 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工作原理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仍有诸多地方存在缺陷。例如,技术不成熟,自动化程度不高,还未完全普及自动化,大多数农业灌溉仍处于人工灌溉和半自动灌溉状态,同时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未形成完整的配套产业链条。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包括进行总体控制的中央控制器、传输数据的传感器对农田进行信息采集的数据系统等[1]。其工作原理是先用技术本身的数据系统和传感器,对灌溉区域农作物的信息进行采集;对需要灌溉的农业区域有了大致解后,再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从而掌握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灌溉数据,以此有效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做到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能精准计算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利用传感器将数据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器,最终可根据分析后的数据,对农作物产区进行精准的自动化灌溉。此外,该技术可进行自我纠错。在实践工作中,如果出现实际灌溉量和数据分析灌溉量存在误差的情况,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则会立即停止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灌溉工作质量和效率。

2 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 操作过程简单

我国农民人口基数大,且农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其难以掌握操作过于复杂的农业技术系统,过于复杂的系统,反而会影响农民的工作效率,导致工作难度增加[2]。我国对农业灌溉自动化技术进行了长时间的一段研究,并结合了具体实践与农民实际情况,统简单易懂、操作简便,极大地方便了在农民中的推广和使用。

2.2 系统抗腐蚀性强

实际农业灌溉工作主要是进行水的输送,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化学成分和农药的使用,而部分化学成分和农药具有一定腐蚀性,会对管道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农业灌溉自动化技术,进行管道系统修建时,多采用抗腐蚀性较强的建筑材料,系统使用寿命较长,可有效避免因长时间化学成分的腐蚀导致管道损坏或者系统失灵而增加维修成本。

2.3 可自动调节和自我纠错

在使用農业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中,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农民只需将按照比例搭配好的肥料和水分输入系统中,系统即会自动收集当前灌溉区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按照其生长所需调节灌溉水量,做到自动化、便携化。此外,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还可进行自我纠错,一旦输送灌溉的水量和数据分析出现偏差,即会自动停止系统工作,从而保障农作物的安全与生长。

3 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大力发展研究自动化控制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自动化控制技术,即要在工作过程中使用传感器和数据系统,对灌溉区域进行土壤分析、水量分析以及当天的天气湿度和降水量分析等,然后进行数据汇总计算,计算出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3]。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农作物健康生长,另一方面则可精准控制用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种植成本。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引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形地势和农作物种类均较为丰富,外国技术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国要基于现有技术基础,落实到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展开符合我国农产品种植和治理的自动化技术研究,最主要的是要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一核心系统。此外,要贴合农民实际情况,切记系统不要太过烦琐复杂,要确保系统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大力推广和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我国走向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3.2 做好系统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需要完整的系统化设备维持运行,因此,在日常使用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以某一地区为例,要组织当地农民与技术人员,促使其做到各司其职,守望相助。技术人员要负责每个灌溉区域内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同时要扎根实地,对当地环境与种植工作进行考察。以此为基础,不断对技术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做到农业发展与技术水平相适应,从而为后续的设备升级和系统优化做出保障。农民则主要负责种植区域农作物的观察测量,要记录灌溉过程中植物的数据和生长变化。一方面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增加对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认知与了解;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的生产经验,为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升级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农民在进行植物记录和观察的同时,技术人员要展开适当的帮扶,亲自对农民进行自动化技术使用教学,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可对农民进行适当的培训,提升其认知水平和科学意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工作和技术使用,从而使农业灌溉自动化系统得到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做到尽善尽美。

3.3 大力培养和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各行各业技术发展的根本。因此,要想不断优化升级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就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先进的专业性人才[4]。一方面可以对农民进行定期培养。我国农民人口基数大,但知识水平相对不高,思想较为传统,对于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这样的现状很难使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农民作为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人,相关部门要从根源抓起,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与技术水平。例如,各地农科院可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对技术的应用水平;要加强宣传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另一方面,在先进人才的引进问题上,各地农科院可与高校进行合作,直接在农业相关专业进行招聘,并提高相应的福利待遇,从而避免人才流失。

4 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基数大,农业种植范围广,但技术和观念却相对落后,仍有不少部分农民依旧延续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走向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依旧漫长而艰巨。针对我国种植范围广、水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是大势所趋。虽然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技术尚不完善,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保障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培养农民和引进先进人才等措施,可改善现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可有效提升农民工作效率,使其树立科学观念,促进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谢万军.浅谈农业节水灌溉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2):114.

[2]蒋晓威,张文娇,齐放.农业节水灌溉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1):62.

[3]闫沛玉.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发展探究[J].南方农机,2019(8):41.

[4]李剑明,刘欢.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0(3):244.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及技术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