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关注人生格局
2020-11-02曹帅
曹帅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并没有避开“疫情”这个热点话题,许多考生看到材料时可能会窃喜,因为这个话题在复习备考中已经练习过很多遍了。但我们应该看到,材料中不仅有关于疫情的表述,还有“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内容。
材料第一段引用了墨子和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墨子的话是他“兼相爱”思想的体现;约翰·多恩的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这两句名言都表达出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这告诉我们: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全世界的人应该团结合作、共同“抗疫”。因此,材料在开始就确定了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论题。
材料第二、三段表述了他国对我国、我国对他国的“抗疫”援助,这里考生容易掉进陷阱,只谈论与疫情相关的内容。如果考生仅仅谈论疫情中的互帮互助,就会使作文立意停留在较低层面,也就没有参透材料暗含的立意。
材料第四段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论题,“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明确表述了“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因此考生应该透过疫情,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疫情带给了我们什么?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发展?材料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同一世界”表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统一体;“携手”告诉我们要相互支持、团结合作;“青年”表明了参与的主体;“共创未来”则表达了美好的愿景。
因此,全国卷Ⅱ的作文题是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引导考生思考人类面对危机的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演讲稿的体裁还要求考生要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发出中国声音。
全国卷Ⅱ的作文题不仅关注时事,引领考生的世界观,也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写作本身就是构建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一篇文章除了立意准确外,语言也应该力求优美。全国卷Ⅱ的命题材料已经为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无论是墨子整齐划一、节奏分明的整句,还是约翰·多恩富有哲理的散句,无不彰显出语言之美。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思考如何构建语言,写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只有你的语言与众不同,你的文章才能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
全国卷Ⅱ的作文题强化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2019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在文体要求上是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根据材料直接选择文体即可。2020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明确了演讲稿的文体要求,但增加了思辨过程。材料的表象是关于疫情的热点话题,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真正表述的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2020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在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人生格局。考生既要脱离一国一域的视野,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问题,又要胸怀天下,有所作为。
全国卷Ⅱ的作文题蕴含了文化传承的思想内涵。作为一名中国青年,站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关于社会发展的主题演讲,如果不了解世界文化,又没有深厚的本国文化底蕴,怎么能从容不迫地发表演讲?!虽然这只是一篇小小的演讲稿,但演讲内容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映射。设想一下,如果真的让你拿着自己写的演讲稿去世界舞台上演讲,你觉得你的演讲稿合格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说:“不合格。”那么,我们就要反思,应该如何对待中国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充满自信地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大国风采。这些都要求当代青年紧扣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见闻、树立文化自信。
总之,全国卷Ⅱ的作文题在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对考生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引导,更关注对考生人生大格局的引领,引发考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和价值选择。
适用素材
一时事事件类
1.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2.“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幟,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互联互通的丝绸之路,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开始,到现在的“一带一路”,中国正在继续推动精彩的开放政策,从沿海开放到沿江开放,再到沿边开放,“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把中国的边境省份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欧亚铁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铁路大通道,把整个中国与多个国家都连成了一片。
3.开放合作。
唐代对文化的兼收并蓄、开放的胸襟,成就了盛唐的繁荣。面对外来文化,中华文明展现了极强的包容性,最终将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明中,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正是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明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二经典名言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礼记·中庸》
4.未来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一种“真正共同体”,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复归的真正表现。
———马克思
三反面素材
1.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也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2.两次世界大战,人们没有意识到人类是一个共同体,美苏争霸将世界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人类几乎自取灭亡。
3.极端民族主义:ISIS恐怖组织给中东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是极端狭隘的思想在作祟。美国频频退出中导条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万国邮政联盟、世卫组织,是孤立主义、麦卡锡主义重新抬头的表现。